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央爸利率QE貨幣資金美日元恐慌逼政策24~25

24~25.央爸降息潮(美英歐加中等降息,日俄升息)
++++++++++++++
4/8.高盛分析師Lindsay Matcham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如果信用利差持續擴大,加上債券市場開始反映經濟衰退的預期,聯準會可能被迫介入,特別是高收益債的利差擴大至500個基點,鮑爾就可能會改變目前的政策立場,這類似於他在2018年的做法。據BlockBeats報導,鮑爾在上週五(4日)的立場相對強硬,主因在於,近期股市暴跌被視為事件驅動,而非農就業數據依舊保持強勁。此外,由於關稅可能在未來推高通膨,鮑爾對於過早採取政策行動,抱持著謹慎態度。 高收益債的信用利差上週已達454個基點,逼近500個基點的關鍵門檻。 4/4.美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今指出,總統川普推出關稅措施,增失業率攀升風險,且可能導致通膨上升,造成經濟成長放緩。他還說,改變美國貨幣政策仍「為時過早」 3/26.美国家庭长期通胀预期已攀升至1993年来最高。芝加哥联储主席Goolsbee指出,一旦市场长期通胀预期也开启上升态势,这无疑将是一个“重大危险信号”。特朗普推行的关税政策又带来新变数,美联储下次降息可能需比预期更长时间。 3/26.美國總統川普去年12月提名支持加密貨幣的顧問公司Patomak Partners執行長艾特金斯為新任SEC主席,負責監管規模達120兆美元的美國資本市場。 3/25.聯準會主席鮑爾壓力山大,美國總統川普1週內3次喊話,要聯準會做正確的事,週一(24日)再次喊話,希望聯準會降息,你們會看到利率下降,大幅增加聯準會降息壓力。 3/25.因为关税等政策不确定性,美联储高官降息预期从2次改为1次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Bostic表示,下调降息预期主要因为关税上调阻碍了通胀回落进程。Bostic表示,他宁愿维持利率不变,即使这意味着可能不得不在某个时候采取更有力的行动,但这比朝错误方向迈进,后来不得不改变方向要好。 3/24.央行流动性注入引爆市场情绪,印度股市、卢比双双抹去2025年全部跌幅;印度央行最近增加流动性的举措和对经济日益增长的乐观情绪重振了市场情绪。同时受美股大跌影响,印度股市的外资流出有所缓和。 3/22.美联储周五发布的2024年财务报表审计结果显示,继2023年亏损1145亿美元后,美联储去年运营亏损776亿美元,连续第二年出现大额亏损。 3/20.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天宣布利率再次按兵不動。聯準會主席鮑爾在記者會上指出,美國通膨開始升溫,部分是因為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法新社報導,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顯然,其中一部分,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關稅。」他還說,今年通膨問題「取得進展(的時間)可能進一步延遲」,目前不確定性「異常升高」,政策沒有按照預先設定的路線進行,官員們將隨美國經濟發展調整立場。他也提及,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有所上升,但可能性不高 Fed重申了在未來不急於改變貨幣政策的立場,並表示將觀察財政策對經濟的影響。儘管近期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導致市場情緒低迷,但目前的經濟狀況仍顯示出相對的穩定性。 在會議結束後,聯邦儲備將利率維持在4.25%至4.5%之間。投資者和經濟學家普遍預期Fed會保持現狀。儘管市場對未來經濟的前景感到焦慮,Fed卻認為當前經濟基礎穩固,這也為他們提供了觀望的空間。 3/20.华尔街老将Jim Bianco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增长面临多重挑战,市场已经开始期待美联储采取降息以应对经济放缓。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势进一步显现,如果美联储没有在5月的下次会议上降息,那么今年很可能就不会再降息了。 3/20.欧美降息疑虑升温!欧央行行长警告由于贸易局势的高度不确定性上升,拒绝承诺降息路径,市场对4月再次降息的预期减弱;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降息的步伐更加难以预测,市场对4月是否再次降息的预期有所减弱。周四欧股普遍挫,德DAX指数跌超2%,欧洲斯托克50指数、法国CAC 40指数跌超1%。其中,国防股大回调蒂森克虏伯跌近8%,莱茵金属跌超5%,欧元也持续走低,欧元兑美元一度跌0.6%至1.0839,触及3月14日以来最低水平。 