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

經政財人口貿易美歐英日等22~24

世界貿易大選紓困財政赤字零售課稅失業/馬斯克談經濟衰退是好事
++++++++++++++++++
25-1/12.IMF警告:川普關稅威脅推高全球利率 加劇全球經濟逆風 +++++++++ 24--12/23.Miran被特朗普提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支持加强对美联储控制、批评耶伦操纵美债:Miran呼吁对美联储进行全面改革,以确保对其更大政治控制。同时指责耶伦操纵美国政府债务市场,认为拜登政府美国变相做了8000亿美元QE。 12/23.美国11月耐用品订单月增初值-1.1%,预期值-0.3%,前值0.3%。扣除运输类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1%,预期值0.3%,前值0.2%。 美国10月核心资本货物订单——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7%,预期值0.1%,前值-0.2%。 具体来看,机械、电脑和原金属等领域的订单表现强劲。此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11 月份的制造业调查也显示出积极信号,其新订单指标八个月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 12/22.马斯克此次引爆國會山莊政治核弹可能是川普2.0时代, 擔任彼特犬模式的一次预演,以向国会施压。也有人称,海湖庄园共识是,马斯克是向国会施压的有效武器,也是任何反噬的替罪羊。 12/19.美国Q3实际GDP大幅上修!年化季增终值3.1%,加速增长;得益于消费者支出和出口的强劲增长,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快于预期,整体经济增速较二季度加快。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3.1%,预期2.8%,前值2.8%。美联储“最爱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终值2.2%,预期2.1%,前值2.1%。 12/20.川普2.0还没开始,马斯克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将手伸到国会,试图给官员们一个下马威。 12/17.欧洲支付巨头:AI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公司已经一年没招人了 12/17.考慮裁掉 14000 個中階主管,亞馬遜看見 AI 如何改變企業型態? 12/17.美国11月零售销售月增0.7%稳步增长,高于预期,为9月以来新高,略高于预期的0.6%,前两个月的零售数据有所上修,10月数据从月增0.4%修正为0.5%。华尔街普遍认为显示出消费者支出的韧性持续。汽车购买量激增,网上购物强劲增长,是推动11月零售销售的主要动力,其他领域的支出喜忧参半,这也是美国假日购物季开局强劲的早期迹象。 12/3.美国10月:JOLTS职位空缺774.4万人,预期751.9万人,较9月低谷显著反弹,反弹并高于预期,裁员人数减,降至6月来最低水平,自主离职数增,升至5月来最高水平,不过,10月招聘率降至6月来最低,与10月疲软非农报告一致,招聘活动受到两次严重飓风和波音公司大规模罢工的影响。 12/2.美国11月ISM制造业PMI指数48.4,创今年6月以来的最高,预期47.6。新订单指数扩张,录得五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表明企业信心正在改善,美国总统大选后的乐观情绪正在萌芽。物价支付指数大跌至50.3。就业指数虽然仍处于萎缩,但改善明显。 12/2.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Seth B Carpenter在11月17日的报告中表示,随着不确定性显著增加,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适度放缓,未来几年增长率接近3%。全球通胀将继续放缓但更为分散,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在新冠疫情激增后仍在企稳,预计明年会有进一步但较为缓慢的进展。 12/2.印度经济失速,卢比崩至纪录新低!印度三季度GDP年增仅5.4%,创近两年来最低,远低于印度央行预期7%增速,高盛和巴克莱银行等投行下调印度全年增长预期,印度通胀率仍续高于央行4%目标,交易员们续押注印度央行可能会比预期更早地降息,卢比汇率跌至史新低,跌幅一度超0.2%; 对经济和估值担忧已使印度NSE Nifty50指数较9月跌约8%。外资在10月份创月度撤资记录后,上月又从股市撤资26亿美元。(11/29.至9月三个月里,印度GDP年增长仅5.4%,远低于预期7%,为自2022年第四季度来最低。市场预计央行可能会在明年采取更加宽松货币政策) 11/27.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数据显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引发报复性关税,将导致美国CPI涨增0.75百分点。依赖进口汽车厂商或遭重创,分析预计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的每股收益将减少50%,福特将减少25%。 11/23.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团队-2025年重磅宏观展望:“关税之剑”高悬全球经济,降息路仍将续行;川普关税政策是明年最关键尾部风险,一旦全面加征关税,不仅加剧美通胀上行风险,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剧烈的冲击,且可能引发更广泛贸易摩擦,对欧洲和新兴经济体构成更大挑战。届时,美元可能进一步大涨,非美国股票和债券收益率下行压力加剧,欧洲主权债收益率和欧元汇率进一步下跌。高盛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长将为2.7%与2024年一致,略高于潜在增长估计,美国GDP增速预计2.5%,高于市场共识预期。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欧洲经济增长影响大于美国,高盛将欧元区GDP预测下调至低于共识0.8%,亚洲新兴市场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11/23.下任美国财长将花落对冲基金经理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现年62岁,在竞选期间任他主要经济顾问,起草政策演讲稿。美财长负责保持政府债券市稳定,并帮助制定和执行总统经济议程,还参与实施包括对俄等制裁。特朗普前提出从减税到反对强美元主张都需财长帮助实现。履历看1991年至2015年,二十余年都为索罗斯效力,其中2011年到2015年任索罗斯家族办公室Soros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在他职业生涯,留下成功于1992年狙击英镑和于2013年做空日元战绩。2015年,贝森特离开索罗斯,创办自己对冲基金Key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贝森特多年来表现并不稳,因此他旗下对冲基金资产已经缩水将近90%,押注特朗普是他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押注。从大选结果看,贝森特这把赌赢了。 路透社看到的一封致客户的信显示,今年1月,贝森特发现,政治和市场分析师对特朗普胜选后的市场前景过于悲观。而他领导的Key Square押注美股和美元将会上涨,这种押注帮助该基金今年初以来斩获了两位数百分比的回报,其中11月是表现最好的月份。 在政策主张方面,贝森特从去年起公开力挺特朗普。他支持特朗普的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进口商品征收广泛的关税。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他会建议将关税“逐步分层实施”,这样任何通胀的影响都会逐步显现,并可以通过去监管等反通胀政策来抵消。他上个月告诉《金融时报》,关税是与贸易伙伴进行谈判的起点。贝森特曾表示,他支持传统的财政部观点,包括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要性。他也支持一些非传统的财政政策,比如在今年早些时候,他曾提出提名设立一位“影子”美联储主席,这位主席将不会出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议,但会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方向提供指导。 贝森特在大选结束后不久撰写专栏文,称赞特朗普胜选后股市涨,阐述他对经济想法,呼吁特朗普政府减政府借款,并对拜登政府“不切实际能源转型”投资政策进行改革。贝森特主张经济更多依赖关税,并减所得税,称此举将恢复美国在世界舞台地位。他还主张税收改革和放松监管,特别是为刺激更多银行贷款和能源生 11/23美国大选落定,消费者信心不及预期,长期通胀预期突破区间顶部;美国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71.8,虽然仍是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显著不及预期的73.9,大选结果出炉前的初值为73。短期通胀预期创2020年以来的最低,但长期通胀预期达3.2%,再次有松动迹象。 11/23.期抢在关税前买入,美国11月PMI创2022年4月来最快,工厂加码购买进口投入品,美国1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48.8,2024年7月来最高;服务业和综合PMI均创2022年上半年以来的最高。加强保护主义提振美国商品生产部门的信心,导致工厂就业率上升;工厂加大对进口投入品的购买力度,以期抢在关税之前买入,给供应链带来两年多来未曾见过的压力,未来通胀料承压。 11/21.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1.3万人,降至4月以来的最低,飓风带来的负面影响似乎已经结束。11月9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增3.6万人,经季节性调整后达190.8万人,为三年来最高数据;美国11月16日当周首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6000人至21.3万人,低于预期22万人,低于前值的21.7万人。 11/21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将推出一项1400亿美元(约合21.9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应对通货膨胀、工资增长等一系列挑战,并强调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战略投资。根据媒体获得的最新草案,该刺激计划将包括支持持续的工资增长、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现金补助,以及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此外,日本还计划从明年1月起恢复对天然气和电费的补贴,以减轻家庭应对价格的上涨压力。 11/19.路透:川馬至少以下六大裂痕矛盾:誰是老大?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對中國態度與依賴與和團隊不同調,政府效率部受到牽制,與科技巨擘利益衝突。 11/18.高盛:美國若全面課徵10%關稅,核心通膨將上看3% 11/15.降息预期降温再添把火!美国10月零售销售月增0.4%,前值大幅上修;美国零售销售在第四季度初保持稳健,10月零售销售季增速0.4%,预期为0.3%,9月前值大幅上修至0.8%。最新零售数据可能预示着一个稳健的假日购物季。结合本周早些时候高于预期通胀数据,美联储在进一步降息时料将保持谨慎。 11/13.德国央行行长警告:特朗普关税计划可能使德国GDP损失1% 11/11.研究:特朗普“驱逐移民”政策将重创建筑、地产和农业,导致GDP萎缩1.7万亿美元:分析表示,大规模驱逐计划可能会导致多达100万个职位空缺,美国GDP可能缩水1.1万亿至1.7万亿美元,严重依赖无证移民工人的行业将受到打击,建筑行业、农业将均失去八分之一的工人。 11/8.美国消费者信心创七个月新高,短期通胀预期跌至近四年新低(大選前) **11/7.中国10月出口年增12.7%至3090.6亿美元,跃升至27个月高位(前值增2.4%), 月增1.8%,明显超季节性,历史上10月出口月增几均为负增长,过去20年月增均值为-4.5%。与9月月增低于季节性有一定关系。9月两次台风接连在长三角地区登陆,导致运输排期延后;进口年减2.3%至2133.4亿美元,前值增0.5%;贸易顺差957.3亿美元,前值817.1亿美元,创史第三高。从主要出口区域来看,明显快于整体是对拉美、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均在20%以上;其次是对东盟出口的15.8%;对欧洲出口同比为12.7%,快于对美日,可能与企业提前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关。对印度出口处于高基数下的双位数负增长区间。 11/5.日本最大的工业工会UA ZENSEN计划在2025年春季工资谈判中设定整体工资增长率6%目标。 11/5.美国10月ISM服务业PMI指数为56,创2022年7月来新高,高于媒体调查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预测。就业指数攀升近5个点至53,为2023年8月来最高。衡量服务提供商支付投入价格指标58.1,较9月小幅回落。 11/5.汽车、化工和工程三大核心行业同时陷入了衰退,德国商业模式走到头了吗?制造业是德国传统强项,但德国工业生产面临着显著下降,其中,汽车行业由于外来竞争加剧而节节败退,化工行业由于能源价格上涨、资金不足而受到严重制约。 经济学家和商界领袖将德国经济困境归咎于高能源成本、高企业税负和高劳动力成本,以及过度官僚主义。更糟糕是,由于技术工人短缺、基础设施长期缺乏投资,这些问题又被加剧 11/2.美国9月JOLTS职位空缺744.3万人,大幅不及预期,裁员人数增,自主离职人数减,这传递出美国劳动力市场放缓信号。招聘数反弹,为本次数据一个亮点。数据公布后,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跳水。 11/2.IMF:貿易緊張升溫、中國房地產業的困境,及市場進一步動盪可能性,將使亞洲經濟風險加劇;IMF說,中國持續的通縮壓力恐傷害具類似出口結構的鄰國產業,而引發貿易緊張,北京應採取行動,推動以需求驅使的經濟復甦。IMF在亞洲區域經濟展望報告中說,「中國經濟低迷的規模與持續時間皆超過預期,將傷害區域與全球經濟;在此脈絡下,中國的政策回應至關重要」。IMF呼籲中國須促進房地產業調整,加強民間消費。 11/1.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降至46.5,,价格指数大涨 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指数降至46.5,创2023年7月,15个月新低来新低,不及预期47.6,9月前值为47.2,连第七个月陷入萎缩。就业指数连第五个月低于荣枯线,物价支付指数单月大涨6.5个点,生产活动急剧下降,库存进一步回落。今年3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意外大幅好于预期,突破50大关,达到50.3,结束连16个月制造业收缩。不过从之后几个月数据来看,美制造业单月扩张仅昙花一现。总体而言,美国制造业活动在过去两年中的每个月几乎都在萎缩,除了一个月之外。 10/30.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增初值2.8%,低于预期2.9%,前值3%,是该指标从2023年三季度来首低于市场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季涨2.2%超预期,经济增长主要受消费部门驱动,三季度美国消费支出季增3.7%,增幅创2023年初来最大纪录。 10/30.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超预期增至23.3万人,企业招聘速度创一年多以来新高,即使在飓风恢复期间,10月份的就业增长仍然强劲。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可能会使美联储官员们选择不那么激进地降息。 10/25.飞机订单减少拖累,美国9月耐用品订单环比下降0.8%,8月数据下修至-0.8% 受波音机械工人大罢工影响,9月商业飞机订单下降了22.7%,降幅较前月的近20%进一步扩大。 由于商业飞机订单大幅减少,美国耐用品订单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 10/22.IMF称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下调2025年展望 IMF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3.2% ,与7月份的预测一致;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2%,之前为3.3%。上调美国经济预测,预计2025年GDP增长2.2%;下调欧元区经济预测,预计2025年GDP增长1.2%。预计英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期将分别为1.1%和1.5%,今年增速比7月调升0.4个百分点。IMF表示风险包括冲突、保护主 10/17.美国零售销售和申领失业金数据发布后,交易员下调美联储降息预期。意外下降!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4.1万人,飓风影响还将持续数周;美国10月12日当周首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4.1万人,周减19000人,低于预期25.8万人,低于前值25.8万人。未进行季节性调整前,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2.4万人,相周大幅上升。 10/19.200多年罕见!美国政府2024财年赤字突破1.8万亿,债务利息支出首超万亿;美国政府2024财年预算赤字创第三高纪录,仅次于新冠疫情期间两年,连续两财年赤字超过6%的GDP;美联储的高利率是赤字主要推手,2024财年,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同比增加2540亿美元,增长29%至1.1万亿美元,占GDP之比创1998年来新高;全财年政府收入4.9万亿美元创新高,一年增收4790亿美元,半数增幅来自个税。 10/17.消费需求强劲,美国9月零售销售月增0.4%超预期,高于预期值0.3%,前值0.1%。年降至1.7%,为1月份来最低水平。剔除汽车和汽油后零售额增长0.7%,超过预期0.3%,较8月的0.2%大幅增长。表明消费者支出强劲,经济几乎没有出现实质性下行迹象,续为经济提供动力。 10/11.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分子生物學教授 John Hopfield 兩人因 1970~1980 年代投入機器學習研究工作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各自利用物理學概念發明人工神經網路,引起並促進人工智慧發展。 Google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DeepMind 主管 John Jumper、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教授 David Baker 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DeepMind 開發的 AlphaFold 2 人工智慧系統有效解決生物學半世紀以來最棘手問題之一:預測蛋白質複雜結構;David Baker 則開發另一種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蛋白質預測工具 RoseTTAFold,還設計出全新蛋白質。 一般來說,諾貝爾獎通常頒給幾十年前完成的研究,這樣才有一定時間明確評估研究內容是否對人類具最大利益。然而 Google 旗下 DeepMind 公司 4 年前才首次推出 AlphaFold 2 系統,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該系統如今已被世界各地科學家用來解決一系列科學問題,包括探索抗生素抗藥性、藥物設計、作物復原力等,DeepMind 團隊也還在持續改進系統版本。 AI 應該歸為自有類別? 儘管如此,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不久社交媒體便一片嘩然,幾位物理學家認為 Geoffrey Hinton、John Hopfield 做機器學習研究的背後並非傳統物理學。 10/9.连续第二年萎缩!德国将2024年GDP预测下调至-0.2% 10/4.美國 9月就業人數超預期成長,創今年 3 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失業率意外下滑,同時薪資加速成長,不僅緩解就業市場惡化擔憂,也降低聯準會 (Fed) 在 11 月再次降息 2 碼 (50 個基點) 的可能性。有分析指出,美國經濟軟著陸前景更加光明,雖然現在認為 Fed 已穩住就業市場仍為時過早,但 11 月會上很有可能只會降息1碼。 10/1.美9月ISM制造业订单量连第六个月萎缩,导致生产受限,并压低了就业,就业连第四个月收缩,且恶化程度加深。需求低迷减轻价格压力,物价指数单月跌幅创2023年5月来最大,至48.3,为今年来首陷收缩区间,显示总体成本下降。库存大跌,新订单/库存比率回升。美国9月ISM制造业指数47.2,不及预期的47.5,与8月前值47.2持平;今年3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意外大幅好于预期,突破50大关,达50.3,结束连16个月的制造业收缩。不过从之后几个月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单月扩张仅昙花一现。 9/26.美東港口碼頭勞資談判陷僵局,罷工恐在10月1日成真,專家警告稱,罷工可能涉及的港口工人多達4.5萬名,影響的港口航運量將佔美國總航運量約60%,據彭博援引專家預期,如果此次罷工為期1週,可能給美國經濟造成高達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00億元)的損失。 9/26.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1.8万人,回落至数十年低点附近 9/26.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3%超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2.8%低于初值,2020年二季度至2023年的经调整GDP显著上修,去年GDP增速从2.5%上调至2.9%。叠加二季度GDP意外没有下修、首申数据超预期下降,暂时缓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9/26.花旗警告:就业恶化加剧美国“硬着陆”风险,11月或降息50基点,花旗认为,美国失业率的上升并非源于劳动力供应的增加,而是由于招聘市场的疲软,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硬着陆”的风险。花旗预计,下周五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仅仅增加7万人,失业率将反弹至4.3%。 9/23.全球標普23日公布的初步調查顯示,美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連第三個月萎縮,創15個月新低,服務業擴張速度略有放緩。值得注意的是,該月價格指數升至6個月新高,暗示未來幾個月通膨可能升溫。 9/20.AI繁榮中,AI仍是投資重點,但科技公司不可忽視網路安全、數據隱私和AI 解決方案3大關鍵領域的投資。 9/17.泰國前總理賽塔去年11月透過「Pao Tang」數位錢包向民眾發放1萬泰銖(約台幣8904元)。泰國現任內閣定於週二批准最新一波現金發放刺激計劃。泰國政府準備再向民眾提供120億美元現金,希望刺激經濟,預計兩階段現金發放的受益者不會超過4000萬人。財政部常務秘書拉瓦隆·桑斯尼特週一在曼谷對記者表示,第一階段政府將在9月25日至10月1日期間,先向最需要援助1450萬泰國人每人發放1萬泰銖(約台幣9500元);明年初實施第二階段發放,將涵蓋在周末註冊截止日期之前申請該計劃3600萬泰國人中的其他民眾,預估受益總人數不會超過4000萬人。 9/17.9月份纽约州的的制造业指数从-4.7跃升至11.5,为自去年11月来首转正值,远超分析师预期-5.0。在美联储即将降息的景下,受访者表示,虽然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显著缓解,但企业对于未来几个月的商业环境改善持更加乐观态度。 9/8.在美联储缔造高通胀、高利率时代,美贫富差距渐扩大,中产阶级萎缩,贫困人口不断壮大,Dollar General和Dollar Tree原抓住此机遇,成为美国扩张最为迅猛的零售折扣店。但近年美国普通人财务再惡化情況遠被低估,尤其是底层消费者被掏空钱包,连最基本必需品也难以负担。顯現在這两大“一元店”零售折扣巨头相继暴雷,Dollar Tree周三将全年盈利指引猛砍20%,表示中低收入客户群面临“巨大压力”,股价当天重挫20%。Dollar General二季度业绩全面不如预期,大幅下调全年业绩指引,股价一度暴跌30%,创有史来最大单日跌幅。 9/6.美8月非农就业人口增14.2万人,不及预期16.5万人,7月数据从11.4万人大下修至8.9万人,6月下修6.1万;8月非农报告好坏参半,失业率如期降,掐断了此前“萨姆规则”释放衰退信号,然,就业增长远不及预期,前值也被大幅下修,表明劳动力市场仍未走出泥潭,为美联储在9月份大幅降息提供更大操作空间。 失业率:7月4.3%降至4.2%持平预期,失业率为今年3月来首现降;时薪:年涨3.8%,略高预期3.7%,前值3.6%;时薪月涨0.4%,预期和前值分别为0.3%和0.2%。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本月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升至47.0%,降息25基点的可能性降至53%。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称“现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一度升至50%。 9/5.JOLTS职位空缺意外走弱至2021年初以来最低水平,9月降息50个基点预期一度跃升至50%。花旗表示,如果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确认劳动力市场正在恶化,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并在11月再次降息50个基点。 9/5.又一美国一元店巨头亮消费红灯!Dollar Tree全年盈利指引猛砍20%,股价大跌22%;Dollar Tree业绩显示需求疲软不仅限于低收入家庭。Dollar Tree称,正“经历有史以来最具挑战的宏观环境之一”;宏观压力越来越影响中高收入客户购物,这类收入的家庭开始从买想要的转向买需要的。 9/5.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寻求对最富有人群(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者)征收长期税率为28%的资本利得税。 8/30.美国消费再现颓势,最大折扣零售商一元店Dollar General ,业绩暴雷 高层称其核心客户“感到财务压力”,下修全年业绩指引,股价周四盘中跌近30%,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8/22.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23.2万人小幅上涨 ,略高于前值 22.7万人,与预期相符,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渐缓和。 8/20.通用汽车全球裁员,“大刀”挥向1000多名软件部门员工 815.美消费者对财务状况的预期更为乐观,8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五个月以来首升,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67.8,预期66.9,7月前值66.4。8月消费者信心主要是受预期推动,现况指数依然低迷。1年期和5年期通胀预期未如预期那样下行,与7月持平。 8/15.美国7月零售数据月增1%,为2023年2月来最高水平,远超过预期0.4%,全面超过预期,整体零售月增速创一年半来新高,但前月数据前值从0%下修至-0.2%,连第八月被下修,经济软着陆观点仍需多数据支撑。 8/14.全球经济健康状况的恶化加剧了本已悲观的前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8月经济情绪断崖式下滑。 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8月ZEW经济景气指数(跟踪分析师对未来六个月的经济预期)大幅下滑22.6点至19.2,创下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这一结果也远低于经济学家们预测的29.0。 8/14.周三,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CPI上涨2.2%,增幅低于预期2.3%、低于央行预期的2.4%,但高于前值,前两个月分别上涨2%;剔除食品和燃料后的核心CPI同比增长3.3%,增幅低于预期值3.4%,低于前值3.5% 8/14.市场定价美国衰退概率上升,高盛:41%、摩根大通:31% 8/13.美国制造业回流凉凉?40%的大型投资延后或暂停拜登在上任第一年推出《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提供了超过40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贷款和补助,推动美国清洁技术和半导体供应链回流。根据媒体调查,在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项目中,总计投资价值840亿美元的项目被推迟了两个月到数年不等,或被无限期暂停。 8/12.美国消费走弱“再添力证”:信用卡逾期创5年新高 8/7.美國失業率觸動「薩姆規則」規則?全球股市崩跌關鍵? 薩姆規則衰退指標為聯準會經濟學家Claudia Sahm提出,薩姆發現,當美國3個月失業率移動平均值,減去前一年失業率低點,所得數值超過0.5%時,意味著經濟體正經歷衰退階段,且過去每次衰退階段皆符合此情況,故此指標被命名為薩姆規則衰退指標。美國上週五弱於預期的7月就業報告,正式觸發薩姆規則。然而,薩姆規則的發明者本人卻並不相信美國正處於經濟衰退。薩姆透過電子郵件對CNBC表示:我們現在並未陷入衰退,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降息空間很大。 **8/5.全球股市暴跌,日股東証指今狂瀉逾12%,日股盤中觸發熔斷機制,東證指期觸發二次暫停交易;南韓指數期貨重挫,也啟動臨時停牌措施。東證指數盤中狂跌逾10%,觸發第二次暫停交易,收盤暴跌12.2%(上週五跌5.8%)。日經盤中曾大跌15%至31156點,收盤跌逾4451點至31458點,跌12.4%,創近37年來最大;日經指單日最大跌幅在1987年10月,被稱「黑色星期一」,當時暴跌3836點,跌幅14.9%。日本兩大股指自高點回檔超20%,已進技術性熊市 8/3.美國七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遠低預期,失業率升至近三年來最高,時薪增幅也創三年來最低,顯示美就業市場續降溫,市場押注美聯準會九月降息二碼(0.5百分點)機率約70%。七月非農新增就業人口僅11.4萬人,低於市場預估17.5萬人,及六月20.6萬人,更遠低於過去12個月平均21.5萬人;七月失業率由六月4.1%升至4.3%,創2021年10月來最高;七月時薪年增幅由六月3.9%放緩至3.6% ,月增幅由0.3%降至0.2%,顯示,美經濟進一步放緩。勞工部最新數據:至7月27日止一週,初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24.9萬人,高於前週23.5萬人,創2023年8月來人數最多。 8/1.印度7月制造业PMI终值58.1,扩张速度略放缓,成本压力上升; 印度央行预计将在8月保持利率不变,并在下季度开始放宽政策。如通胀率进一步上升可能会打乱政策计划,使利率在更长时间内维高位 8/1.美国制造业七月PMI,显著不及预期,萎缩幅度创八个月最大,新订单和产出下滑,ISM就业报告显示出2009年来非疫情期间最糟;新订单也低于预期,将增市场对降息的押注;美国7月ISM制造业指数46.8,预期48.8,6月前值为48.5;疲软数据引发经济衰退担忧,美股全线转跌,小盘股指跌超2.5%, 8/1.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年内必降息三次 美国国债上涨,收益率徘徊于2月以来最低水平,投资者认为经济数据支持美联储今年降息三次。10年期收益率自2月以来首次跌破4%,此前公布的制造业数据强化了市场这种观点。 7/30.英財相里夫斯Rachel Reeves曝:前任政府留220億英鎊(約新台幣9339億元)超支:財政缺口,而保守黨試圖掩蓋這個事實,里夫斯指出,為填補缺口,只能作出一系列「艱難決定」,同時也暗示,將在秋季預算中增稅。 7/29.據美國財政部數據:至7月29日,美國國債已達到34.99兆美元,近35兆美元大關。據彼得彼得森基金會(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計算,若將上述債務分攤全美約3.36億人口身上,平均每人要負擔約10.4萬美元債務。 7/24.美MarkitPMI 制造业陷萎缩创7个月新低,服务业和综合PMI好于预期和前值,均创两年多新高:Q3初出现金发姑娘式情景,即经济稳健步伐增长,而通胀所缓和。然而好消息是有条件的,美总统大选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抑制了投资和招聘,7月MarkitPMI:制造业初值49.5,创7个月新低,预期51.6,6月前值51.6;服务业PMI初值56,创28个月新高,预期54.9,6月前值55.3;综合PMI初值55,创27个月新高,预期54.2,6月前值54.8。 7/24.厚生劳动省议会决定,本财年每小时工资提高50日元,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全国平均时薪将达到1,054日元,创历史新高。 7/22.2024巴黎奧運進入倒數,賽事準備工作緊鑼密鼓進行。據法媒報導,巴黎奧運的辦賽成本預估約82億美元,為過去12年來成本最低夏季奧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則估算,此次奧運將為巴黎創造73億美元至121億美元淨經濟效益。 7/17.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若是重返白宮,恐對歐洲經濟造成至少1500億歐元打擊。歐媒指出,川普的勝利可能導致歐元區經濟GDP下降1%,其中德國、義大利和芬蘭所受的影響最大,而「德國」將首當其衝。 7/17.泰國去年關閉近2000家工廠 製造業衰退重創經濟(7/15.泰國8月起普發數位現金9千元 5千萬人受益以提振經濟) 7/16.美国零售数据超预期,打压降息预期,美债涨幅收窄,美元指数拉升。美元指数短线拉升逾10点,现报104.34。 7/7.从鞋类到陶瓷等征收100%至200%关税!印尼澄清: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更不针对中国 7/5.就業數字不佳,提升降息預期,七姐妹多數領納指標指再創高,輝達被降評走跌;6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20.6万人,尽管超过预期19万人,但仍较前值27.2万人大幅回落,失业率创两年半来最高纪录,5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27.2万人下修至21.8万人;提昇美联储在9月份降息預期與七姊妹多數領納指標指走漲。 7/4.中廉價電商氾濫 歐盟擬取消免稅門檻 7/3.数据疲软抬升降息预期,标普纳指再新高,特斯拉一度涨超7%,英伟达转涨4.6%,美债大漲;美国6月“小非农”ADP就业意外跌至四个月低位,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超预期增长,(美国6月29日当周首申升至23.8万人,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美国6月“小非农”ADP新增就业15万人,大幅低于预期16.5万人,为四个月最低水平;美6月ISM服务业指数48.8,意外大幅不及预期52.6,萎缩速度创四年最快,逆转了5月数据回升至九个月高点的局面)对9月美联储降息押注升温。标普大盘连两日创新高,纳指连三日创新高,道指尾盘跌幅显著收窄,谷歌、苹果、微软、Tsm均创新高,特斯拉七天累涨35%,芯片股指涨近2%。 7/1.反制低價傾銷 印尼擬對中國商品徵收最高200%進口關稅 7/1.由於中國產高爾夫球車在過去3年輸出到美國的數量暴增6倍,使美國當地高爾夫球車生產商擔憂影響國內產業競爭,要求政府對中國製造的高爾夫球車或其它低速、小型電動車徵收100%的關稅 6/27.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终值1.4%,较修正值1.3%小幅上修0.1个百分点;核心PCE年化季环比终值上涨3.7%,较前值3.6%小幅上修0.1个百分点 6/27.美國上週失業救濟金重複申請人數184萬人,上升至2021年底来2年來最高,5月核心耐用品订单创今年以来最大降幅,6月22日当周首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至23.3万人,低于预期。续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021年底来最高水平,表明失业者要花更长时间才能找到工作,美经济数据续释放降温信号,美联储降息的紧迫性有所上升。 6/26.联邦快递2025财年利润展望利好,归功于削减成本,盘后一度涨17% ;联邦快递第四财季业绩超预期,预计削减成本带来的“增长势头”持续到下一年,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将高于市场预测,盘后股价逼近三年最高,预计2025财年永久削减22亿美元成本,资本支出或持平上一年在52亿美元且低于预期,将投资车队和设施的现代化与自动化,并正评估投资组合结构中的货运业务。 6/26.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近期经济前景更疲软 (6月消费者对美国商业条件、就业市场、及个人/家庭收入的短期展望下降,徘徊十年低点附近;只有12.5%受访消费者预计商业条件将在未来六个月改善,比例创2011年来新低。 由于预期商业状况、就业市场和收入前景较低迷,美国消费者信心本月有所减弱。美国6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0.4,略好于经济学家预期100,5月数据从102下修至101.3,5月信心指数在连三月下滑后回升。 6/21.制造业PMI初值51.7,创3个月新高,也是连第二个月扩张,好于预期的51,也好于前值51.3。 服务业PMI初值55.1,创26个月新高,好于预期54,超过媒体调查的所有经济学家预期,也好于前值54.8。 综合PMI初值54.6,创26个月新高,好于预期53.5,也好于前值54.5。 标普全球公布数据显示,美国6月Markit PMI初值数据全线好于预期,服务业活动小幅回升,达两年多来最快增速,表明随着第二季度近尾声,整体商业活动显示出韧性。同时,由于价格压力降温和借贷成本降低的前景,展望有所改善。 6/21.5月新屋开工月降5.5%至127.7万户,创2020年6月創四年來来最低;美6/15日当周首申减5千人 至23.8万人,续请人数小幅上升,4周移动均值为去年9月份来最高水平 高于预期的23.5万人,前值由24.2万人小幅上修至24.3万人。 美国6月8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上升至182.8万人,略超过预期181万,前值从182万下修至181.3万人。 6/17.全球供應鏈轉移 貿易同步轉移 今年第一季美國取代中國,成為東南亞國協十個成員國最大出口目的地,是一年半來首見,主因全球供應鏈轉移,東協國家的貿易似乎也跟著轉移。根據統計,東協十國第一季對美國出口金額達672億美元,高於對中國出口的570億美元。專家表示,這個趨勢反映美國逐漸增加對東協國家的半導體與電子零件採購,及中國經濟持續低迷。 6/11.日本內閣府週一公布,今年第一季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季減年率1.83,優於初估的2%,主要因為資本支出萎縮幅度小於初估值,分析師認為日本經濟在第一季已經觸底。由於日本銀行週四將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其利率政策受到市場關注。日本第一季資本支出季減年率1.7%,優於初估的3.2%,抵銷掉萎縮幅度大於初估值的民間消費與出口。日本第一季民間消費萎縮2.9%,已連續第四季下滑,亦高於初估的2.7%;第一季出口萎縮19%,高於初估的18.7%。 6/7. 美国5月非农新增就业27.2万,超过华尔街所有预期,共識18萬人,美股三大股指期货直线跳水,黄金日内大跌2.5%,失业率升至两年新高,时薪加速上涨,平均时薪年增4.1%,高于预期和前值3.9%,月增速从上月0.2%反弹至0.4%,预期为0.3%。失业率为4%,较前值和预期上升0.1个百分点,为两年多来首次升至该水平。有分析认为,失业率上升是劳动力市场疲软更有力证据,如果失业率继续恶化,美联储在9月份降息可能性将大增。 6/5.美国5月ISM服务业53.8,摆脱萎缩,创九个月新高,商业活动大涨 美国5月ISM服务业53.8,大幅好于预期的51,4月前值49.4,5月ISM服务业单月涨幅4.4个点,为去年年初以来的最大涨幅。商业活动指数飙升10.3点,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价格指数小幅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6/5.美国5月ADP新增就业15.2万人,为三个月最低水平,大幅低于预期的17.5万人,4月数据从19.2万人下修至18.8万人。4月数据明显下修,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降温,有望提振美联储对降息的信心。有分析认为,如就业报告续出现惊喜,这可能会让9月甚至7月降息再次成可能。 6/3.美5月ISM制造业PMI为48.7,创三个月最低,不及预期,4月前值49.2。表明美制造业正苦挣扎以寻求动力,生产商正在应对投入成本上升。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1.3,初值50.9,这与ISM制造业PMI形成一定反差,不过两大PMI数据一致的是,价格压力较大。 6/1.日本媒體報導,今年第一季美國取代中國,成為東南亞國協十個成員國最大出口目的地,是一年半以來首見,主要因為全球供應鏈轉移,東協國家的貿易似乎也跟著轉移。東協十國第一季對美國出口金額達672億美元,高於對中國出口的570億美元。專家表示,這個趨勢反映美國逐漸增加對東協國家的半導體與電子零件採購,及中國經濟持續低迷。 6/1.標普調降法國信評至AA- 因預算收支惡化 5/28.美国5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大幅超预期,但短期通胀预期创年内新高 谘商会报告显示,消费者认为明年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连续第二个月上升。此外,他们越来越担心物价上涨及家庭财务状况。人们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升至5.4%,为2023年12月来的最高水平。报告的相对亮点在人们对劳动力市场、商业状况和美国股市的看法。 5/23.印度5月综合PMI由4月份终值61.5微升至61.7,为连第34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服务业PMI由60.8增至61.4,创四个月来新高,制造业PMI由58.8微降至58.4。私营部门就业岗位增加2006年9月来最高值。 5/16.又一个知名品牌“拥抱低价”!麦当劳计划在美国推出5美元“穷鬼套餐”;美国连锁餐饮企业普遍都在加大优惠力度,吸引预算有限的快餐顾客。 餐饮巨头麦当劳,正在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努力讨好高通胀下越来越节俭的美国消费者们。