据媒体周四报道,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 尽管通货紧缩进程仍“进展顺利”,欧元区尤其容易受到关税变化的影响,从而削弱了人们对欧洲央行预测的信心。特别是在当前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我们将采取依赖数据、逐次会议的方式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我们不会预先承诺特定的利率路径。 此前,欧央行在通胀放缓趋势下逐步降低借贷成本,本月最新的25个基点降息使存款利率达到2.5%。但由于贸易紧张局势、乌克兰和平协议的不确定性以及即将到来的欧洲国防开支增加,何时以及是否会进一步降息变得越来越难以衡量。 尽管市场仍然倾向于欧央行今年再降息两次,但这种不确定性使投资者对4月是否会迎来第七次降息的信心减弱。 3/8.安抚市场!鲍威尔:当前美国经济稳健,美联储仍无需急于降息,等待特朗普政策更明确:鲍威尔发言后,美债回吐涨幅,美股走高,美元跌幅收窄,黄金跌幅扩大。“新美联储通讯社”称,鲍威尔暗示,联储愿意维持目前的观望立场,在消化贸易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 3/8.美联储官员普遍预计3月将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特朗普政策变化带来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因此可耐心等待经济形势更加明朗。他认为当前美国经济状况良好,就业市场稳健,美联储可保持谨慎,目前无需急于降息。此外,美联储理事鲍曼指出,中性利率可能自新冠疫情以来已出现上升趋势。鲍威尔讲话后,美债回吐涨幅,美股走高,美元跌幅收窄,黄金跌幅扩大。 3/5.新美联储通讯社Nick Timiraos谈“滞胀”:美联储面临“推高通胀”还是“损害就业”的两难选择,关税正将美国推向经济增长疲软甚至停滞、物价上涨的“滞胀”困境。面对这一棘手局面,美联储陷入了两难:要么选择加息以遏制通胀,但这可能会进一步损害就业市场;要么选择降息以刺激经济,但这可能会导致通胀失控。 3/4.由于担忧美国的关税行动拖累全球经济增长,交易员们加大了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今年降息的押注。货币市场充分消化了美联储今年有三次、每次25个基点降息的预期,为去年12月中旬以来首次。 3/4.随美经济数据连走弱叠加美股大跌。当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已大幅走高,目前已近预期今年降息3次,每次25基点。 2/22.標普全球21日公佈連串數據顯示,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對於總統川普關稅等政策,及其大幅削減聯邦政府支出疑慮加劇,2月商業活動幾近停滯,並創17個月低點。Ballinger Group外匯市場分析師Kyle Chapman說,川普勝選來獲利全數弭平,「川普商業蜜月似已告結束」。標普全球追蹤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的美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本月50.4%,從1月52.7急降,為2023年9月來最低值(調查2/10~20日進行)2月服務業PMI 49.7,從上月52.9下滑,不僅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期53,也是2023年1月來,首度落於50榮枯線以下緊縮區間。製造業PMI從一月51.2上升至51.6,高於預期51.5,創8個月來最高點,主要歸功於「關稅相關搶先交易,所造成潛在成本增加,或供應短缺」。 標普全球市場智財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說,「企業對聯邦政府政策的衝擊,從削減支出、關稅到地緣政治發展,普遍表達憂心;不斷變動的政治情勢導致的不確定性,衝擊銷售,供應商因關稅調漲價格,造成物價走高」。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數據:從1月71.7暴跌至64.7,創15個月低點,消費者未來1年通膨預期從1月的3.3%上升至4.3%,創2023年11月來最高點。未來5年通膨預期則從1月的3.2%升高至3.5%,創1995年來最高紀錄。Santander美國資本市場首席美國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說,「聯準會主席鮑爾將注意到此點,並成為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基礎,但問題在於川普及其政府是否注意到關稅威脅導致的消費者信心惡化」。 2/21.美财长暗示或放松对俄制裁,泽连斯基称准备好与美就投资及安全达协议,卢布升破90,分析称,任何对俄罗斯的制裁减免都将标志着冲突格局的重大转变,而欧洲最终将别无选择,只能跟随美国,尽管欧洲方面仍在发表强硬声明。 