周三,麦当劳宣布下个月在美国开卖五美元“穷鬼套餐”,里面包含麦当劳吉士汉堡/鸡肉三明治、小薯条、饮料和麦乐鸡四件套。促销活动将从6/25日开始,为期约一个月。(中國国内一直有售穷鬼套餐是13.9元两件套)。 5/16.受私人消费和出口疲软影响,日本一季度GDP折合年率年降2%, 预期为降1.5%,前值0.40%。 ,第一季度名义GDP季增0.1%,预估为0.2%。 5/12.美道瓊工均指經常是市場股票表現指標,2024年迄今漲4.5%,而標準普爾500指數漲9.3%,道指中美國運通公司漲26%居榜首;英特爾跌幅達40%墊底,被稱為表現最差股票;今年來,英特爾曾是全球最成功晶片公司,為大多數個人電腦和大量伺服器提供動力。如今,其技術遠遠落後於輝達和超微。 5/13.「TransUnion」美國信用報告機構最新研究報告顯示,Z 世代與千禧世代一樣,在職涯早期就必須應對經濟災難。不過,與千禧世代同儕相比,20歲出頭年輕人正遭受高利率高通膨打擊,收入少、債務多,債務拖欠率更高,通膨推高汽油、食品等各種日常用品的價格,利率更處於23年來的高檔,直接導致車貸、學生貸款和抵押貸款的利率上升。 CNN報導,「TransUnion」調查 22 至 24 歲 Z 世代的信貸使用情況。Z 世代被定義為 1995 年至 2012 年出生,千禧世代被定義為 1980 年至 1994 年出生。 5/10. 至2023年,中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不過美國已在2024年Q1,悄悄地取代了中國,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主因在於美國經濟表現比中國強勁,以及結構性因素。《路透》根據德國統計局官方數據計算,德國2024年Q1對美國總貿易額為630億歐元,超越了對中國貿易額的近600億歐元 5/10.美国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意外大幅不及预期,不及预期程度创史纪录,较4月暴跌,单月跌幅为2021年8月来最大。消费者的短期通胀预期大涨,长期通胀预期也上升。人们担心通胀和就业市场,因此信心重挫。 5/8.全世界富翁最多的城市在紐約,每24位市居民中就有1位是百萬美元富翁,報告顯示,紐約擁有近35萬百萬富翁,比10年前成長48%。意味著,在826萬居民中,大約每24人中就有1人擁有7位數的淨資產 5/5.美媒:習若放手人民幣重貶救出口 俄首當其衝 5/3.OECD預測,由於高利率和限制性財政政策,阻礙中長期經濟成長,明年英國將成G7中表現最差經濟體。 《政客》報導,經合組織將英國今年 GDP 成長預期下調至 0.4%,2025 年成長 1%。這份預測顯示,英國明年將成為七國集團中成長最慢的經濟體,今年則是表現第二差的經濟體,僅次於德國。 5/2.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848.8万人,创2021年2月以来最低。3月的自主离职率为2.1%,为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3月招聘人数大跌,招聘总数创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不过,3月裁员数为2022年底以来的最少。 4/25.通胀急剧上升,消费者和政府支出降温,美第一季度经济大幅放缓,为近两年来最低增长水平。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初值增长1.6%,远不及市场预期2.5%,较去年四季度3.4%大缓。核心通胀顽固,数据发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将推迟至12月,美联储2024年全年只会降息约35个基点,远低于年初预测。季通胀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化季环比初值增长2.5%,较前值3.3%大幅放缓,同样不及预期3%;不含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价格指数年化季环比增长3.7%,超出预期3.4%,几乎是前值2%两倍,为一年来首出现季度增长。显示核心通胀依然顽固。 4/24.美国3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增长2.6%,好于市场预期,相较于前值大幅回升,前值从1.3%进一步下修至0.7%,这是去年以来的第八次下跌。从同比来看,耐用品订单下降 2.2%,创疫情以来最大跌幅。 4/23.欧元区4月综合PMI创近一年新高 服务业持续复苏、制造业严重下滑 服务业强劲复苏抵消制造业严重下滑,欧元区整体商业活动以近一年来最快速度增长。4月欧元区整体PMI初值从3月份50.3反弹至51.4,高出市场预期50.7,为连第二个月站到荣枯线上方,增速为11个月最高。其中,服务业PMI初值从上个月的51.5进一步升至52.9,也超出市场预期,达到11个月来的高点。但制造业持续低迷,欧元区制造业PMI从46.1降至45.6,为4个月来最低,自2022年中期以来一直处于收缩区间。 423.印度4月综合PMI为62.2,创14年来最高纪录,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 4/23.美国4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初值为49.9,为2023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服务业和综合PMI也均不及预期和3月前值。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通胀问题,继3月份价格上涨加快后,4月份的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 火热的就业市场和经济数据令降息预期一再削减之后,市场终于等来了美国经济的坏消息,而这对降息来说,是个好消息。美4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初值为49.9,远低于预期值52及3月前值的51.9,为2023年12月来最低水平。对经济贡献更大的服务业表现同样不及预期,初值录得50.9,虽然仍位于荣枯线上方,但明显逊于预期值52及3月前值的51.7。综合PMI仍位于扩张区间,不过50.9的初值低于预期52及3月前值52.1。 4/16.IMF小幅上调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2024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从3.1%上调至3.2%】,理由是美国和一些新兴市场表现强劲。但该机构同时警告,因为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其对未来的展望仍然较为谨慎。 4/12.IMF警告全球面临疲软的十年:通胀恐持续,债务水平太高 IMF总裁警告,各国应该致力于解决通胀持续以及全球债务水平过高这两个问题,否则本十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持续低迷。此外,她认为美联储应该能够在今年年底前开始降息。 4/11.10年期和3年期美债标售双双翻车,美国国内外需求双疲软;2024财年前6个月美国赤字达到1.065万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 4/9.日本2月實質薪資年降1.3%,降幅大於1月份修正後1.1%,連續第23個月下滑,雖然名目薪資持續增長,但增速仍追不上通膨速度,很可能使日本央行決定繼續維持負利率政策。 4/6.沒工作也不上學...美國「失聯青年」越來越多 4/5.创去年5月来近一年最大增幅!美3月非农新增就业超预期激增30.3万人,不仅远超21.4万人预期中值,还超出所有分析师的预期,前值由27.5万人下修至27万人,今年前2月就业人数增幅上调2.2万人。表明劳动力市场仍活跃,为“美联储不急于降息”观点提供支撑,失业率跌,非农就业公布后,市场几乎完全定价9月降息。 3/28.美国四季度GDP,受消费者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增长影响,美国四季度GDP年化季终值超预期上修3.4%,前值为3.2%。同时核心PCE终值从2.1%下修至2%,显示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3/28.紐約聯邦銀行示警 : 中國房地產危機若升級 美經濟成長、通膨將大幅下滑 3/26.当前东亚总和生育率为世界最低,过去六十年间大幅下滑 1960年代中期以来,东亚地区总和生育率持续下滑。1963年东亚总和生育率达到有数据以来的峰值6.53,之后其总和生育率持续下滑。1991年,东亚生育率下滑至1.92,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1998年东亚地区总和生育率接近“生育警戒线”为1.51;2021年东亚总和生育率下滑至1.17,为世界上总和生育率水平最低的地区。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或可部分解释东亚地区总和生育率下滑。随着东亚地区人均实际GDP从1970年的1800余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38万美元,其总和生育率也从5.39下降至1.17。同时,2021年数据显示,生育率较低的韩国、日本等典型东亚地区国家的人均GDP、平均预期寿命和婴儿存活率均处于世界较高水平。 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亦可部分解释东亚国家的低生育率。东亚代表性国家中,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22年达71%;日本女性劳动参与率则从1968年的54%增长至2022年的74%,韩国则从1980年的46%增长至2022年的62%。日本、韩国女性受高等教育比例也不断提升,2021年均超五成、高出OECD国家超6个百分点。随着部分东亚国家在短时间内经济快速发展,其就业竞争加剧、劳动强度提升、育儿成本较高等因素或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居民初婚、初育时间、降低其生育意愿及能力。 3/22.日本“春斗”第二轮:工资涨幅5.25%,为11年来历史最高,相当于每月工资平均上涨16379日元(约合人民币781元)。 3月22日周五,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Rengo宣布“春斗”正式结果,日本企业已同意今年加薪5.25%,为自2013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3/21.印度3月制造业PMI 59.2 创近三年半来最高 服务业PMI环比小幅回,需求强劲推动制造业积压订单增长,印度企业生产压力加剧,反过来又支持就业增长,同时也推高了通胀压 印度3月制造业PMI 59.2 创近三年半来最高 服务业PMI环比小幅回落 需求强劲推动制造业积压订单增长,印度企业生产压力加剧,反过来又支持就业增长,同时也推高了通胀压 服务业PMI初值为60.3,较前值60.6小幅回落。综合PMI61.3为2023年7月以来最高,连续第32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较2月的60.6进一步增长。 3/21.欧洲制造业依然疲弱,服务业趋于稳定,德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41.6,不及前值42.5及预期值43,续创五个月新低。法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45.8,创2个月新低。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初值45.7,创3个月新低,但在服务业向好的带动下,欧元区3月综合PMI初值 49.9,创9个月新高。 3/14.歐洲議會3月15日523票贊成、46票反對、49票棄權壓倒性支持下,通過歷經3年籌備《人工智慧法案》(AI Act)。這是全球首個對AI系統進行監管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框架,意味著歐盟站在可信賴AI的制高點,成為全球標準的制定者。該法案的核心,是按AI系統潛在的風險程度,對不同應用層層設防。高風險的AI應用如聊天機器人ChatGPT、生物識別監控等,將受到最嚴格監管,供應商必須先完成風險評估,確保產品符合透明度、公平性、隱私等硬性要求後,才能獲准上市。 3/13.日本“春斗”结果陆续出炉:丰田同意25年来最大幅度加薪,日本央行快要动手了?“春斗”谈判“风向标”丰田宣布,员工的奖金将从6.7个月工资提高到7.6个月的工资,成为有史以来最高的年度奖金;日本制铁公司宣布包括定期加薪在内将加薪14.2%。 3/11.所有大陆中,除非洲,全球其他地区的生育率都已经低于替代水平。我们可能会在21世纪下半叶开启人口下降时代。 3/8.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交易商加大6月降息押注,认为降息已成定局。 美国2月失业率攀升至两年来新高,招聘依然健康,表明劳动力市场有所降温,但仍具韧性。美2月非农就业人口增27.5万人,再次高出预期20万人,高于过去12个月平均每月23万人增幅,2月份就业增长主集中服务业,包括医疗保健、休闲和酒店业及政府部门。12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33.3万人下修至29万人;1月就业人数从此前35.3万人大幅下修至22.9万人,经过这些修正后,前两个月非农就业人数共下修16.7万人。美国2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增速同比达到4.3%,符合预期的4.3%,1月的工资增速由4.5%下修至4.4%,环比增速降至0.1%,不及预期的0.2%,前值由0.6%下修至0.5%。 2月份非农就业人员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回升0.2小时至34.3小时,失业率意外上升至3.9%,高出市场预期的3.7%,2月劳动力参与率保持在62.5%的水平。 3/6.受商用飞机订单下滑拖累,1月份美国制造业新订单降幅超出预期。 3月5日周二,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发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工厂订单环比下降3.6%,逊于市场预期的2.9%,为2020年4月来最大降幅。此外,前值修正后由月增0.2%变为月降0.3%。1月份工厂订单年降1.6% 3/1.美国2月ISM制造业意外降至47.8,Markit制造业则创19个月新高:ISM和Markit制造业PMI显示出巨大差异,是两类制造业调查间,至少三年以来最大差异。Markit数据显示制造业扩张达到2022年6月来最强劲水平,而ISM数据显示,制造业在过去16个月里持续处于收缩态势。不过ISM制造业商业调查委员会主席称,对于在3月或4月达扩张区相当有信心。 2/20.日本企业上季度净利大增46%,为股指创新高做好准备?东证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上季度(去年10-12月)净利润年大增46%,达创纪录13.9万亿日元(合930亿美元)。强劲收益或将成推动日本主要股指进一步突破史新高主要动力。其中,业绩最好是与旅游有关公司和食品公司,它们受益于国外游客反弹,叠加价涨。东方地产公司是东京迪士尼乐园营商,运营利润率35.5%,至少是2005年来最高水平。日本中部铁路公司、零食制造商Calbee Inc. 也在业绩公布后,股价涨超出市场预期。 2/15.受内需疲软影响,日本去年四季度GDP意外连第二个季度萎缩,意味日经济陷衰退,增加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政策不确定性。周四,日本政府报告显示,日本去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滑0.4%,前一季度萎缩幅经修正后为3.3%,远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增长1.1%,连续两个季度的GDP季降意味着日本经济已陷技术性衰退。 2/15.美国经济的最强支柱动摇了?1月零售销售月跌0.8%,跌幅为近一年最大,大幅不及预期的-0.2%,前值下修至0.4%。 2/10.股市跟经济有关系吗?日本?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去年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滑0.4%,前季度萎缩经修正后为3.3%,远低于此前经济学家预期增长1.1%,连两个季度GDP季降意味着日本经济已陷技术性衰退。意味着:按美元计算,日本名义GDP约合4.2 万亿美元,滑至全球第四位,被疲软德国反超,德国目前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股即将突破1989年最后几天创歷史泡沫高点……而日本刚刚官宣进入衰退。事实上,尽管日本经济已三度陷入衰退,但日经指数从十年前创下历史低点起几乎翻两番! 2/5.高盛将美国2024年GDP增长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至2.4%,远高于共识预期1%和美联储FOMC预测的1.4%,同时上调对消费支出、商业投资、住房和库存等分项的预测。 2/5.美国1月ISM服务业指数升至53.4,创四个月新高,预期52。新订单和物价指数创将近一年新高。物价指数跳涨7.3个点,创2012年来最大涨幅,达到64。就业指数单月大幅反弹6.7个点,回到50.5的扩张区域。服务业出口强劲。 2/3.科技、能源、医疗三大行业超预期,美股这个财报季“意外的强”;“降本增效”显著,标普500中有80%的公司盈利超预期,四季度有望成2023年业绩最佳季。美股财报季进度过半,盈利表现普遍优于预期,但显示公司前景黯淡。据媒体报道,本季度,标普500指数每股收益增长率为7.8%,超过第三季度的7.5%,目前处于年内最高水平,四季度有望成为2023全年表现最好的季度。 1/31.美国1月ADP就业人数10.7万人,大幅不及预期的15万人,创2023年11月来最小增幅,1月份工资增幅持续放缓,跳槽员工工资增速为7.2%,创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增速。 1/30.IMF在周二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目前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比10月份的预测值提高了0.2个百分点。 IMF认为,尽管中东地缘政治动荡带来了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供应链问题等新风险,但全球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已经降低。 预测,今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2.1%,欧元区和日本均为0.9%,英国为0.6%。包括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在内的大型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表现也好于之前的预期。中国政府近期也推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IMF据此将中国经济增长评级上调。 1/29印度财政部预计未来几年经济增长可能超7% 印度政府愿景,到2030年,该国GDP将从目前的3.7万亿美元增至7万亿美元。 1/25.川普喊全面徵10%關稅 分析師:將撼動所有資產 1/25.德國鐵路勞資雙方談判破裂,鐵路司機於週三(24日)起開始罷工直到下週一(29日),一共6天,有專家推估,這將是德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鐵路罷工事件,恐會造成當地高達10億歐元(約台幣341.4億元)的經濟損失。 1/25川普允諾大砍公司稅至15% 分析:美股將成最大贏家;《Marketwatch》:川普在2017年稅改中,把公司所得稅稅率從35%下調到21%,而在今年競選活動,川普進一步承諾,若他當選的話,將會把公司所得稅率下調到15%。分析人士認為,川普若在11月贏得總統大選,很可能代表共和黨將重新奪回參議院、並維持眾議院多數席次,進一步構成類似川普2017年首次通過減稅法案時的全面執政局面。FactSet統計,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的有效稅率中值,2017年為31.2%、2018年下降到20%。在新減稅法案生效的首季,標普500企業共省下了128億美元稅。讓股票和過去相較便宜多了,FactSet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的本益比從2017年的20.85倍,下降至2018的17.62倍。雖然此舉可能會美股有利,不過分析師也警示,這對於美債來說就不一樣,因為減稅可能會加劇聯邦預算赤字的惡化。 1/23.美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其他民主黨籍議員正推動法案,擬向那些執行長薪酬比一般員工高出50倍的公司增稅,議員們表示,需要這項法案來限制企業的「貪婪」。 1/19.美国12月消费者信心大幅超预期,创2021年来新高,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降至2.9%,为2020年来最低。 1/15.美国12月份零售增长再度加速,表明消费者支出仍具韧性,或将继续支撑美国经济。分类别来看,服装、百货、电商领涨,汽油销售连续第三个月下滑。 1月17日周三,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12月零售销售数据。数据显示,美国12月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0.6%,是前值0.3%的两倍,超出市场预期的0.4%,创三个月最大增幅。 1/15.英國倫敦向來是金融重鎮,然而,受到高通膨以及全球市場動盪衝擊,企業紛紛縮減開支減少招聘,根據英國招聘公司摩根麥金利(Morgan McKinley)統計,2023年倫敦金融類的工作機會下降38%。 1/15.IMF:AI將影響全球近40%工作崗位,當中先進國家所受到的衝擊將比新興市場和低收入國家更大。 1/8.彭博: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宣布,美國經濟已經實現期待已久的「軟著陸」,這是歷史上不尋常事件,因美國的高通膨獲得抑制,就業市場卻未遭到嚴重損害。葉倫五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網(CNN)訪問時指出:「我認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情況可以稱為軟著陸,我希望這種情況能夠持續下去。」去年平均時薪成長4.1% 估超過今年CPI增幅. 1/8.美国国会两党领导人达成一项1.66万亿美元支出协议 1/3.美国12月ISM制造业47.4,连续第14个月萎缩 1/3.美國政府的債務首次突破34兆美元(台幣1053兆元),距離國會同意新的聯邦融資計畫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僅剩下幾週。 24--1/1.紧急撤离!日本突发,7.4级大地震!海啸已来袭,高达5米!目前,受连续强震影响的日本多个地区正在确认当地核电站情况,包括石川县的志贺核电站、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1月1日下午,日本能登半岛发生强震,并发布海啸警报,日本首都东京震感强烈。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下令,要求日本政府全力应对灾情。 +++++++++++++++++++
23-12/29.为什么今年发达国家都在大举吸纳移民?2023年,全球人口流动恢复,移民需求集中回升,发达国家成为主要目的地。移民流入改善了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平衡,推动了经济增长。然而,高盛预计移民潮可能只是暂时的,大部分驱动因素将在2024年消退。 今年,主要发达国家(10国集团,包括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瑞典、英国和美国)的人口增长率较疫情前高出0.2%,而新兴市场人口增长率相比疫情前减少了0.3%。高盛经济学家Jan Hatzius领导的团队指出,人口学的变化趋势显示了发达国家今年吸纳了更多移民。其中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移入人口比均值至少高出50%,而英、加和新西兰移入人口是疫情前两倍多。由于移民涌入、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得到支撑,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也得以改善,通胀压力也因此有所减轻。高盛指出,2023年发达经济体移民数量增加,主要有四个原因:疫情期间积压移民需求的爆发、高工资吸引力、难民重新安置和政策变化。 ***12/26.2024奧運將至 法國巴黎物價、房價先漲 12/25.休克療法讓民眾休克?阿根廷主食1週漲50%、尿布飆2倍 12/23.房贷利率下滑也没用!美国11月新屋销售再跌跌幅远超预期,销售创一年新低,房价年跌6%,库存续增。11月新屋糟糕的表现是在房贷利率下滑之际,颇为意外,凸显美国房地产市场复苏之路崎岖不平。 12/22.美国11月耐用品订单月增5.4%,为去年12月来最大增速,主要受益于飞机订单激增,此外汽车业订单在大罢工结束后回暖。不过企业在设备上支出有些疲软。分析称, 耐用品订单数据高于预期,不过核心总量的部分增长只是前期数据下调的反映。 12/19.美歐需求疲弱 浙江義烏商家提早放耶誕節 12/15美国12月Markit服务业PMI、综合PMI均创7月以来新高,制造业PMI继续萎缩。荣枯分界线为50。 12/14.CNBC:印度經濟加速成長,股市同步走高,截至11月底印度證交易所NSE市值正式超越香港,躍居全球第七大股票交易所,僅次於紐約交易所、那斯達克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泛歐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數據顯示,至11月底,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總市值達3.989兆美元,超越香港交易所上市企業的3.984兆美元;印度Nifty50指數今年來上漲15.5%,是連第八年走高,相較下,香港恆生指今年重挫17.2%,亞太股市墊底。 12/14.意外坚挺!美国11月份零售销售额月增0.3%,超出前值和市场预期的-0.1%,增速再次由负转正,超出预期,再表明虽经济出现降温迹象,但美消费需求仍具韧性;11月核心零售月增0.7%,远超前值和预期值0.2%。 12/14俄罗斯Q3GDP年增5.5%,符预期。 12/11.欧元区三季度GDP同比终值下修至0%,欧元区今年三季度GDP环比终值为-0.1%,与预期以及前值相一致。较二季度来看,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速有所回落。 12/7.1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超預期成長,同時失業率下滑且單月薪資增幅小幅攀升,這些跡象皆表明潛在的就業市場強勁,也意味著市場對聯準會 最快會在明年3月降息預期為時過早(11月非農就業新增19.9萬人,高於市場預期18萬人,前值為15萬人;當月失業率降至3.7%,低於市場預期與前值3.9%,另外平均時薪年增速與上月持平,月增率則小幅成長。值得注意的是,就業重新加速有部分原因是好萊塢和汽車業罷工工人回歸) 12/7.美国11月25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降幅创7月份来最大,美国12月2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升至22万人,符预期;美国11月25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由192.5万人降至186.1万人,降幅创7月份来最大,且为自9月初来第二次降 12/6.“小非农”不及预期!美国11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0.3万人 工资增速创两年多来新低 12/5.全球大型製造商因為疫情期間累積過多庫存,比新冠疫情蔓延前高出近30%,以工業機械及電子設備為主,如今各大廠商也因供應鏈恢復,將開始削減庫存,但由於中國經濟放緩等原因,很多行業去庫存進展緩慢。日經亞洲:根據FactSet統計4353家企業的資料顯示,全球製造業庫存在9月底總價值2.12兆美元,比2019年12月疫情前增加28%,當時大多製造業因為疫情期間擔憂供應鏈中斷,及考量到原物料成本高,因此才會大量囤貨。 11/29.美国三季度GDP超预期上修至5.2% PCE物价指数降温,5%的增速只是“昙花一现”?尽管美国三季度GDP增长超预期火热,但增长势头正在减弱。11月29日周四,美国商务部公布了美国三季度GDP修正值,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修正值5.2%,超过预期的5%,此前发布的初值为4.9%,为近两年来最大增幅。 11/29.英国诺丁汉市破产,三个月内就发生两地破产,意味其将停止法律规定的服务之外的所有支出。诺丁汉市为英国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贸易集散地。9月初,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的地方政府因无力偿债而在近期宣布破产,市政服务处于停滞状态,城市声誉受损。 注:英国的地方财政相对独立,伯明翰政府破产主要源于政府债务和通胀居高不下、财政收入持续减少、市政支出不断攀升造成的“入不敷出”。实际上,该市已断续陷财务困境10余年,这也反映出英国不少地方政府的现状。自2020年以来,已有瑟罗克、克罗伊登、斯劳和北安普敦郡等6个英国地方政府宣布破产。随着整体经济形势走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持续承压,破产已非个案。 11/28.黑五网购规模创历史新高,但为何华尔街并不满意?在利率上升、学生贷款偿还、汽油和杂货成本增加、信用卡债务增加和储蓄率下降等压力下,美国人的消费支出越来越谨慎。 11/27.英国推400亿《先进制造业》补贴,欧洲能复制“美国版制造业回流”吗? 英国政府,昨发布《先进制造业计划》,计划投资4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05.36亿元),进一步发展汽车、氢能、航空航天 風電等战略性制造业,并借此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英国政府此次计划涉及汽车、航空航天、生命科学、氢能、风能等多个领域。其中,计划投入约20亿英镑用于汽车制造业(包括电池制造业),或为电池制造行业创造10 万个岗位,约10亿英镑用于航空航天行业。文件还设立了氢发展战略,计划2030年前,英国氢产能达到10GW(其中至少一半来自电解氢或“绿色”氢)的目标。 11/24.特朗普表态:若当选,将废除拜登气候法案,“最大限度提高化石能源产量”,气候和能源政策是拜登政府《通话膨胀削减法案》(IRS)核心,这也成为特朗普的首要攻击目标(美国大选临近,民调中领先的共和党前总统特朗普,正寻求其第二个任期,且计划增加对化石燃料的投资,并废除加速向电动汽车过渡的法规,把拜登的一系列气候和能源政策彻底颠覆。其中,作为拜登政府政策核心、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3690亿美元税收减免和补贴的《通话膨胀削减法案》(IRS),将成为特朗普首要攻击目标。许多保守派美国人认为,拜登政府的IRS法案是导致能源和天然气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IRS法案旨在阻止气候变暖、促使美国向清洁能源转型。特朗普毫不掩饰他对IRS的反对。他将其称为“史上最大的加税”,也毫不掩饰他对绿色能源的反感。他曾多次抨击拜登的气候政策,指责这些政策抬高了汽油价格,损害了他所声称的确保美国“能源独立”的成就。在最近发布的一段竞选视频中,特朗普称美国能源现状“薄弱、不达标、代价高昂”,太过依赖风力发电:“风车会生锈,会腐烂,会杀死鸟类。” 拜登承诺通过补贴绿色能源来振兴工业中心地带并减排放,而特朗普则发誓要停止这一议程并取消对化石燃料生产限制。如成功当选,特朗普将与国会领导人合作,废除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加大对化石能源投资和支持力度,包括重新开放限制石油和天然气钻探联邦土地。特朗普是一位著名“气候变暖怀疑论者”。据其前顾问David Banks称,特朗普可能会在当选下一任总统第一天再令美退出巴黎气候协定,2017年特朗普胜选后,美就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后来拜登当选,美国又重新加入)。 11/23.欧元区11月PMI初值回暖 但仍连续六个月低于荣枯线,衰退风险加大,分析认为欧央行料明年年中降息。IHS Markit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初值较前值43.1回升至43.7,稍好于经济学家预期。但自2022年7月来,制造业活动每月都在萎缩。 服务业PMI初值有所回升,从前值47.8升至48.2,但仍收缩区间。 11/17.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超预期回升至23.1万,创将近三个月新高,上上周持续申请救济人数连升八周至187万,创将近两年来新高,又添劳动力市场降温迹象 11/16.韩国央行:未来20年韩国400万工作岗位可能被AI取代,学历高的“打工人”更容易受AI影响,学历越高越容易受影响?占韩国工作岗位的 14%,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警告了AI将颠覆世界各地的劳动力市场。韩国央行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教育背景较好的高收入工人面临的威胁更大,因为人工智能可以更轻松地处理他们的分析和认知工作。 11/15.时隔7个月转负!美国10月零售销售月降0.1% 但降幅低于预期(10月份零售支出下降可能是经济放缓早期迹象,美消费者受借贷成本上升挤压,但月零售表现好于经济学家的普遍预期。10月零售销售数据:月滑0.1%,为今年3月份来首滑,较前值修正值0.9%大幅放缓,但降幅小于经济学家预期的0.3%) 11/14.三大评级机构中,最后一家保留美国AAA级主权信用评级的穆迪,也因最近的政府发债潮和两党党争极端化下调美国评级展望至“负面”。 但美国财长耶伦表示,她并不认可穆迪的做法,表示仍然对美债和美国经济信心十足。 11/8.紐約聯準銀行報告:強勁經濟帶動信用卡債務成長,第3季美國家庭債務水平進一步上升,部分借款人在債務管理上面臨挑戰。報告顯示,第3季美國整體債務水平上升1.3%至17.3兆美元,其中信用卡餘額上升4.7%至1.08兆美元,過去1年來共增加1540億美元,是紐約聯準銀行自1999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來最大增幅。 11/4美勞工部:十月新增十五萬非農就業人口,低於道瓊預期的十七萬人;失業率上升至三.九%,為二○二二年一月以來最高,高於預期的三.八%,證實美國經濟放緩的預期,可能減輕聯準會(Fed)打擊通膨的壓力。 11/3.美国经济四季度伊始转冷!10月ISM非制造业降至五个月新低 由于商业活动疲软以及雇主招聘速度放缓,美国10月ISM服务业指数意外降至51.8。同日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50.6,预期50.9;综合PMI终值50.7,9月时为50.2。 11/3.日本政府為協助正評估興建熊本二廠台積電等企業在日本打造生產據點,將在今年度補正預算案中編列約1兆9000億日圓(約新台幣4000億元),內閣將於10日批准包含這些項目的補充預算法案。NHK報導指出,政府於本月2日決定新經濟措施,將透過加強尖端和下一代半導體的供應鏈來促進國內投資,因此,政府決定在今年的補充預算法案中納入約1.9兆日圓,用於資助3個支持半導體生產和開發的基金。 11/3.美国就业超预期放缓!10月非农新增15万低于预期,失业率意外升至近两年高位 美国10月失业率为3.9%超过预期的3.8%,也较9月的3.8%反弹,升至近两年新高,较4月的低点,上涨超0.5%。 11/2.汽车业大罢工拖累.美国10月ISM制造业骤降至46.7(预期49,前值49)近年内低点,,大幅不及预期,单月降幅为一年多来最大,创下三个月新低。该数据在今年6月份触及多年低点,此后的三个月逐步回暖,到9月时已达到近一年最佳,不过10月再度回落,抹去了过去三个月的大部分改善。 11/2.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日:政府將斥資超過17兆日圓(約新台幣3.7兆元),採取包括減稅在內的一系列措施,以應對通膨上升對經濟的打擊。岸田為:資助部份支出,政府將為本會計年度編列13兆日圓補充預算,日本看到近30年來,首進入新經濟階段的機會,現在的關鍵是加強企業的盈利能力,這反過來又可以成為薪資成長的動力 11/1.美国10月ISM制造业骤降至46.7,近年内低点,汽车业大罢工拖累,大幅不及预期49,单月降幅为一年多来最大,创三个月新低。该数据在今年6月份触及多年低点,此后三个月逐步回暖,到9月时已达到近一年最佳,不过10月再度回落,抹去了过去三个月的大部分改善;新订单指数45.5,创五个月新低,表明需求正在以更快速度萎缩,预期49.8。9月前值49.2,当时创下一年多最高。新出口订单回升,从47.4上升到49.4,但仍处于萎缩区间。生产指数50.4,近停滞状态,较9月的52.5下滑2.1个点。9月时,生产指数创去年7月以来的最高。库存指数为43.3,以2012年6月以来最快的速度减少,单月下滑2.5个点。这可能受到罢工的影响 11/1.IMF:全球經濟展望預測中,除提及到德國今年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3大經濟體外,更預估印度將在2026年成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日本則將退至第5。 10/31.高盛:因AI,調高美國2027年GDP成長0.1個百分點,並在2034年達0.4個百分點,AI影響使高盛對美GDP成長預測,2027年成長2%,2034年成長2.3%。 10/27.前美联储副主席、现任职于Pimaco:Richard Clarida:在美经济仍显韧性情况下,美联储可能必须不得不进一步加息以应对通胀。 10/26.波音飞机新合同激增,美国9月非国防飞机新订单月增92%,国防支出月降14.4%。凭借波音飞机新合同,美国9月耐用品订单现三年多最快增速,国防类订单下滑。9月耐用品订单月初值升4.8%,好于预期1.8%,前值从0.1%下修为-0.1%,为自2020年7月来最大月涨幅。 10/25.IMF總裁喬治艾娃:全球經濟成長已放緩至3%,與7月預測一致,IMF將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下調至2.9%,較7月預測再下調0.1百分點。且未來幾年將續放緩,而高水準利率將進一步拖累經濟成長。 **10/25.高利率,给火热美国经济泼一盆冰水:随房贷、车贷利率飙升,消费者支出将受抑制。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上升还可能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使美元进一步走强,损害美国出口商利益,同时推高美国政府借贷成本,给联邦预算带来压力,可能造成美国债务恶性循环。 10/24.衰退逼近!欧元区10月PMI降至近三年最低 欧元、欧股应声下挫 其中法国商业活动好于预期,德国衰退可能已经到来。 10/24.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Yasutoshi Nishimura)表示,日本將與美國和歐盟合作,在電動車、半導體和其他關鍵領域的補貼方面制定共同標準 10/23.不只矽谷!美選定31個地區科技中心 推動AI、半導體領域創新 10/21.稅收減、利率升 美預算赤字擴大至1.7兆美元 **10/20.黑石总裁Jonathan Gray警告,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将迫使消费者勒紧腰带,高利率将伤及美国消费和经濟;当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正逼5%,美国30年期按揭贷款利率更突破8%大关,将很快打击消费者,并减缓经济增长,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将迫使消费者勒紧腰带,这对于近两年备受通胀挤压的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加重负担。 **10/20.特斯拉10/19日Q3財報會,馬斯克表達憂心美高利率打擊購車需求!對多數人購車關鍵因素是月償金額,而不是車總價;如利率續保持高位或再升,購車將變更加困難(註:特斯拉股價其後週重挫15%,其後韓電池鍊重挫) 10/19.美国10月14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19.8万人,预期 21万人,前值 20.9万人 10/17.美財政部長葉倫:美經濟處良好位置,美利率可能維較高水準。美國債務利息「仍可控」。「儘管目前尚不清楚,但利率可能會續上升」。 對白宮正尋國會撥款以援助烏克蘭和以色列,葉倫指出,美國有能力支持,為這2個國家同時提供援助。 中東戰爭的經濟影響取決於遏制,敵對行動是否超出以色列和加薩。 10/15.房產泡沫日本化 IMF籲北京小心拆雷:IMF與世界銀行9~15日年會,將中國日益加劇的房地產危機及停滯的通貨膨脹列為全球成長最大風險之一。路透報導,該警告使中國的「日本化」風險成為焦點;IMF強調,中國正面解決房地產危機將至關重要,如此才能避免問題惡化。 10/16英韓同意將免關稅貿易期限延長至2025年 10/15.為抑制通膨,美國聯準會自2022年3月來,已升息11次,基準利率調升至5.25%~5.5%,創22年來新高。利率攀升造成企業借貸成本上揚,許多企業撐不住,今年前三季破產申請案高達516件,預計全年申請破產保護件數將超過2020年,今年美國恐迎來13年最大破產潮。 10/14.根據美國政府週1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當地9月服飾相關價格大降價,其中包含女裝、男性西裝一直到童鞋的價格都下跌,也有許多居家用品在9月也變得較之前便宜,臥室傢俱降價幅也創1年多以來最大。近美國通膨居高不下,使民眾消費意願長期低迷,最新數據美國9月服飾價格出現自疫情爆發來最大跌幅,雖然目前服裝和傢俱價格下滑,似乎讓處於高通膨的美國人壓低不少壓力,但他們仍須面對住房和能源等大多數必需品價格上漲的問題,再加上薪資漲幅已經跟不上通膨的腳步,因此不管市場祭出多少優惠方案和措施,都無法很快恢復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問題,年底購物季將至,似乎稍微替美國人降低荷包的壓力。 10/14.普京:俄今年GDP有望达3%,需要更强卢布汇率,否认参与破坏芬兰天然气管道 10/14.4年內加薪21%!美最大醫療罷工後達臨時協議 10/10.賓大警告:美國債務將在20年內不可持續、恐違約 10/10.IMF將美國今年經濟成長預測比7月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至2.1%,明年預測上調0.5個百分點至1.5%。同時,將歐元區2023年經濟成長預期下修0.2個百分點至0.7%,2024年經濟成長預期下修0.3個百分點至1.2%。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從4月預估2.1%大幅下調1.3百分點至0.8% ,明年經濟成長則預估為3.0%。今年通貨膨脹預估為2.1%,低於國際平均。將中國今年經濟成長為5.0%,較7月更新報告下修0.2個百分點,明年為4.2%下修0.3個百分點。日本今、明2年經濟成長分別上調至2.0%與1.0% 10/7.抓住“最后机会”!日本向全球资管巨头”招商“ 10/5.就業市場強勁 美公債殖利率再創高,美國勞工部表示,八月職缺數比七月增加約六十九萬至九六一萬個,遠高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強勁,週二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四.八五%,導致MSCI AC世界指數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並跌至五月以來最低,美國標普五○○指數下跌一.四%,創四個月以來最低 10/5.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小幅上升,仍处于历史低位附近 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小幅上升至20.7万人,略低于市场预期。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四周移动平均值微跌至208,750人,为2月份以来最低 10/4.欧元区综合PMI终值47.2,略高于8月46.7,也略高于预期值47.1 。尽管已连第四个月低于荣枯线,但9月数据表明欧元区私营部门商业活动收缩的速度轻微放缓。德PMI数据:需求依然疲软。