2/21.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Raphael Bostic表示,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两次。FOMC货币政策的准备状态不错,美国经济强劲。Bostic提到,对于他所给的2025年展望,要强调不确定性。更新中。 2/20.“新美联储通讯社”:美联储称考虑暂停或放缓QT直到债务上限解决,可能是合适的 2/20日央行7月加息预期火热,日元兑美元升破150,交易员预期日本央行7月会议加息的概率已升至85%,最迟也将在9月加息。 2/20.美联储纪要:要看到通胀继续下降才能降息 但特朗普政策让通胀存在上行风险 2/19.日本美债第一大债主,持仓量超过1万亿美元。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中国去年持美债规模降至15年新低,2024年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大幅减少570亿美元至7590亿美元,降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持有美债自2011年达到峰值来已降约5500亿美元。中国12月所持美债减少96亿美元,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去年全年12个月中的持仓有9个月中都下降,仅4月、6月和11月持仓增长。 由于美国政府需要为巨大的预算赤字融资,而美联储同时又在缩表,所以市场对其他国家持美债规模的转变密切关注。 而英国持有的美债在2024年大增342亿美元,而比利时持有的美债增加了602亿美元,卢森堡持有的美债增加了84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英国持有的美债出现大幅增长。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外国主权财富基金、富裕家族和对冲基金通过伦敦进行资金流动所致。比利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2/18.通胀放缓取得进展!澳联储开启疫情来的首次降息。澳洲联储今降息25个基点至4.1%,符合预期,为2020年11月来首降。该行同时表示,生产率增长尚未加速,如果政策放宽太多,通胀回落可能过早停滞,因此对进一步放松政策的前景保持谨慎。 2/18.沃勒表示,最新CPI数据"略显令人失望",在情况明朗之前,他倾向于保持政策利率稳定。但沃勒并未排除年内降息的可能性,他表示将密切关注未来数月的数据,如果通胀重复去年"高开低走"的模式,那么在今年某个时候降息将是适当的。沃勒还淡化了特朗普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凸显了美联储内部对关税影响存在分歧。 2/18.作为“安倍经济学”时期宽松货币政策的一部分,日本央行持有大规模ETF。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日央行正在为其大规模ETF持仓制定退出策略,引发市场关注 2/13.特朗普再呼吁降息,将1月全线超预期CPI归为“拜登通胀”,市场已不买单 2/13.鲍威尔2/12在众院听证会表示,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就关税调整政策利率。他还说,周三当天发布的CPI数据表明,我们接近、但尚未实现2%这一美联储的长期通胀目标。鲍威尔讲话前稍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帖呼吁美联储降息,称降息应该和即将实施的新关税“齐头并进”。 鲍威尔称,CPI显示美联储已接近但还未实现通胀目标,联储不会为一两个数据的好坏激动;暗示利率近期保持高位,称“希望暂时保持政策的限制性”;称“有足够时间等待”限制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有办法继续缩表”、重申准备金“充裕”;称就算特朗普要求,他也不会辞职;美联储未被切断工作所需数据访问,DOGE访问支付系统非常谨慎;设美联储金融监管副主席一职导致监管政策波动更大;美联储未禁止银行业参与加密货币业务;2020年政策框架未限制联储对通胀作出反应。在半年一度的货币政策相关国会听证会次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接提到了关税可能影响联储决策,并评论了最新出炉的CPI数据,认为在降低通胀方面联储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2/12.全线超预期!美国1月CPI同比增速升至3%,月增0.5%,为2023年8月来最大涨幅,连续第七个月加速,核心CPI加速至0.4%;通胀进程面临逆转危险,再加稳固劳动力市场,美联储很可能在可预见未来按兵不动。交易员们将下次美联储降息预期从9月调至12月。