由服务业和制造业组成的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从8月份的44.6升至9月份46.4,私营部门商业活动仍在收缩之中。9月份法国综合PMI终值为44.1,低于8月份的46.0,但高于最初估计的43.5。 10/3.美国共和党人究竟对上周国会通过的短期支出法案有多么不满?党内强硬派让美国“三号人物”、众议院多数党共和党领袖麦肯锡成为200多年史上首位被罢免众议院议长。因此,虽法案暂时避免政府关门,但由此引发的麦卡锡与共和党人“决裂”,也让“关门”阴云难以消散。 10/4.全美最大的医疗集团之一凯撒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超过7.5万名员工当地时间4日早开始为期3天的罢工,波及六个州、影响近1300万民众,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界罢工,为已经持续数月的全美范围内各行业罢工再添一把火。 10/3.美8月JOLTS职位空缺961万人,远超预期881.5万人,7月前值为882.7万人。最新就业数据显示市场续强劲,可能会导致美联储寻求再次加息。美股全线大跌,道指年内转跌,长期美债收益率大涨、创2007年来十六年最高,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4.856%,创2007年来新高。 (10/4.日韩两国股市周三双大跌,MSCI亚太指数年内累跌超10%,进入技术性熊市,亚洲多国债券价格、货币汇率齐跌;日元一度跌破150大关后急拉,日本政府出手?) 10/3.日本经济“失去”三十年,为何这25家企业却成就非凡 10/1.美國汽車工會擴大罷工範圍 談判陷僵局(9/30.美聯合汽車工會擴大施壓 新增7000名成員參與;9/27.拜登加入罷工隊伍 力挺UAW加薪40%訴求) 9/30.美國8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最青睞的通膨指標升幅低於預期,顯示在對抗物價上漲的戰鬥中取得進展。美國商務部報告,本月不含食品和能源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漲0.1%,低於經濟學家預期0.2%,以年增率來看,核心PCE年增3.9%符預期,月升幅為2020年來最小 9/30.歐盟統計局:至9月一年中,歐盟CPI漲4.3%,低於8月5.2%。路透經濟學家此前預期 4.5%;核心通膨CPI(不包括能源和食品)受歐洲央行密切關注,降至4.5%,低於8月5.3%。CPI:9月月漲0.3%,增幅低於8月0.5%。繼週四歐洲債市場動盪後,義10年期政府公債殖率跌0.15百分點至4.76%。 9/30.美國加州州長Gavin Newsom 28日簽署新法案,從明年4月1起州內速食店員最低時薪增為20美元,創全美速食業員工最高標準。加州速食員工目前的平均收入為每小時16.6美元(約新台幣533.7元),年薪略高於3.4萬美元,但低於加州4口之家貧窮線衡量標準。 9/29.馬克宏要收回「電價」控制權 擬對電力公司徵「暴利稅」 9/27.美國目標百貨Target由於盜竊和犯罪案件激增,將關閉美國4都市中9間商店。目標百貨將在10月21日起,關閉紐約的1家商店、西雅圖的2家商店、舊金山的3家… 9/28.勞資談判未見進展 UAW計畫週五升級罷工行動(9/27.全美首例!加州加徵11%槍械和彈藥稅) 9/27.金融時報:改變經濟沉痾 日本寄望「台積電震撼」;(9/27.日本規劃經濟特區創舉 點名東京、大阪、福岡縣、札幌) 9/26.商品需求疲软,全球贸易大跌 ,7月全球贸易量现近三年来最大年化降幅,高息环境或将继续拖累出口贸易表现。受通胀顽固、利率上升等不利影响,全球商品出口需求锐减 那樣,中國經濟會更慘 9/25.德银Jim Reid:过去327年历史告诉我们,美国衰退概率高达76%,经济衰退即将降临4警信,美国已全部触发。未来衰退将变得更加频繁,美国运气可能已经用完。 9/25.對中曝險過大講不聽 英專家:德國傲慢無力自救 9/21.美銀財務長:消費者支出仍強 難見美經濟衰退 9/19.OECD:美國撐住今年全球經濟 中國拖累明年成長 9/15.史上頭一遭 美汽車工會同時對3大車廠發動罷工 9/15.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回落,一年期通胀预期创两年多新低;美国9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回落,且不及预期。长短期通胀预期均大幅走低。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消费者都注意到通胀放缓的势头暂停。然而,消费者们预计整体通胀放缓的态势在未来将得到恢复。 9/14.美加州近一項法案,明年將州內大多數速食店員工最低時薪升至20美元,引發當地麥當勞加盟店老闆反對,稱該法案會對加州速食業造成災難性財政衝擊。外媒報導,加州目前的最低時薪為15.5美元,當地政府調漲速食店的最低時薪的法案 9/13.美國假期銷售金額 恐創5年來最慢成長速度 9/12.達成協議!2024加州速食業時薪調升至20美元 9/12.摩根大通CEO:衰退或难以避免,相信美国经济持续繁荣多年将是“巨大错误”;摩根大通Jamie Dimon表示,最令他担忧的问题包括美联储等央行通过“量化紧缩”来控制流动性、地缘紧张局势以及世界各国政府“像醉酒的水手一样花钱”。此外,他称新的监管规则“非常令人失望”,并敦促监管机构提高透明度 9/7.IMF:減產延長至12月底 下修沙烏地今年GDP預估值低於先前預估的1.9% 9/5.歐元區S&P Global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歐洲8月綜合PMI終值降至46.7,低於8月原先預估的初值47,創下近3年來最大跌幅,意味著歐洲下半年很可能步入衰退 9/5.從歐洲引擎變病夫!韓媒:德國製造業依賴中國 與韓類似 9/4.不再與俄同行!歐盟對俄進出口降至2%以下 9/1.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18.7万人,高于预期17万人,但7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8.7万人下修至15.7万人,6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8.5万人下修至8万人,修正后,6月和7月新增就业人数合计较修正前低11万人。美聯儲今年內升息機率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的每个月,非农就业人数都有所下修 8/30.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8月ADP就业增加17.7万人不及预期,创五个月来最小增幅;服务业就业增长放缓,8月服务业就业岗位增加15.4万个,而7月为30.3万个。8月份薪资增长继续放缓,就业人员的工资年增5.9%,为2021年10月来最慢增速。 8/29.日政府報告:經濟長期停滯將結束 正處通縮(結束)轉折點 8/28.耐吉股價創43年最長連跌紀錄 彭博曝台灣鞋廠早就露餡 8/27.美股表現不如川普 分析師:拜登可能造選舉行情 8/26.德國第二季GDP衰退0.2% 四大產業信心全崩,企業對當前和未來6個月的看法變得更為悲觀,製造業、服務業、零售業和建築業等4個主要行業的信心全數下降,整體商業信心指數連4個月走跌,表明歐洲最大經濟體前景不樂觀。 8/26.改造學生宿舍成流量密碼!抖音風潮帶動美零售業增2.9兆收入 8/22.高盛警告9/30政府關門威脅襲 8/20.美貨運巨擘Yellow聲請破產保護 8/16.葉倫:關注中國經濟下行風險 8/16.日本15日公布2023年第2季(4~6月)GDP初值,顯示強勁的出口增長,使日本Q2的GDP季增6%,遠高於上季的3.7%,主要原因是Q2出口和入境旅遊業大好,推升日本經濟出現兩年多年最快增長。 8/15.7月份零售销售额月增0.7%,达6964亿美元,超前值0.3%(修正后为0.2%),也超市场预期0.4%,为六个月来最大增幅。 8/4.美国7月ISM非制造业降至52.7,价格指数三个月新高,就业转冷,就业和商业活动回落,但价格分项指数上升,订单积压出现2月份以来首次扩张,出口增速健康。同日还公布Markit PMI数据,调查总体显示美国经济增长在第三季度初减弱,年化增长率降至1.5%左右。 8/2.美國AAA頂級信評遭惠譽摘除 25兆美元公債市場成焦點 8/1.美國7月製造業指數ISM46.4,不及市場預期46.8,連須第九個月處在50榮枯線下,也是自2007-09 年經濟大衰退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不過高於前值46。 7/28.美國商務部週四27日報告,美國第二季GDP季增年率初值為2.4%,增幅超越第一季2%,也遠超市場預期的 1.8%。幾乎沒有出現衰退跡象,GDP增長速度優於預期。 7/27.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4.7%超预期,为连续第四个月增长 由于波音客机新合同大量涌现,美国6月耐用品订单超预期增长。 7/26.研究:常春藤盟校偏愛富家子弟 中產學生阻礙多(來自最富有家庭、SAT或ACT成績達第99個百分位數的學生中,約有40%就讀「常春藤+」大學,而來自美國最貧困家庭、同等分數的學生約有20%就讀這些頂尖大學。然而,分析發現,同樣分數級距的中產階級學生卻只有10%就讀這些頂尖院校;哈佛大學校友、捐款大戶子女錄取政策涉歧視 美教育部調查) 7/19.今年前五月,美國從中國進口額已被墨、加超越,中國十五年來首次失去美國最大進口國頭銜。今年前五月美國從中國進口年減25%至1690億美元,從墨西哥進口成長至1950億美元而創紀錄高點,加拿大則約1760億美元。美中經濟脫鉤 進口額被墨、加超越,日經:今年前五月中國占美國整體進口13.4%,去年跌三.三個百分點,創十九年低點;中國進口產品幾全面下滑,尤其是半導體,暴跌50%。美國對中出口,今年前五月達620億美元,年持平,儘管中國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但占美國整體出口僅7.5%,相當於墨西哥或加拿大一半,並從2020年近9%的最高點後逐漸下滑。中國2009年超越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進口國。中國利用其低廉成本與供應鏈集中,在全球貿易市場上攻城掠地,十五年來中國名目GDP幾乎擴增三倍,整體出口成長二.五倍。中國在美國進口占比於2015~18年間攀升至20%、達最高紀錄後下滑。 7/7.原先過熱美國勞動市場似稍降溫,據美國勞工部最新數據調查,6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20.9萬人,較上個月30.6萬人大滑,也低於市場原先預期;至於失業率3.6%,則符預期且略低於上個月3.7%,不過經濟學家認為,這對於美國聯準會(Fed)是否升息影響並不大。 7/6.6月小非农爆表!美国ADP就业增49.7万人,为预期两倍多;6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经季节性调整后增加49.7万人,为市场预期22.5万人两倍多,远超过前值27.8万。为2022年7月来最大月度增幅,火热服务业就业为主要驱动因素。 7/6.美国6月ISM非制造业为53.9,其中服务价格分项指数降至2020年3月份以来新低。目前,美国服务业指数比制造业指数高出近8个点,为2015年8月以来的最大差距。 7/6.ADP超預期 升息堵定 股債雙殺(美國就業市場仍未出現降溫跡象!ADP私人企業就業報告顯示,6月美國企業招聘人數高達49.7萬人,不僅高於5月下修26.7萬人,也比市場預估22萬人高出1倍以上,創去年7月來最大增幅。從各產業來看,娛樂和餐旅業6月招聘23.2萬人最高,其次是營建業9.7萬人,交通和公用事業9萬人排第3。6月企業薪資年增幅6.4%,雖然增速持續放緩,但代表通膨壓力仍在醞釀之中) 7/6.美國6月企業裁員人數年增25.2%,月減49%,裁員速度明顯放緩,降至10個月來新低點。外媒報導,許多企業正面臨經濟衰退,為降低公司成本,不得不進行大規模裁員,今年到現在已裁員45.82萬人, 7/6.全球平均气温连续3天处历史高位 专家警告2023年高温将创纪录 7/4.彭博:2023上半年,全球500大富翁的財富共增8520億美元,增幅最大前5名富翁依序:馬斯克966億美元、扎克伯格598億美元,領銜所有富豪,再來是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474億美元、甲骨文創始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408億美元、LVMH執行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382億美元(新台幣1.1兆)。 7/3.蘋果市值3兆美元 超越第7大經濟體法國GDP,略低於全球第6大經濟體英國GDP,相當於南韓GDP約1.72兆美元的1.7倍(蘋果上半年最後交易日6/30,漲2.31%收193.97美元,市值達3.051兆美元,超越市值第2微軟2.532兆美元20%,蘋果在市值超越2兆美元後,僅花2年又10個月達此) 7/4.不僅是下個中國!研調:印度將成為超強經濟體 7/3.美国6月ISM制造业意外创三年多新低,连续八个月萎缩(受生产、就业和投入价格回落的拖累,美国6月ISM制造业指数仅为46,连续八个月陷入萎缩,并创下2020年5月来新低,持续低于50荣枯分水岭的时间创2008-2009年以来最长。分析指出,美国制造业陷入困境。6月份美国制造业健康状况急剧恶化,加剧人们对下半年经济可能陷入衰退的担忧)。 6/28.創新高!日銀國債持有率逾53% 6/28.滙豐:美國Q4將陷衰退 歐洲明年也逃不過 6/28.日本通商白皮書:中美兩敗俱傷 南方國家坐收漁翁利 6/27.KPMG在美裁員5% 包含稅務、審計部門 6/27.美国得州用电需求创历史新高,达到80.3 GW 6/20.“债务成瘾”:美国国债史上首次突破32万亿美元,八个月增万亿 达32万亿美元大关时间比新冠疫情爆发前预期提前九年,主要源于增加数万亿美元抗疫支出。本月初暂停债务上限的法案生效才一天,债务就增加了将近4000亿美元。 6/19.时隔30年“三十年如一日”的日本工资终于漲!但还是跑輸物價(智库东京商科研究公司最新数据,今年所有大型日企都提高工资,大型工会成员工资涨4%,创30年来的最高涨幅纪录。日企与工会工资谈判初步结果上月出炉,日本大企业今年春季员工加薪3.91%,创近30年来最高) 6/19.日本金融廳(FSA)要求日本的大型銀行考慮到對中國的風險,並準備好在地緣政治局勢惡化時做出回應,包括台灣的政治地位問題。 6/16.德國今年經濟恐衰退0.3% 通膨至2025年仍高於2% 6/15.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大幅回暖,且近半年来首次转正,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持续表现低迷,但两大指数均出现回暖的迹象。 6/15.得益于就业市场仍然有活力及信用卡债务激增,美国人在物价和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仍续消费。 美国5月份零售销售意外上升,显示出面对日益严峻经济挑战,消费者需求依然保持弹性。 继4月月增0.4%后,美国5月零售销售月增0.3%,好于预期-0.2%。 6/8.Desmond Lachman(IMF前官員,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常駐研究員) :中國經濟走向失落十年,美國通膨有解(Barron′s撰文:受房地產、信貸市場泡沫破裂影響,中國經濟很可能走向類似30年前衝擊日本「失落十年」;中國為世界經濟主要成長引擎及國際原物料價主要動能來源的日子,可能即將結束。像1980年代日本經濟奇蹟,西方國家會發現中國經濟其實也有弱點,失落十年意味西方不用擔心中國會分食經濟大餅,中國經濟放緩將壓低原物料商品和中國出口產品價,紓解美國通膨壓力。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商務部7日公布至4月的12個月期間,中國佔美國進口品15.4%,創2006年10月來最低。中國5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年減4.6%,創2016年2月來最大年跌幅。《金融時報》知名專欄作家Martin Wolf曾指出,明斯基Minsky金融動盪理論:指的就是企業金融,美國1930年代及日本1990年代主要也是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引起。所謂「明斯基時刻」指的是信用擴張竭盡後資產價格隨之崩盤) 6/8.日本经济又行了?一季度GDP增速大幅上修至2.7% 远超预期 6/7.5月外贸:对制造国出口降温明显,汽车出口仍强(从国别看,5月外贸出口对制造国降温大于消费国。东盟出口增速整体放缓6.9百分点至8.1%。其中新加坡放缓16百分点、菲律宾放缓9.8百分点、越南放缓7百分点。对韩、日分别放缓5.4、2.9百分点。对俄出口续加快8.4百分点,升至75.6%;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钢材出口显著回落17.7百分点,其次是箱包、玩具、陶瓷品及成品油。汽车出口仍强,出口金额增速从上月增长103.6%升至107.9%。 6/7.美国5月ISM非制造业PMI意外跌至50.3,前值51.9,创年内新低, 6/7.大摩:以 AI 為中心的生產力革命可能比 PC 更具全球性 6/3.5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3.9萬人,遠超出市場預期19.5萬人,連第29個月增長,美股應聲走揚。勞動力參與率不變,但5月份失業率升至 3.7%,高於預期3.5%,也是自2022 年10月來最高水平。 6/2.澳洲從7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5.75%,新版最低工資每週882.8澳元)約18123元新台幣),或每小時23.23澳元(約477元台幣) 6/2.美聯院今在財政部設下最後期限前4天,表決同意聯邦債務上限暫停到2025年1月1日,將盡快簽署法案。 6/1.Fed褐皮書:美經濟活動停滯 商業前景惡化 5/26.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4月耐用品订单量意外上升,月增1.1%,预期下降1%,同时,3月数据由增长3.2%上修为3.3%。耐用品订单量已连两月增长。 5/25.美国共和党众议员Mccaul:接近达成债务协议,现在还剩一些细节 恐慌病毒5/24.末日博士:美中冷戰風險惡化 美債限恐讓市場崩潰 5/25.高通胀和加息继续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美国一季度GDP增速放缓但好于预期,国内总收入进一步收缩。Q1美国GDP终值,经季节和通胀调整后的实际GDP年率增长1.3%,好于上月公布的初值和预期值1.1%,但较Q4增幅2.6%大幅走弱。 5/23.IMF:預估英國今年GDP由跌轉增0.4% 5/23.欧元区5月制造业PMI初值44.6 创36个月新低 进一步拖累经济增长不及预期46,前值45.8;欧元区5月服务业PMI初值为55.9,高于预期值55.5,低于前值56.2,为近两个月新低 5/23.摩根士丹利:亚洲经济将脱颖而出,与发达经济体增速差或创2017年来最高(由于紧密的贸易联系,亚洲通常跟随美国商业周期。而在本轮周期中,凭借国内强劲的需求,亚洲经济表现将脱颖而出。亚洲最大四经济体——中国、印度、印尼、日本都有条件维持较强国内需求。到今年年底,预计亚洲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差异将达到4.6%,创2017年来最高。 中国:复苏逐步加强。本轮复苏与以往周期的重要差异在于,其更多由消费推动。4月工业生产偏弱,但消费中流动性敏感的零售进一步走强。未来消费复苏将扩大,由服务业支出引领,私人投资改善略有滞后。 印度:周期结构双好。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将维持国内需求强劲趋势,通胀改善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必转向限制,从而允许经济继续扩张。 印尼:保持5%增速。审慎政策组合有助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并引导资本成本结构性下降。 日本:处于最佳状态。通缩环境已成为过去,而成本推动型通胀的消退意味着宏观政策可以保持宽松。已开始的私人资本支出复苏将续维下去 5/19. 麦卡锡表态后债务上限利好推动美股齐涨,标普道指转涨 纳指再创八个月新高 美债跳水、美元走高 奈飞涨超9% AI标杆英伟达涨5%,芯片股续跑赢大盘 下月加息预期升温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9108 5/18.美債務上限可望達成協議!道瓊大漲408點 台積電ADR飆近6%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05137 5/18.債務上限Debt Limit是美國近最受關切,又或「老生常談」,因自1960年來,美已經78次債務危機,幾乎每年都上演但又能夠安全落幕;至2022年10月美債已累至31兆美元,目前發債上限是31.4兆美元,美財長葉倫估違約「大限」最快6月初到。 5/18.华尔街大鳄Steve Cohen“看多”,因为“人工智能将取代3亿岗位”,“成本大幅减少” 5/18.大宗商品价格走软,日本4月进口两年来首次下滑 5/17.澳洲:今年第1季工資價格指數季增0.8%,低於市場預期0.9%,不過年增幅在經調整後升至3.7%,創10年新高 5/17.日本4月破產企業暴增25% 研究示警:將長期居高不下 5/17.摆脱“技术性衰退”,日股夺回失去十年?在家庭支出和旅游业复苏支撑下,日本已走出连两季技术性衰退。Q1,GDP年率增长1.6%,经济学家预期0.7%。数据发布后,东证指涨0.4%,日经指涨0.8%,均逼近1989年日本股市泡沫破裂来最高 5/16.英電信巨頭Vodafone 將裁員1.1萬人 5/17.聯合國16日報告: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計2.3%,在頑固通膨、利率上升和不確定性加劇下,長期低成長風險仍存在。 5/16.美4月零售额月增0.4%至6861亿美元,市场预期0.8%,前值由減1%上修为減0.7%;13零售类别中,7类别零售额增,汽车外零售销售月增增0.4%,同市场预期,加油站收入月滑0.8%,扣除汽车和汽油零售销售增0.6%,不包括汽车、汽油、建筑材料和食品的核心零售销售反弹0.7%; 2~4月零售销售总额年增3.1%;零售销售增长与4月份美国就业市场稳定增长表现一致,表明美经济在2月和3月放缓后正在经历春季复苏。由于劳动力市场火热,强劲的工资增长仍在支撑着消费;不过,4月尽管几个零售类别表现强劲,突显出消费者支出稳定,但衰退阴影仍在:4月零售销售仅年增1.6%,为2020年5月来最低年涨,表美国消费者正临巨大压力 5/16.歐元區GDP:Q1季增0.1%年增1.3%,且就業人數季增0.6%年增1.7%,沒有公布其他GDP增長細項,但據Q1未調整前的貿易數據來看,今年出口年增8.5%,而進口保持不變。 5/15.