1月CPI报告公布前,交易员们倾向今年有两次降息。 2/12.特朗普2月12日在其社交平台表示,利率应该降低,这与即将到来的关税是相辅相成的 2/10.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于本周宣布对别国征收“对等关税”,并于周一宣布对所有国家的钢铝进口加征25%的关税。受此消息影响,钢铁和铝业股票大幅上涨。Cleveland-Cliffs一度涨超16%。 2/7.印度央行五年来首次降息,调25个基点至6.25%,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标志着印度央行优先事项“已从控制通胀转向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支持”。经济学家预计,本轮降息周期将累计降息75个基点。同时,印度央行下调了2023/24财年(截至今年3月底)GDP增速预期,从此前的6.6%下调至6.4%,为四年来最低水平。2024/25财年GDP增速预测为6.7%,通胀率预计为4.2%; 2/7.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斯比警告,忽視關稅對通膨造成的影響將是一大錯誤。 2/6.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市场预期。现在,英国央行政策利率为4.5%,为2023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不过,英国央行警告称,通胀率将“大幅”上升,在今年晚些时候达到3.7%的峰值,高于上次预测的2.8%, 1/30.歐央行新年首秀,將存款利率下調25BP至2.75%,符市場預期,為連第四次會議降息 25BP。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貸款利率分別從 3.15%和3.4%下調至2.9%和3.15%。 交易员预计今年还会降息70个基点 1/30.巴西央行加息100基点至13.25%符預期 1/30.鲍威尔:不急着调整政策,声明通胀表述并非发出信号,没跟特朗普联系过; 这与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上要求“立即降息”唱反调。他解释了为何暂停降息,并预言通胀还会继续降温,有分析称记者会比政策声明偏鸽派,此前有人担心本轮降息周期结束,现在不少人依旧没排除3月降息的可能。鲍威尔称,金融市场近期发生的人工智能抛售不可持续,也不可能顽固存在,不过现阶段从许多指标来看,资产价格偏高。他重申短期内不会更改通胀目标,认为当前的美联储政策利率显著地高于中性利率。 1/30.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川普抨击央行决策。美,央行维美利率不变4.25%至4.5%间。这一决定引发川普的强烈批评,他指责美联储未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川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抨击道:“如美联储少花些时间在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别意识形态、‘绿色’能源和虚假的气候变化上,通胀就不会成为问题 1/29.美联儲维美利率不变在4.25%至4.5%间,川普强烈批评央行决策;美联储认为美国通胀率仍“略有上升”,因此目前美国利率政策制定者“不需急于调整政策立场”,鲍威尔还删除此前提到的向2%目标“取得进展”的表述;川普强烈批评央行决策,他指责美联储未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他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抨击道:“如美联储少花些时间在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性别意识形态、‘绿色’能源和虚假气候变化上,通胀就不会成为问题。”康奈尔大学教授Eswar Prasad表示,如美通胀续高于目标水平,而川普又续施压要求降息,那么未来几个月美联储将面临“极具挑战性”局面。不过,鲍威尔拒绝对特朗普的降息呼吁做出回应,他强调美联储与白宫之间没有联系。 1/29.G7先锋加拿大央行下调利率25基点至3%,结束量化紧缩,取消未来降息指引 加拿大央行连续第六次会议降息。官员们指出,自去年6月以来降息200个基点已是大幅宽松措施,最新取消了任何未来进一步降息的前瞻指引。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给加拿大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1/24.日元涨破155!日央行如期加息25基点,十八年来最大幅加息,并上调2025和2026财年通胀预期,显示对通胀上行更有信心,日央行声明立场,即日本当前实际利率很低,即使在中性利率范围很宽泛的情况下,利率远未达中性水平,预计通胀将在26年稳定在2%左右。日本央行行长:若预期实现将继续加息,利率仍远低于中性利率;植田和男:加息速度将取决于经济和通胀情况,汇率比过去更可能影响价格,日本经济发展符合预期、看好通胀前景,但并未就后续加息路径给予明确表态,并表示“不能说重返通缩风险为零”,中性利率可能介于名义利率1%和2.5%间,加息速度将取决于经济和通胀情况,对加息速度没先入为主想法。关注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影响,如关税政策真落地,日本利率决策将面临更加复杂平衡挑战。称如果预期前景实现,将续加息;预计春季工资谈判将取得良好成果。此前,植田和男曾多次重申本次利率决议将重点考察工资上涨势头和特朗普就任后的市场反应。植田和男:希望有更多时间考虑处理ETF持仓,还表示将密切关注今天加息影响。此前,日本央行上次(7月份)加息引发全球抛售浪潮,当时正值美国就业数据疲软之际,东证指数三天内跌20%,纳指也同期跌8%。 1/23.美元势不可挡,亚洲央行寻求外汇防御“新工具” 1/23.美国就业市场略显疲软。美国上周首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攀升至六周以来最高,美国1/18日当周首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2.3万人,高于预期22万人,也高于前值21.7万人。至1月11日一周内,续请失业金人数增46000人,经季节性调整后为189.9万,同样超出预期,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 1/18.意外:美联储宣布退出全球央行监管气候变化组织,美联储称,退出2020年加入的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是因为,该组织的工作范围日益扩大,“涵盖了美联储法定职责范围之外的更广泛问题。” 1/18.摩根士丹利:是时候卖美元,买美债了?预计2025年美联储3月首降息25个基点,6月可能再降息,1月核心PCE通胀数据下降将支持3月降息。其认为美债收益率可能已触顶,看好美债市场前景,建议增持5年期美债。同时指出美债收益率下降是美元贬值催化剂,建议抛售美元,买入欧元、英镑和日元。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降息不到两次,但大摩认为:太少了! 1/15.英国10年期国债拍卖收益率为4.808%,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1/14.日央行连续放信号,下周加息预期升温,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高,继上周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释放加息信号后,副行长冰见野良三今日表示央行董事会将讨论是否提高政策利率。加息信号连续释放,叠加全球债券抛售潮持续扰动,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755%创历史新高。分析指出,日本债券收益率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1/14.日本央行暗示1/24或升息,比特幣、美股這次能逃日圓套利平倉潮? 日本央行在上月 19 日利率決議中,決定不升息維0.25% 利率。對此,市場將焦點放在本1/24日利率決議上,普遍預測央行會在今年1月或 3 .月的會議上升息1碼(0.25%)。日央行副總裁:本月有升息的可能性;而據經濟日報報導,日本央行副總裁冰見野良三今(14)日在橫濱的演講時暗示,本月央行可能會在利率決議上升息。他表示:在執行貨幣政策時,判斷適當的時機雖然困難但有必要,理事會在23-24日政策會議上,將根據經濟和物價的最新展望,討論是否調高政策利率。物價和通膨預期的發展,包括背後的經濟機制,似乎大致都在央行預測路徑上。 1/14.全球利率上涨的最大受害者:英国; 本周英镑四日连跌,英债五连阴,英国成全球债市抛售中最大“输家”,背后源于投资者担忧几大问题,包括英国债务占GDP比例创1960年代以来新高,政府可能大量发债来填补预算赤字,通胀加速迹象,养老金机构撤离削弱债市支撑。分析称,收益率攀升或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 美国强劲经济数据引发全球债券抛售潮,欧美债市齐跌,投资者开始质疑各国央行能否如期大幅降息。其中英国成为最大“输家”,本周英国债市和汇市接连遭受重创。本周英债连续五日跌跌不休,基准十年期英债收益率连日创2008年金融危机来新高,30年期英债收益率创1998年来新高,涨幅超过美国和德国。英镑四连阴,刷新一年低位。这对英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经济疲软背景下,收益率攀升将显著推高政府借贷成本。德银估算,到2030年,英国政府债务支出或增加约500亿英镑。