《華爾街日報》:在旅遊業復甦和私人消費增長帶動下,泰國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超出預期。泰國Q1:GDP年增2.7%,優於分析師預期2.3%。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泰國第1季度GDP:1.9%,高於分析師預期1.7%。 5/15.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创2020年4月来最大跌幅(制造业活动指数5月份创逾三年最大跌幅,因订单和出货量急剧萎缩。 5/15.對中國太天真?德國將重拾文明使命(經濟重磅產業如汽車等太 依賴中國)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98539 5/14.德媒:中國不太可能再次拯救全球經濟 5/12.英國:儘管3月GDP月減0.3%,今年第1季GDP初值,仍季成長0.1%,符分析師預期。 5/8.受惠疫後強勁復甦觀光業,日本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4月份上升至55.4,高於初值54.9與上個月55,已連7月超過50榮枯線。 5/5.美國勞工部公佈4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25.3萬人,優於市場預測18萬人,失業率降至3.4%,低於預期3.6%,達1969年來最低,顯示儘管美國經濟面臨銀行業動盪、利息升高以及仍處高檔的通膨,就業市場依然韌性十足。通膨關鍵指標的平均時薪月增0.5%,高於預期0.3%,並創1年來最大單月漲幅,年增4.4%,高於預期的上升4.2%,相關數據增加聯準會(Fed)6月決定再度升息的機率 5/5.连13个月,美国非农就业再一次“远超”经济学家们预期:非農新增就業報25.3萬人,預期18萬人,修正後前值16.5萬人;失業率:3.4%,預期3.6%,前值3.5;平均每周工時報34.4小時,預期34.4小時,前值34.4小時;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4.4%,預期 4.2%,修正後前值4.3%;平均每小時薪資月增率0.5%,高于預期0.3%與前值0.3%;勞動參與率62.6%,預62.5%,前值62.6%; 整體:儘管穩健的就業市場報告緩解投資人對美國經濟衰退擔憂,然聯準會多次升息下也不見勞動力市場降溫,同時上月平均時薪仍續成長,市場對央行降息預期減退;美短期利率期貨跌,交易員降低Fed降息預期;Fedwatch Tool,市場對於Fed在6月不升息可能性降至90.9%,對6月升息預期升至9%,降息1碼可能性0%;到7月維當前利率水準可能性59.5%,累積降息1碼機率為38%;就業無疑是一個滯後指標,但3.4%失業率異常緊張,是非農就業人數連第12個月超市場預期。 擔心 Fed 進一步收緊政策,強於預期的就業報告可能會導致股市下跌。但現在,強於預期的就業報告反而會讓人們放心,因為這表明,在銀行業動盪的壓力下,經濟實際上表現良好。美國4月服務業就業人數持續上升,醫療、金融、政府和採礦業的就業人數也有成長,建築業、製造業、批發貿易等變化不明顯。臨時工減少2.3萬工作崗位,有時被看作勞動力市場走向領先指標; 5/5.美國國家情報首長海恩斯(Avril Haines)週四表示,中國若入侵台灣,使得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停產,將導致全球經濟年損失高達1兆美元 5/4.美4月ISM非制造业指数小升至51.9,较3月意外显著下降略有回暖。商业活动指数创近三年新低。价格输入分项指数略微上扬,但仍保持在2020年7月来的最低位附近。新出口订单暴涨,令通胀担忧重燃。 5/3.美国4月ADP新增就业29.6万人大超预期,创9个月来增幅最大(美国公司就业人数3月份增14.2万人后,4月增长29.6万人,增长幅度达9个月来最高。超过彭博经济学家调查的15万人,且几乎是预测中值两倍。突显出尽管经济形势正在降温,但美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具有弹性。就业由休闲和招待费、教育和卫生服务以及建筑业引领。制造业和金融公司裁员。各种规模的公司都增员工人数) 5/2.美国4月ISM制造业指数为47.1,虽然较3月低谷有所回升,且高于市场预期,但已连续六个月萎缩,持续萎缩时间创下2009年来最长。同日稍早公布的标普全球数据显示,美国4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0.2,预期50.4,初值50.4。两个PMI数据都显示通胀有重燃态势 4/28.歐元區首季GDP僅增0.1% 歐股走低 4/24.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按实际价值计算,2022年全球国防开支同比增3.7%达2.24万亿美元創史新高,约一半增长是因乌克兰冲突,欧洲花冷战来最多钱(美国军费支出仍是全球第一,军事支出预算超过排名前十的国家支出总和;俄罗斯连续八年扩大国防开支。芬兰和瑞典军费增幅最大,北约成员国国防预算较年增0.9%,沙特军事支出增16%,成全球第五大军费支出国。卡塔尔扩大武装并升级武器,军费支出增27%。 4/23.特斯拉連續調降美汽車售價,汽車業財報也普遍不佳,有分析師認為,經濟不祥之兆正浮現。 4/20.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3日公布世界軍費支出年度報告:2022年歐軍費開支出現至少卅年來最大成長,全球軍事支出連續八年創新高達2.24兆美元,占世界國內生產毛額GDP2.2%;歐軍費整體成長13%增至4800億美元;軍費前五名是美、中、俄、印度、沙烏地阿拉伯,合計占全球63%,中國軍費連28年成長達2920億美元;台軍費支出為125億美元全球位居第21名,年降一名,但金額增0.4%;烏克蘭軍費激增七倍達440億美元,占其國內生產毛額三分之一,其中還不包括接受外國價值數十億美元軍援,全球排名從前年的36名躍升為第11名;俄羅斯軍費在2021年排第五位,22年上升為第三位達864億美元年增9.2%。 4/17.纽约联储制造业调查超预期,新订单创历史新高 4/16.JL鬼扯投資日本:“股神”巴菲特的新宠?日本相对稳定甚至略显僵化的政治格局與漫长痛苦的通缩,在全球动荡大背景下反成“避风港”;劳动力下滑趋势固不可避免,但良好医疗体系及人工智能发展降低风险,日本高债长期拖累经济发展,但“收益率控制曲线YCC”政策,卻将日本的实际利率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資金成本低水平; 新地缘政治格局下,日本在亚太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分擔美國部份軍火生產而受會惠;而日本經濟強項:工業設備與關鍵零組件和原料出口,受惠世界性设备投资开启新周期,因受新冠疫情爆发,俄乌冲突與重建,因中美貿易戰,全球范围内产业链重組,含蘋果鏈等由中轉越南印度等,台積電投資美日歐廠,人口老化勞動力將不足影响,以AI自動化新生產設備取代勞力等,都给日本制造业带来新机会…… 4/14.债务大限逼近,美债违约保险成本创十多年新高;随着美债再度逼近上限,投资者担忧升温,美国五年期信用违约掉期(CDS)的价格本月达到了 2012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4/14.美国3月零售销售月降1%,降幅创2022年11月以来最大。 4/13.美就业市场“降温”证据+1, 4/8日当周首申请失业金人数23.9万,超出预期23.5万和前值22.8万,为三周来首上升。(但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为181万,仍徘徊在17个月高点附近叠加同一时间公布PPI数据低于预期,美联储站;在了十字路口) 4/12.衰退渐进!美国一季度企业破产数达12年来最高(在硅谷银行金融集团破产和其他交易的推动下,美国3月份企业破产数量跃升至三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经济衰退渐行渐近的一个迹象;标普全球市场财智报告称,3月份美国有71家企业申请破产保护,高于2月份的58家,是上年同期33家两倍多。也是自2020年7月新冠疫情初期74家以来的最高单月水平) 4/11.IMF:将2023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下调至2.8%,1月时预计2.9%。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相比今年1月预测也下调0.1个百分点。 4/8.義大利少子化衝擊,2022年出生數降至1861年來最低。義大利: 2021年有40.2萬名嬰兒出生,2022年只有39.3萬名,降幅約1.8% 4/7.美国3月非农新增就业23.6万人创2020年12月,27个月来最低纪录, 略高于预期23万,前值31.1万(上修为32.6万);时薪年增速低于预期: 平均时薪:年增4.2%,预期4.3%,前值4.6%,月增长0.3%,预期0.3%,前值0.2%。失业率3.5%,低于预期和前值3.6%(美联储5月利率决议前最后一份非农报告);芝商所FedWatch工具:美联储5月加息25基点概率升至近70%,公布前这一概率約50%。 4/6.数十年罕见衰退信号狂闪!最可靠指标又敲响警钟 只剩6个月? 截至本周三,3个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倒挂约155.8个基点,这意味着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远高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倒挂幅度非常严重。并且与2007-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乃至上世纪80年代末相比,当前两者的倒挂幅度都更为明显。通常研究人员认为,这是6-18个月后美国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最佳指标之一。 4/6.美国3月ADP就业人数增14.5万人,大幅低于预期21万人,前值24.2万人。数据公布后,美债走高,美元走弱下挫15点;现货黄金短线走高约5美元,报2028.59美元/盎司。 3/31被疫情“扭曲”的美国经济 疫情对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影响还未结束。美国消费者对商品的实际消费仍远高于疫情前的趋势(黑线),而对服务的实际消费低于疫情前趋势(蓝线)。(来源:Robin Brooks) 3/31.美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投票决定起诉特朗普 3/30.上周經調整後初領失業金人數 週增7千人至19.8 萬人,市場預期19.6萬人,為3周來首上升;上周續領失業金人數也攀升。 3/29.分析师说美股盈利创纪录 VS 经济学家说经济要衰退(尽管经历多次盈利预期下调,分析师依然认为美股下半年盈利将创纪录,与经济学家预计经济放缓间存巨大差距。而银行危机更加剧经济学家对衰退相信,彭博经济衰退概率模型显示美国在未来六个月内出现衰退的概率近100%。当然,盈利和经济的脱节,不仅因企业盈利是经济滞后指标,名义盈利和实际产出间还隔着一个通胀) 3/24.美国3月服务业和制造业PMI回升,服务业更强劲,但代价是通胀重燃(美3月服务业PMI初值53.8,高于2月50.6,并创下11个月来高位;制造业PMI初值49.3,高于2月47.3和市场预期47,创5个月来新高,但已经是连第五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 3/24.商业活动复苏强劲!欧元区3月服务业PMI创10个月来新高,而制造业增长乏力 3/24.美2月耐用品订单月增初值 -1%,低于市场预期0.2%,自2021年2月来最大降幅,但比前值-4.5%大幅回升。 3/16.美上周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创7月来最大降幅,很大程度抵消前周增长,因纽约州申请人数大跌。至3月11日一周中,首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减2万人至19.2万人。劳动力市场续保强势,就业人数增长强劲,仍有数百万个职位空缺,及失业率较低。 3/15.日企加薪幅度25年來最大 估平均漲2.85% 3/14.英国正经历“失落的十年”? 脱欧来,英国日子愈发难过。英经济在2015年至2025年间的表现将比日本1990年代“失落的十年”更糟糕。 3/6..BusinessKorea:今年1月韓國半導體部門庫存率達265.7%,創1997年3月來最高紀錄。當月該產業出貨指數銳減25.8%至71.7,而庫存指數跳漲28%至190.5。 3/8.受全球經濟放緩和中國農曆新年假期減進口衝擊,日本史上最大經常帳赤字:1月經常帳赤字高達1.98兆日元(約新台幣4356億元),比市場預期中值8184億日元多出2倍多。1月貿易逆差為3.18兆日元,是1996年有相關數據來最大逆差 3/5.美国经济的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直呼看不懂! 3/2.打脸劳工部火爆数据!原“美联储通讯社”:劳动力需求有降温迹象 2/28.受到海外需求下降對汽車和半導體設備等關鍵行業造成沉重打擊,日本1月份工廠產出月減4.6%,創8個月來最大跌幅。 2/27.韓央行:中國疫後經濟重啟 有望拉動韓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 2/26.负债累累的中年:美国30岁千禧一代成“千禧一贷” 2/24.消费支出疲软拖累四季度美国GDP下修2.9%至2.7%,三季度3.2% ,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全线升温(去年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低于最初预期,受到汽车和电器等耐用品购买量连三季降拖累,被视为潜在危险信号。当季PCE价格指数上涨3.7%,核心PCE通胀上涨4.3%,均较初值至少上修0.4个百分点。高利率之下,美国楼市走弱明显对经济增长造成拖累) 2/23.能源武器失效!俄油價格暴跌逾4成、出口雪崩 2/21.俄羅斯2022年GDP衰退2.1% 遠低預期,因出口大宗物資增加. 2/21.天然气价创一年半新低,助欧元区2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上升了1.7个百分点,至-19,尽管仍低于新冠疫情爆发前水平和长期平均水平,但创下一年来的最高纪录。 2/16.美国2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录得-24.3,远低于预期值-7.4和前值-8.9,为2020年5月以来新低。 2/10.衰退信号?美债收益率倒挂程度创1981年以来最深 本周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倒挂幅度进一步加深,创下了1980年代初以来之最。有不少担忧的声音认为,收益率曲线倒挂预示着经济阵痛将至。不过高盛认为,倒挂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高衰退几率或通胀正常化,而是来自较低的长期实际利率水平。高盛表示,投资者似乎固守着上个周期中长期经济停滞、自然利率处于低位的世界观,但本轮周期是不同的。 2/2.快遞需求低迷 聯邦快遞將裁10%主管職位 1/31.IMF公佈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計達2.9%,比去年10月預測的2.7%有所改善,從2022年的3.4%放緩, 主因是美和歐需求出現驚人彈性、能源成本下滑,及北京放棄嚴格的防疫限制後,中國經濟重新開放。 1/30.德國政府先前預期,德國經濟應會從今年春季開始好轉,日前更將2023年GDP預測展望從負成長0.4%上調至小幅增長0.2%。不料,去年Q4德國GDP意外收縮0.2%,比市場預期的0成長表現更糟,顯示德國經濟受能源飆漲衝擊恐比預期來的還要大 1/30.日本12月出口年增11.5%,創2022年來最低增速,而增長大幅放緩,主受往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出口額年減6.2%,出貨量出現7個月來首次降,隨著日對中出口下滑,引發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擔憂,而出口數量則下降24% 1/24.欧元区1月PMI表明:私部门经济在2023年初意外恢复增长,提振市场对于欧元区经济“软着陆”希望。 标普全球旗下IHS Markit公布:欧元区1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0.2,好于预期值49.8与前值49.3,也是6月来该指标首高于50%荣枯分水线;制造业PMI初值48.5,为连7月低于荣枯线,低于预期值48.8,高于前值47.8 ,虽欧元区制造业活动续萎缩,但收缩步伐进一步明显放缓;服务业50.7,为去年8月来首超荣枯线,高于预期值50.2和前值49.8,表服务业活动亦有所恢复。 1/20.Gartner:2023年全球IT支出可能僅年增2.4%,較前1次預測5.1%,大幅下修達4.5兆美元。 1/17.美国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1月环比大幅下降22个点至-32.9,这比市场最差的预期还要糟糕两倍。如果不看新冠疫情后的短暂经济活动停止,那么这一数据则是2009年3月,即金融危机最深重时期的最低值。 **1/17.报告:1%超级富豪赚走全球三分之二新增财富;乐施会呼吁,应对超级富豪征收75%或更高资本利得税 ,以达减缓和消除不平等的目的;最富有的1%积累大部分新财富,而他们交的税也可能只有1%,这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原因之一。1/16日,Oxfam International(慈善机构国际乐施会)报告:自2020年来,全球总共创造42万亿美元新财富,其中26万亿美元63%是由前1%超级富豪积累,其余99%全球人口仅赚得16万亿美元新财富) 1/12.世界銀行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自去年六月預測3%猛降至1.7%,警告全球可能陷入衰退,主因是通膨居高不下、利率上升、投資減少、烏俄戰爭、中國疫情干擾與房市疲軟。 1/10.世界银行大幅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增长1.7%,警告衰退风险 1/10.彭博:知情人士:高盛本週將啟動歷來規模最大一波裁員行動,以在經濟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削減成本,約有3208人準備捲鋪蓋走路,逾三分之一是來自核心交易和銀行部門,顯示裁員的範圍很廣…… 1/9.取代俄羅斯地位,挪威爆賺石油財富(挪威是世界第七大天然氣生產國 ,供應全球3%天然氣消費量;2020年: 挪威石油產量占全球石油產量2.3%,占能源產量87%出口,挪威不僅極富有,隨著取代俄成為歐洲最大能源供應來源,也變更富有;去年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為歐主要天然氣供應商 ,第三季利潤創紀錄達243億美元,遠超過2021年同期97.7億美元;挪威政府從石油銷售利潤:2022年近1130億歐元,預估2023年將增至1300歐元,是2021年五倍,日均產量430萬桶) 1/8.法國欲改革養老金制度 恐引發更多罷工事件(法政府有意將退休年齡從現今規定62歲提高到64~65歲) 1/8.裁員10%還不夠 Salesforce暗示:可能還有更多裁員 1/8.英國去年歷經鐵路工人、郵務士及護理師等三大罷工事件,英國投行估計,自去年 6 月來因罷工事件引發的混亂,英國經濟損失約 32 億英鎊,占同期 GDP 0.25% 1/7.美國12月ISM服務業指數為49.6,企業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雙雙下跌 1/7.12月非農新增就業數22.3萬,雖高於市場預期20萬人,不過是2020年12月來新低,且12月平均時薪增幅 0.3%,比經濟學家此前估計0.4%稍低,整體工資增幅從11月4.8%降至4.6%。市場預測有助聯準會放緩激進升息步伐。 1/7.科技圈最大裁员!亚马逊将裁减逾1.7万人 远超此前预期 此次裁员将在未来几周内完成。随顾客重新回实体店购物,网络商品需求开始下降,亚马逊还启动一项成本削减评估,砍掉无法盈利部门。 1/7.撐不住!麥當勞將裁員、重整業務 1/6.美家具巨頭發警示將破產 股價暴跌近30% 1/5.雲端軟體巨擘Salesforce宣布裁員10% 並關閉部分辦事處 1/5.小摩:中國解封可使澳洲GDP增加1% 1/5.连第三次超预期!美国11月职位空缺略月降5.4萬至1045.8万,但仍处强劲态势 (高于市场预期的1005万人,10月职位空缺数值从1033.4万人被修正为1051.2万人) 1/4.美国12月制造业PMI创2020年5月来终值新低,价格项指数至少创当年11月来新低(美国12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维持在初值46.2水平不变,创2020年5月来终值新低,价格输入分项指数终值降至55.6,创2020年7月份来新低;价格输出分项指数月降 ,创2020年11月份来新低) 1/3.逾2/3經濟學家估美2023衰退 Fed罪魁禍首 1/2.能源漲太兇!2022年貿易逆差達472億美元,創史新高(因全球經濟放緩,加去年下半年半導體庫存調整,晶片價疲軟,衝擊南韓半導體業出口,加俄烏戰使能源價飆使能源依賴進口的南韓,2022年進口額攀升18.9%至7312億美元,貿易逆差達472億美元,也是南韓自2008年來再現貿易逆差,規模更是1996年亞洲金融風暴前2倍以上) 23-1/2.估中國疫情將如森林大火延燒 IMF總裁:拖累全球經濟
++++++++++
22---12/30.高盛Jan Hatzius首經濟學家:十问2023年:美国会否衰退?通胀率会转负吗?美联储会降息吗? 1)美经济2023年进衰退吗?不会. 2)美消费者支出至少增长1%吗?1.5% 3)核心商品通胀会年減吗?是 4)美联储会降息吗?不会。 (高盛预计FOMC将在2,3,5月分别加息25基点,然后2023年剩余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维5-5.25%) 5)美政府债务上限是否会像2011年对2023年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会。 6~10): 美职位空缺会降至300万以下吗?會 职位空缺率从峰值降幅度是否会超过失业率从谷底上升幅度?会。 工资增长会放缓至少1百分点吗?会 密歇根大学一年期消费者通胀预期会跌破4%吗?会。 美国会会在2023年实施重大财政政策改革吗?不会。 (12/19.高盛Jan Hatzius:这次周期轮换有什不同?2023年,各国经济发展趋势不尽相同,美制造业不会暴跌,劳动力也将朝着正确方向调整,美经济不会陷入衰退,或将正增长约1%,考虑到高企能源价和火热的劳动力市场欧洲特别是英国危险) 12/27.DataTrek Research:投资者不应期望波动性下降前美股会出现牛市。只有美联储停止加息,及投资者们对明年企业盈利预期更有把握,波动性才会出现转折。 12/27.花旗:2023年全球衰退时间表: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低于1%,近全球衰退定义,通膨率会渐降,但平均仍保高水平;2023年初 天然气冲击很可能将欧元区和英国推入衰退;2023年下半,美联储紧缩政策累积影响很可能将美推入衰退;随美欧衰退,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也出现衰退,包括韩国、巴西、智利、墨西哥和俄罗斯。 12/25.中金:美国去库存与衰退压力有多大?(测算美国整体库存去化或在2023年三季度末(10月附近)回到长期中枢,但衰退会抑制消费,因此这可能也会反过来延长库存去化时间,加大增长压力。 12/24.市场不相信美国GDP上修,超预期又怎样?(美国上修Q3實際GDP,季增年率3.2%,高于上月估2.9%,显示美国经济仍具韧性;原超预期GDP再上修,但经济好消息并没点燃市场对美信心,因憂心货币政策续收紧,美股续调整,科技股权值较重纳指领跌逾2% ,道指和标500指跌逾1%;美元指拉升再走低,美原油期货结算跌1%。 12/23.美11月份耐用品订单月增初值-2.1%,低于市场预期跌1%。扣除国防核心耐用品订单显著下滑,初值約月降2.6%。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短线维104.50下方日内区间震荡。 12/22.特斯拉將實施新一輪裁員 並凍結招聘 12/21.中國疫情恐衝擊經濟 美日官員都示警(副財政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1名日本內閣府官員) 12/21.經濟衰退+升息衝擊,2023全球企業獲利成長受挫(Refinitiv: IBES:標普500指成分股獲利:2022年Q4預計將年減1.1%,是2020年Q3來,首單季下滑;全年:2022預估成長5.7%,2023預估成長放緩至4.7%. 12/21.加纳违约:全球经济续衰退,国家收入下滑,加息周期起動,偿债上升,终于不堪重负,成继斯里兰卡后又一个“破产”国。12月19日,加纳政府声明称将暂停支付欧元债券、商业定期贷款和大多数双边义务债务,称此举是一项临时紧急措施,有待与相关债权人达成进一步协议。 12/20.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HU :至美东当天16时21分,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达1.00001865億例,死亡累达108.8213萬例。两数据与24小时前相比,新增确诊68668例,新增死亡666例。 12/19.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Tom Orlik接受中媒《第一財經》專訪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是1990年代來,非危機時期中,經濟增長最緩慢的年份之1,而美國下半年經濟衰退可能性將近100%。 12/16.世界銀行私人投資部門15日表示,將為烏克蘭提供20億美元,一攬子援助計畫,以助因俄烏戰爭而受破壞得企業恢復力,同時為經濟重建做準備;俄烏戰爭對烏克蘭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的破壞及影響,並擾亂了私營部門,而私營部門此前佔烏克蘭GDP 的70%。國際金融公司預估,至少有 500 萬個工作崗位流失。世界銀行在 10 月份估計,重建烏克蘭將耗資3490億美元,但在發電廠和其他民用基礎設施遭到大規模破壞後,成本恐怕會大幅上升。 12/16.欧元区12月制造业PMI初值47.8 连六个月低于荣枯线(制造业、服务业PMI分别连续第6、5个月低于荣枯线,欧元区经济已经出现了自2013年以来最严重的收缩) 12/16英国:12月制造业PMI初值为44.7,创31个月新低;12月服务业PMI初值为50,创3个月新高。英国12月综合PMI初值为49,创3个月新高。英国12月制造业产出分项指数为43.9,创4个月新低。 12/16.美股逻辑彻底变:经济的坏消息不再是市场的好消息(随市场对衰退恐惧超过对通胀担忧,这一逻辑正发生逆转。周四疲软零售、制造业数据发布后,美股集体大跌,纳指收跌3.23%。投资者开始担心美联储过度紧缩,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市场尚未完全为衰退定价,美股尚未反映出衰退风险,明年难免大起大落、剧烈动荡。新现实:经济的坏消息就是市场的坏消息) 12/16.外需堪忧:美国11月零售、制造齐跌,进口更是崩了! 12/16.據統計,2022年930家科技公司共裁員14萬6407名員工,光11月裁員就超過5.1萬人,其中,Meta、推特和亞馬遜是有最多H-1B員工,但同時也是裁員幅最大科技公司。 12/14.台灣受全球景氣衝擊 台綜院估明年經濟成長僅2.51% 12/12.國際清算銀行:2023年美國可避開衰退隱憂 12/11.馬斯克警告:若Fed再升息 將加劇美國經濟衰退 12/12.Fed報告:美家庭財富Q3末降至143.3兆美元,季降4000億美元,若與去年底150.1兆美元比,則蒸發6.8兆美元;Fed是從儲蓄和股票等資產總和中,減持總債務計算出淨資產;上季美股市值減1.9兆美元,有史來最糟表現紀錄;美家庭財富縮水部分原因是股市暴跌所致。美國家庭現金儲蓄約持平,維18.4兆美元水平,不過,上季家庭債務總額年增6.3%至18.8 兆美元,信用卡借貸和汽車貸款快速增長,推動消費信貸增長7%。 中國最愛這種捧中論 12/7.高盛Jan Hatzius领导团队2075年世界预测报告,认为未来五十年世界人口增速将减至近零,届时2050年世界上最大五经济体将是中、美、印度、印尼和德。高盛提四大主题:1.全球人口增速放缓拖累经济增长,2.新兴市场超越发达国家,中国成第一大经济体;3.未来十年美国由盛转衰,4.全球不平等减少,但局部不平等将增强; 12/7.暂时躲过衰退!欧元区三季度GDP月增终值上修至0.3%今年增终值上修至2.3%,德经济增速也被上修。 12/6.消费品也撑不住了?百事可乐总部宣布裁员数百人 12/6.美国11月ISM非制造业指数意外上升至56.5,(预期53.3,10月前值54.4),其中商业活动增幅创2021年3月份来最大,与上周公布ISM制造业和同日公布Markit服务业形成反差。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综合PMI终值均创8月来新低,也均连五月萎缩。 12/6.信貸評級機構惠譽Fitch再下修2023年全球GDP成長預測1.7%至1.4%,將中國預期從4.5%降至4.1% ,美國0.5%降至0.2%,主因各國央行加大升息力道,及房產市場前景惡化;對歐元區預測不減反增,從0.1%升至0.2%,雖升息仍可能抑制需求,但歐天然氣危機已大程度獲緩解) 12/1.日、德2030年恐被反超 印度成世界第3大經濟體 122.美国11月ISM和Markit制造业指数均陷入萎缩,创2020年5月份来新低。其中,ISM制造业指数49,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47.7。11月制造业报告是全球经济走向衰退又一有力证据 12/2.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口新增26.3万人,远高于预期20万人,前值26.1万人;失业率维3.7%,与预期和前值一致,近50年低点;过去几月失业率续波动,10月份意外上升至3.7%; 11月薪资猛增,平均每小时工资环比增0.6%,超市场预期0.3%,前值修正值0.5%,年增5.1%,超市场预期4.6 %,10月份修正值5.6%;劳动参与率小跌,11月数据微跌至62.1%,不及市场预期62.3%,前值62.2%. 12/3.今年华尔街要“大降薪”了,高盛预计砍10% 12/2.為降低成本、精簡管理 滙豐銀全球高管將砍15% 12/1.美聯準會11/30褐皮書:指通貨膨脹有所緩解,而自上次發表褐皮書的10月來,美國經濟活動呈現持平或小幅增長,低於前溫和平均成長步伐。顯示和2022年初相比,聯準會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看法,變更加悲觀。 12/1.縮減營運成本 CNN展開裁員行動 11/30.今年美國科技業裁員人數已接近2007年金融危機時期經濟蕭條的水平,不過尚未達到2000年初網路泡沫時期的衰退程度。 11/29..标普全球首席经济学家Beth Ann Bovino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尽管今年经济增长势头一定程度保护了美国经济,但一场与1969-1970年相似的衰退即将出现,同时预测2023年美国GDP将下降0.8%。 11/23.欧元区11月制造业PMI初值 47.3 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 11/17.西方制裁衝擊 俄羅斯第3季GDP萎縮4%陷入經濟衰退 11/17.欧央行再发警告: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11/17.日本10月:進口年增53.5% 連21月增長,出口年增25.3%連第 20個月增長,出口相形見絀,月貿易逆差達2.16兆日圓約4820億新台幣,創同期新高,進一步打壓日圓,增生活及原料進口成本,生活成本壓力加劇。 11/15.亞馬遜跟上裁員潮 傳本週大砍1萬名員工 11/14.全球PMI持續惡化 IMF:經濟前景比之前還慘淡 11/11.百年来最长衰退更近一步? 英国Q3 GDP:-0.2%,较前值大放缓,好於经济学家预期-0.5%,2021 来首转负,预示一场长期衰退将开始。 11/8.美国这波衰退,最先倒下的是中产,白領裁員潮 11/8.美國期中選舉在即 馬斯克呼籲選民票投共和黨 11/6.美中期选举:结果前瞻与市场 11/5.失业率回升了,加息也到尾声 ?(重申假若失业率连续3月回升,美联储就有望结束加息观点。目前失业率触底迹象明显,已处加息尾声。可见,美元已处顶部、美债配置价值凸显、美股亦近左侧拐点。除非流动性危机爆发,否则海外因素对国内资产也不再形成明显约束) 11/4.通膨壓力大!美購物節銷售額增長恐低於前2年 11/4.網路叫車平台Lyft將裁員13%近700名員工 11/4.美10月非農就業激增26.1萬人,預期20萬人,失業率升0.2%至3.7%,預期3.6%,失業達610萬人(「非農」指除農業外就業數,約於是美製造業,營建業和服務業就業人數,涵蓋美國9成以上就業人口) 11/4.通膨+日圓疲軟 日第3季GDP恐放緩至1.1%,遠低於第2季3.5% 11/2.美9月职位空缺意外创今年第二大增幅,美联储加息预期大幅升温,股價大跌(全美9月份空缺职位数量从8月修正值月增43.7万至1071.7万,创今年来第二大增幅,即3月增51万空缺职位来最大增幅,预期约980万,美国9月份职位空缺出人意料地上升,突显出劳动力市场续紧张及工资面临续上行压力风险,数据公布后,市场对美联储“终端利率”预期大幅回升至5.06%,随后二季度降息预期也大幅回撤;12月续加息75基点,和明年2月加息25基点预期显著走高;分行业看,9月全美职位空缺:增幅:最大是住宿和餐饮服务业增21.5万个;医疗保健和社会救助行业,增11.5万个;交通、仓储和公用事业行业,增11.1万个;降幅:最大是批发销售业,减10.4万个;金融和保险业紧随其后,减8.3万个) 11/2.美9月份职位空缺出人意料地上升,突显出劳动力市场持续紧张及工资面临持续上行压力的风险。市场对美联储“终端利率”的预期大幅回升至5.06%,随后二季度降息预期也大幅回撤;11月加息75基点预期“板上钉钉”,12月续加息75基点 和明年2月加息25基点预期显著走高. 11/2.IHS Markit: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终值较初值46.6下修至46.4,低于预期46.6并较9月48.4再下滑,连四个月低于荣枯线,刷新自2020年5月来29个月新低。 11/1.美国经济正在向衰退边缘滑落。美国10月ISM和Markit制造业PMI均近停滞。其中,ISM制造业PMI降至50.2,创2020年5月来新低;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0.4,创2020年6月来新低。50为荣枯分界线。 10/28.美Q3GDP:衰退式增长,季增首转正,主因净出口对经济贡献度提升 ,政府支出贡献由负转正;个人消费增速边际放缓,但仍保正增,私人投资负增缩窄;预计Q4美经济增长将保持韧性下滑态势,短期内不陷衰退,但实现经济软着陆难度较高;经济放缓是美联储乐见结果,因此短期仍将保较快紧缩节奏,即"政策转向节点还未到”。 10/28.受私人消费支出的推动,德国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1.2%,均超出市场预期。但分析认为,由于能源危机等不利因素并未消除,德国经济依然有可能陷入衰退。德国政府也预测,明年经济将萎缩0.4%。 10/26.美期中選舉共和黨若勝出 對中與對烏政策料不變 10/26.美总统拜登25日接种针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加强针,并警告美国入冬后疫情或将恶化。 10/25.欧洲经济下滑比预期更差,德国带头俯冲衰退(能源危机、通胀高烧、消费走弱连环打击下,欧洲经济正滑向衰退,"在欧元区,一切都指向衰退。"而该地区最大经济体德更是带头俯冲。欧元区10月PMI初值滑至47.1,预期47.6,为2020年11月来最低,也是连第四月低于荣枯50,创23个月新低;IHS Markit: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初值由9月48.4降至46.6,预期47.9,创29个月新低) 10/24.经济衰退信号重现!美国10月制造业PMI两年来首破枯荣线,服务业第四个月萎缩(美10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49.9,创2020年6月份来新低;服务业PMI初值46.6,不及预期和前值,连四月萎缩;综合PMI初值47.3,也不及预期和前值,凸显美经济第四季度收缩风险加剧) 10/25.高盛、摩根大通CEO齐声警告: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10/24.马斯克:全球经济衰退将持续到2024年春天 10/20.高盛CEO、貝佐斯:美國經濟不樂觀 10/19.澳洲高官:中國仍是重要貿易夥伴 市場過度集中有風險 我在年初就引找出2008年預警金融風暴舊文,預警利率倒掛是股市崩盤與經濟衰退先兆,現在才慢十個月跟上? 10/19.美經濟衰退警鈴響起BMO策略師,這項指標2年與10年期公債利差倒掛,恐在數月內達雷根時代41年來最糟,預警恐經濟衰退, 10/18.惠譽:美國經濟 明年春進入1990年式溫和衰退 裁員 10/19高盛CEOSolomon:美经济衰退可能性很大,现在是时候谨慎了,季財報:净营收119.8亿美元年減12%,盈利30.7亿美元年減43%,並宣布大規模重組(即裁員;投资者需意识到未来挑战,在通胀更加根深蒂固、增长放缓环境中,资产升值将更加艰难,能源和移民等领域的公共政策对于美国能多好地应对挑战至关重要,对美国接下来经济悲观态度,与此前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吻合,Dimon上周多次表态,称美国可能未来6到9个月内陷入衰退,美联储不可能“软着陆”,他甚指出,英养老金差点暴雷不是终点,未来将有更多黑天鹅事件) 10/18.科技巨头裁员潮!微软宣布将裁员不超过1000人,微软之前,Twitter、Netflix、Uber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在调整招聘计划,以应对增长放缓和其他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媒体称,Facebook母公司Meta也面临着增长停滞和竞争加剧,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削减至少10%的开支,其中也包括了裁员。 10/15.悲觀情緒濃厚!華爾街CEO看衰美國經濟(17.拜登否認強勢美元拖累全球經濟;15.世銀總裁:全球經濟逼近衰退 窮國臨嚴重打擊;11.IMF再下修全球經濟成長至3.2% 2001年來最疲弱) 10/14.本周第二次警告!摩根大通CEO戴蒙13日說:美国可能未来6到9个月衰退 美联储不可能“软着陆” (“直觉”告诉他,美联储加息会让利率高于经济学家预测4%至4.5%,因高通胀持续。10日戴蒙说,美未来6至9个月可能进入某种程度衰退,并预计标普500可能较目前水平跌20%) ***10/9.Hartnett在最新报告:预测美国衰退,利率倒掛預測“百发百中” ,当前5年-10年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已预测美国衰退,这指标总是对(过去13次倒挂,随后都发生美国经济衰退);投资者唯一问题是明年美经济是硬還是軟着陆?Hartnett认為:硬着陆,且将带来政策恐慌性反应,美股那时才会真正见底 10/8.移民大量湧入瀕臨崩潰 紐約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10/8.经济数据好消息再成坏消息,美股債大跌,美债收益率涨(美9月非农就业新增26.3万人,预期25.5万人,前值31.5万人;9月失业率3.5 %,低于预期3.7%,前值3.7%;平均时薪稳步上升,9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年增5%预期增5.1%,前值增5.2%(10/6. 美联储政策或难扭转,美9月ADP就业增20.8万人高于市场预期增20万人和修正后前值18.5万人) 10/5.坏消息再成好消息,标普两日涨幅逾两年最大,美债收益率近两周低位,热门中概跑赢,推特涨超22%(美8月职位空缺数逊于预期约110万个,较前值降10%至14个月新低,裁员人数微涨,暗示劳动力市场开始降温,缓解美联储暴力加息压力,美债收益率加速跳水至日低。法央行长称“明年应放缓加息步伐”,澳洲加息幅度逊于预期,均释鸽派信号。欧美股市齐创两周新高,标普两日涨5.7%幅度为2020年4月来最大,瑞士信贷美股涨超12%。美元两周新低。OPEC+大幅减产在即,油价涨超3%两周新高) 10/5.8月美国职位空缺降至1010万,为2021年6月来低点。约110万个职位空缺下降是自2020年4月来最大降幅,与劳动力需求放缓一致,反映美国消费模式转变、利率迅速上升带来冲击和经济前景黯淡。 10/5.美国9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6.7,高于市场预期56,但略低于前值56.9。商业活动和新订单下滑,价格指数五连降,但就业指数有增加,整体处于扩张区间。 10/4.大幅不及预期!美国9月ISM制造业指数创近两年半新低,接近完全停滞 10/3.通膨加貶值 日本Q3商業情緒惡化(9/30.連漲3個月!日本8月工業生產指數增2.7%超預期) 9/30.衰退担忧重燃 欧美股债双杀重演 纳指一度跌近4% 人民币再度盘中涨超千点 9/30.全球經濟風險飆升 薩默斯:如2008年金融風暴前夕 9/29.美国二季度GDP增速终值 -0.6% 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 9/29.至9/24日當週,初領失業金人數減1.6萬人,經季節調整後總人數 19.3萬人,創今年4月來最低水平,申請失業金人數也是自5月初以來首次低於20萬。股價大跌…… 9/29.通膨和烏俄衝突影響,NDR: Ned Davis Research模型數據: 98%機率會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先前如此高機率年份:2020年疫情和2008至2009年次貸全球金融海嘯。 9/29.世銀警告全球停滯性通膨風險 歐洲恐率先衰退 9/29.標普全球:歐洲信用風險上升英國今年從本季開始已陷入經濟衰退 ,並預測英國2022年GDP年成長率3.3%,2023年收縮至0.4%。 9/26.運輸股下跌 經濟學家估年底將出現全球衰退 9/26.德商业景气指数创28月新低 所有行业企业信心都在恶化,9月IFO商业景气指数从8月88.6大滑至84.3,为连第4个月下降,且为2020年5月来最低水平。 9/23.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新加坡已超越香港成為亞洲最大金融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第3大金融中心,由於嚴格的新冠限制和人才外流,導致香港下滑至第4位,而舊金山則上升2位,進入前5名。 9/23.若通膨得不到控制 IMF總裁看壞2023年經濟 9/23.欧元区PMI创20个月新低,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最大经济体德国萎缩加剧 9/22.能源危机重创情绪,欧元区9月消费者信心创历史新低(初值降至-28.8,创史新低,不及预期-25.5,8月前值-25) 9/21.亞銀:中國經濟成長 30年來首度落後亞洲開發中經濟體
9/18.高盛對預估美2023年GDP 調降至1.1%
9/18.世界銀行警告,全球各國央行同步大幅升息可能造成2023年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9/17.美銀Michael Hartnett警告稱,通膨衝擊尚未結束,美股熊市最晚10月中觸底,美股將進一步下跌至3020點,(本週已經暴跌6%以上)
9/16.業績走疲 聯邦快遞撤財測股價暴跌2成 美股急挫
9/16.業績走疲 聯邦快遞撤財測股價暴跌2成(联邦快递CEO直接警告称,“我们正在进入全球衰退,公司这些数据不是很好预兆”,全球货运量下降公司财年一季度(6至8月)业绩“令人非常失望”,还称全球货运量8月疲软加速,影响非常深远:“这是因我们反映了其他所有人的业务,尤其是世界上高价值经济体。”)
9/14.进口成本飙升!受日元贬值推高进口商品价影响,日本8月贸易逆差再创新高,连13个月贸易逆差。
9/14.本世纪末欧盟老龄化人口将超30%达65岁或以上。去年欧盟的抚养比32(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中就有32名老年人)。2100年,将增到57。 9/13.德国智库IFO已经警告称,近期电力和天然气价格的飙升正在对德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并导致德国明年GDP下降0.3%,与6月预计的增长3.7%相差甚远。 9/13.亚洲新兴市场风暴将至?外汇储备正急剧枯竭,为2008年来最低水平
9/11.“软着陆”预期大增?美国股债重新“相信美联储”(衡量通胀预期的美债盈亏平衡利率(尤其是短端利率)大幅下行,其中2年期美债的盈亏平衡利率已降至2021年1月来的最低水平,五年盈亏平衡通胀率已从3月份3.76%峰值回落至目前2.6%以下)
9/8.通膨飆升及能源價格高漲,憂英經濟可能陷衰退,英鎊兌美元今天貶至1.1406美元,1985年來新低。 (9/6.英镑暴跌、通胀暴涨、赤字失控、央行紧缩,英国正面临一场“东南亚金融危机”)
9/7.封城停不了 野村再砍中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
9/7.美国8月ISM服务业指数意外升至56.9四个月新高,是连跌三个月后第二月涨,推升美元指数再创二十年新高,美债收益率普遍两位数大幅上涨。
9/7.日本人为何不愿生了?高盛:钱才是最大问题!
9/6.日本經濟漸恢復 7月家庭支出增3.4%(2人或以上家庭的平均月支出為28萬5313日圓(約新台幣5.9萬),連第2個月增加,但仍低於2019年7月疫情發生前水平)
9/6.俄:对欧断气将持续到西方“制裁”结束(9/6.欧股盘中大跌 欧元再创二十年最低 盘中原油涨超4% 欧天然气跳涨35%收涨逾10%;9/6.能源危機加劇 歐各國補助因應;9/6.俄內部報告:經濟恐臨更長更嚴重衰退)
9/6.芬蘭警告「能源業雷曼兄弟」危機的時刻來臨,挪威能源商Equinor ASA警告,歐洲能源交易面臨崩潰風險,除非各國政府擴大流動性以支付至少1.5兆美元追加保證金,否則歐洲能源交易風險將陷入停滯、交易面臨崩潰的風險。幾十年來最大能源危機,是在價格劇烈波動的情況下吸收資金以保證交易。
9/6.中印的死亡交 9/6.美国衰退风险预警图,七大信号全部亮红灯 预警系统显示明年2月左右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衰退时间可能会持续约两年。
9/5.人民幣狂貶 恐拖累新興市場貨幣走勢
9/5.“劫富济贫”!德国将向能源集团征收暴利税,以资助65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
9/5.俄續關閉北溪1號,歐能源危機升級,引發歐股走跌,歐元重貶。
9/3.美就業市場放緩 降低聯準會升息3碼情緒(非農就業增加人數:8月31萬5千個,7月份52萬6千個。至8月,就業人口已連增20個月)
9/2.克宮前經濟顧問:普廷下台後 俄像打類固醇的北韓
9/2.德國受天然氣飆漲影響 經濟引擎失靈
9/2.返校季到來 英國400萬戶家庭被迫買二手貨

8/31.李迅雷:全球经济进入“比烂时代”,看谁更烂熬不住,中国更需独善其身(中在全球GDP份额从60年前3%提高到18%,美则从60年前39%降到24%,二者从原互补关系渐变为竞争,导致贸易战、金融战等冲突不断,也影响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引发通胀;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节奏很难放缓,美国未必衰退,欧洲更值得担忧;如果整体经济都比爛往下走,那么就有理由相信大宗商品这轮上升周期基本近尾声,接下来会缓慢回落)
8/30.日本2022年上半年新生儿38万人 创22年来最低纪录
8/25.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修至 -0.6%,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8/24.衰退警钟再度敲响!美国7月耐用品订单环比意外0增长
8/23.小摩:經濟衰退危險已超過通膨風險
8/23.经济恶化显著!美8月Markit制造业、服务业、综合PMI续创两年多新低
8/23.PMI跌破荣枯线 日经济复苏“失速”(日8月PMI为48.9,前值50.2,为去年1月来最慢扩张速度;服务业PMI为49.2,前值50.3,为2月份来最低水平,跌破50荣枯分水岭) 制造业PMI为51,低于7月份的52.1,为去年1月以来最慢的扩张速度。 8/23.欧元区PMI创18个月新低,连两月低于枯荣线,德法两大经济体陷萎缩(欧元区8月综合PMI初值49.2,高于预期49,低于前值49.9,创18个月新低,服务业PMI初值50.2,低于预期50.5及前值51.2,创17个月新低) 8/23.經濟衰退已不遠?歐元區8月PMI:7月49.9跌至8月49.2,連2月下滑
8/20.速度空前!今年美企就業回流為10年前50倍
8/20.普華永道:一半美企計畫裁員 52%已凍結招聘
8/19.8月“-44!” ,7月份-41,英国消费信心创近50年新低
8/17.德國智庫「經濟研究院」IFO報告:中國若脫鉤西方 GDP恐減2.27%,遠高於德國的0.76%,歐盟(不含德)0.49%與美國0.48%, 德國做為出口大國,若想調整商業模式,「一個更具希望的選擇是與美國等志同道合的國家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和自由貿易協定,這應該是德國和歐洲經濟政策的目標」,「企業與其在沒有好理由下斷絕與重要貿易夥伴的關係,不如額外增加從其他國家的採購力度,以降低對特定市場與專制政權的片面且關鍵的依賴。」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34879
8/19.中國經濟超車美國?美前財長:將重演日俄失敗
8/15.彭博:中國工廠訂單萎縮 全球前景黯淡
8/13.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下滑4%,分析师预期为下滑4.7%。
8/12.衰退真來!英GDP:Q2季減0.1%(Q1:0.8%,分析師預期0.3%)
8/11.新加坡将2022年GDP增长预期从前3%-5%下调至3%-4%。政府官员表示,通胀前景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Q3将是观察这些压力关键期。
8/3.德国第二大银行警告:一旦断气,德国将重现2008年式经济危机
8/1.油价飙升大赢家!沙特二季度经济增长11.8%,续创2011年来最快增速
7/29.GDP连降后耶伦仍重申美国未衰退,要抑通胀,经济放缓是必需
7/29.欧元区二季度GDP意外提速,季增长0.7%,预期值0.2%,前值0.6%。德国经济陷入停滞
7/28.中金:美经济列车向衰退驶去;美二季度GDP季增折舊率-0.9% ,为连第二季季增為负。分项看,二季度居民商品消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库存均走弱,合计拖累GDP约4.3个百分点
7/25.中國經濟放緩、需求下降,波及主要出口國,造成德國、南韓對中國出現罕見的貿易逆差。
7/20.福特血腥大裁员来了!未来几周减员多达8000人(6/30.瑞士製藥巨頭Novartis 全球將裁員8000人;6/10.巨头们开始过冬?英特尔重新调整短期支出计划 PC芯片部门冻结招聘;)
7/18.Big Bang 2.0?伦敦要重建金融中心 7/17.6月消費支出增1%美經濟露曙光
7/15.美国6月零售销售好于预期 月增重新转正 (6月零售销售月增1%,好于市场预期0.9%,创3月来最佳;5月数据上修至-0.1%。扣汽车和汽油外零售销售月升0.7%,市场预期0.1%)
7/8.德5月份出现10亿欧元的月度贸易逆差,30年来首现月度贸易逆差,很多国贸易逆差,贸易逆差各國:法60亿欧元,日178亿美元,韩17亿美元,美855亿美元,印度242亿美元,越南17.3亿美元;貿易順差:资源国居多,澳大利亚、俄、巴西、印尼和中东国,近都赚翻。
7/8.瑞士信貸首席美股策略師Jonathan Golub:美6月就業成長可能放緩失業率維3.6%
7/8.美国6月非农就业新增37.2万,远超预期26.8万人,稍逊于5月39万人。不仅是非农增长连三次超预期,且是自今年2月来超预期最大一次。失業率維3.6%...
7/7.IMF總裁:不排除全球經濟明年陷入衰退可能性
7/3.美國第2季GDP萎縮2.1% 經濟已落入衰退
7/1.美国6月ISM制造业指数53,显著不及预期的54.5,5月数值为56.1。50为荣枯分界线。 创两年新低,新订单和就业指数均陷入萎缩
7/1.担忧衰退能源重挫!油价跌超4%,美天然气暴跌16%(布油跌幅一度超3.5%,跌破110美元,WTI原油一度跌超4%)
6/30.美國6月份消費者信心 降至2021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 6/30.全球經濟衰退擔憂 金屬出現2008年以來最差單季表現
6/29.美国一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下修至-1.6% 二季度前景也不乐观(较5月份公布第二次预估下调0.1百分点,2021年Q4季增6.9%)
6/28.关注美国零售业“库存过剩”:包括家具、家居用品和电器、建筑材料和园艺设备,及“其他一般商品”(其中包括沃尔玛和塔吉特)类别零售商的库存销售比出现创记录飙升。
6/28.消费者信心指数从5月103.2跌至6月98.7,连第二月下降,2021年2月来最低.
6/23.两大经济“火车头”失速!欧洲陷入衰退边缘,英国出现停滞迹象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2837
6/23.又一经济指标崩!美制造业PMI跌至两年新低 需求显著恶化(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4,创23个月新低,并大幅低于预期的56,5月为57;制造业产出指初值由5月55.2降至49.6,新冠疫情爆发两年来首跌破荣枯50。
6/21.为缓和通胀冲击,新加坡财政发力,推出11亿美元一揽子计划为保护低收入家庭免受生活成本飙升的影响,新加坡加入全球财政政策制定者的行列.
6/16.華爾街老將美資深投資者兼比特幣多頭的Mike Novogratz:警告:美國經濟將進入「迅速衰退
6/16.韓國下修2022年經濟成長率預期 3.1%下修至2.6%,通脹率則從2.2%大幅上調至4.7%
6/16.美聯準會大幅升息 WSJ示警:經濟恐過度降溫
6/16.日本5月貿易逆差達2.3兆日圓 創歷史次高
6/13.科技股暴跌只是“前菜”,零售业“寒冬”更惨,美股下跌恐远未结束
6/13.全球经济“金丝雀”报警:韩国6月上旬出口萎缩12.7%
6/11.美消費信心創44年低點 美銀投資長Michael Hartnett:美已落入技術性衰退
6/11.化妝品巨頭露華濃傳聲請破產 股價1天暴跌53%
6/10.金融時報:歐經濟未來數月將遭遇災難,世界需採緊急措施以避徹底墮通膨深淵,應提高利率
6/10.能源物資飆漲 韓國2年來首度經常帳逆差
6/8.世銀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估至2.9% 示警恐面臨停滯性通(6/8.俄烏戰、中國清零 OECD調降今年經濟成長預測)
6/6.德制裁俄氣 恐讓德納稅人和天然氣用戶每年多花50億歐元(俄入侵烏,德5月接管Gazprom GermaniaGG,原俄天然氣公司的德公司,作反擊,俄停向GG供應;迫使作為GG公司受託人德聯邦能源局須在市場採購替代天然氣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50637
6/4.非农報告美联储加息前景强化 科技股领美股落 將裁員特斯拉跌超9% 原油连涨六周(6/4.非农就業數較4月緩仍優預期:美经济还没降温到能让通胀向联储目标回落地步 美联储未来两次加息50基点无碍) 6/2.美国4月职位空缺数创疫情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大辞职潮依然汹涌 6/1.美国5月ISM制造业就业分项萎缩,价格分项仍处高位,美股大幅回落(受益于订单和产出加快,美国5月ISM制造业指数好于预期,较4月改善,4月该数据意外创2020年9月来新低)。 5/31.KIET:進口成本飆漲 預測韓出口預計增長9.2%,進口則是增長17%,貿易逆差將來到158億美元創26年來新高 經濟成長率為2.6%。 5/27.馬斯克談經濟衰退是好事:「據過往經驗,(經濟衰退)約12到18個月,本質上為負現金流公司(如價值破壞者)消失,他們才會停止消耗資源」「這實際上是件好事,給傻子們撒錢已很長一段時間,一些破產是須發生」「疫情居家辦公讓一些人覺得自己實際上不需要努力工作。該醒醒了!」 5/28.消费者依赖储蓄抵消通胀影响,美国储蓄率从3月下调后5%下滑至4.4%,跌至雷曼来最低 5/26.世銀總裁:俄烏戰爭恐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5/25.高盛:疫情对服务业冲击还将持续很久 5/24.駁美經濟走衰 拜登︰續提刺激政策 5/24.5月数据全线下滑,滞胀阴霾笼罩全球(从美英到欧元区再到澳,PMI数据悉数下滑,住房市增长放缓,零售股财报爆雷,小企业“亮起红灯”) 5/23.衰退前奏?“金丝雀”拉响警报:韩国出口开始降 5/22.美衰退疑慮 民生消費股大跌 5/20.富國銀行估美國年底出現衰退 下調經濟成長預期 5/19.从17.6暴跌至2.6!美国费城制造业指数崩了,“衰退阴霾”加剧 5/18.通胀猛如虎!美国第二大零售百货集团业绩“爆雷” 股价开盘大跌25% 5/16.欧盟预计今明年通胀将飙升至6.1%和2.7%(此前预测3.5%和1.7%) 5/16.高盛前CEO布兰克费恩:美国衰退风险“非常非常高”,企业和消费者要准备好 5/15.經濟衰退4大跡象 美國戒慎恐懼 1)美國聯準會展開逐步升息的腳步;2).股市大幅全面拋售,極度恐懼是今年華爾街的主要情緒;3).股市跌時,投資人通常轉買債債市漲,這次美國債反而出現拋售,股債市俱跌;4).政治加重全球經濟情勢混亂,俄侵烏與中國封城清零,導致供應鏈中斷,能源價飆升。 5/13.美国5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意外大跌,刷新2011年来,十年多新低 5/11.日本國家長期債務首超1千兆日圓 連18年增加 5/7.美4月非农就业人口增42.8万人,市场预期38万人,增幅创2021年9月来最小。4月失业率3.6%维持低位不变,市场预期3.5%,前值3.6%,整体数据与2020年2月疫情前水平基本持平;薪资环比增幅创近13个月新低。整体而言,美就业市场目前足够强劲,足以让美联储坚持目前紧缩路线。 5/6.欧洲消费三月暴跌,通胀与战争双重打击显现(5/6.國外訂單大減,德3月工業產值下降4.6%;5/5.德国3月工厂订单暴跌月減4.7%!欧央行官员警告:欧洲经济已经陷入停滞) 5/ 6.劳动力成本飙升!美国生产率创1947年以来最大降幅 5/4.德警告:禁運俄油將損害歐洲經濟 5/2.美国4月ISM制造业PMI55.4,显著不及预期57.6,3月前值57.1,创2020年9月来新低,就业低迷,价格压力未缓解 4/29.中國封城、俄羅斯侵烏、印尼禁出口棕櫚油夾擊 南韓政府產業急開會 4/28.意外萎缩!美一季度GDP年化季減1.4%,低于市场预期:增长1%,也远低于前季增长6.9%,2020年年中来首转(负贸易失衡與通胀加剧,供应链中断,淨出口和库存為主因) 4/26.又要撒钱了!日本计划支出6.万亿元,缓解通胀影响 由梅大媽領導的白痴們,集體犯下德國經濟被普丁當脅迫的賭注!還集體自我催眠可將德歐經濟交普丁手上安全,還想再犯第二錯! 4/22.二戰以來最慘!德央行哭訴 斷俄氣GDP折損5%,約1800億歐元 4/19.俄烏戰爭衝擊 世銀下調全球經昂濟成長預測至3.2% 4/19.IMF下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4.4%至3.6%,台灣下修0.1個百分點至3.2%. 4/13.美国经济增长岌岌可危!先行指标卡车销量暴跌 4/6.无解的全球债务:今年全球政府债务将增至71万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3/29.日擬推1.23兆援助計畫 抗通膨,救家庭 3/27.拜登擬對億萬富豪徵收20%最低所得稅 3/26.「有風險但必要」法國擬延後退休年齡至65歲 3/18日本福島7.4強震 東北地區多廠逐步復工 3/17.世銀:烏克蘭戰爭恐致糧食短缺 影響貿易復甦 2/24.創歷史新高!2021年全球債務達至303兆美元(8453兆元) 2/18.野村羅伯特·蘇巴拉曼今:因南韓出口放緩,內需低迷等原因,2022年南韓經濟成長可能只有2.1%,遠低央行所預期3% 2/16.南韓1月新增就業人口113.5萬,創近22年來新高,失業人口114.3萬人年減42.7萬人,減幅創下2000年8月來的新高;失業率年降1.6bp達4.1% 2/15.南韓元月汽車出口約17.97萬輛( 年降6.4%),出口金額超過40億美元,創7年半新高;產量降13%至約27.1萬台(因汽車晶片短缺) 電動汽車和氫動力車等出口貨量飆升近37%,超過4.48萬輛,創有紀錄來1月份最高數字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30688 2/13.美國債務飆升 馬斯克警告須付出代價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28376 2/9.美国去年贸易赤字860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454 1/25.拜登好慘!民調:60%美國人不支持連任、施政滿意度僅47%,72%認為美國步入歧途 1/24.Omicron影响强大!美国1月服务业PMI濒临陷入收缩,创18个月新低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0560 1/20.美国失业人数飙升:上周首申人数28.6万人 创2021年10月来新高 (远超出预期22.5万人,前值23.0万) 1/19.102位富豪連署:向我們課稅 縮小貧富差距 1/15.BNT疫苗大賣 貢獻德國經濟成長近1/5 (160億至17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5300億元營收;預估今年這款疫苗營收達130億歐元至170億歐元)(12/31.中國科興疫苗大賣25億劑 上半年營收110億美元暴增162倍) 1/14.美国12月零售销售月跌1.9% 远逊于市场预期,创去年2月来新低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49756 11/6.美11月有453萬辭職不幹 創新高,職缺率為6.6%,但仍高於先前的4.5%,每1個失業工人,約1.5個工作機會(1/5.Omicron疫情重創勞動市場 美11月離職人數創新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