这可能迫使政府削减开支或增加税收,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面对当前局势,一些投资者押注英镑将进一步走弱,他们认为,英国可能正在进入滞胀风险加剧的时期,通胀高企与经济增长放缓使英国政策面临两难。一方面,英国央行需继续加息抑制通胀,另一方面,政府可能不得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RBC BlueBay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经理Neil Mehta表示:“英国政策制定者的选择非常有限,未来将面临艰难的抉择。” 市场为何持续抛售? 英国债市抛售潮源于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日益担忧。首先,英国财政状况堪忧,债务占GDP比例创1960年代以来新高。其次,为填补预算赤字,市场预期英国将大量发债。英国政府曾表示,本财年政府计划发行2970亿英镑国债,分析师预计从4月开始的新财年,英债发行量可能会超过3000亿英镑。据瑞银估算,为消化这些供应,英国私人投资者需将国债持有量提高9%,而欧盟和美国这一比例分别为5.7%和6.8%。此外,英国通胀有加速迹象,迫使英国央行维持高利率。同时,养老金机构作为长期买家的撤离令市场失去重要支撑。随着资金状况改善,养老金对英国国债需求大幅减少,市场需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的买家填补空缺。除了经济因素,政治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言论引发外交风波,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在本周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原本想重点讨论国家医疗系统问题,但却花了很大篇幅回应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呼吁罢免他的言论。同时,美国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海外商品加征关税,引发英国投资者担忧。由于英国对国际贸易高度依赖,若全球供应链受阻或报复性关税推高价格,英国经济可能遭受重创。而且,英国高度依赖外国投资者为其提供融资。前英格兰银行行长Mark Carney曾形容这一现象为依赖“陌生人的善意”。然而,近期外国投资者撤资的迹象愈发明显。Vanda Research副研究主管Viraj Patel指出:“当英国国债收益率上升而英镑下跌时,这是一个危险信号,通常表明外国投资者正在撤资。由于收益率突破数十年来的高点,触发了投资者设置的自动卖出单,这可能加剧了市场抛售。” 1/8.川普:利率太高了。美国通胀过高,且持续攀升。 1/7.罕见!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对美國股市发出一罕见直接警告:估值太高了,容易出现大幅下跌,表示:多个资产类别的估值都处于高位,包括股票和公司债券市场,预计这些市场风险溢价接近历史分布底部。这意味着市场可能被定价至完美,因此容易出现大幅下跌,可能由经济坏消息或投资者情绪变化引起; 该言论让人想起格林斯潘1996 年对“非理性繁荣”的警告,四年后互联网泡沫破裂。 1/7.欧元区12月调和CPI同比反弹至2.4%,但无碍欧央行降息? ++++++++++++++++++
24--12/23.Miran被特朗普提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支持加强对美联储控制、批评耶伦操纵美债:Miran呼吁对美联储进行全面改革,以确保对其更大政治控制。同时指责耶伦操纵美国政府债务市场,认为拜登政府美国变相做了8000亿美元QE。 12/23.人员过剩“离谱”,马斯克准备对美联储“下手”!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守护者,美联储“人手超负荷”。此前,特朗普也多次将美联储和鲍威尔作为批评目标。 12/20.美股为何大反弹?来自这位美联储大鸽派的关键表态,此前,他曾暗示2024年可能放缓降息步伐,一度引发市场对明年降息预期的下调。在看到最新通胀数据后,他的最新讲话重申了对降息的支持立场,这无疑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 周五,美联储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12到18个月内利率仍有"相当大的下调空间" 12/20.俄央行意外维基率在21%不变,预估为23%,前值 21%。 12/19.英国央行如期维持利率不变4.75%,短期内通胀料将继续上行 12/19.鲍威尔:“接近或已到达”放缓、暂停降息的节点,未来降息将需要通胀取得新的进展:鲍威尔表示,本次会议作出的降息决定比较艰难,在实现控制通胀和促进就业的双重目标方面,美联储所面临的风险大致平衡,控制通胀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虽然已经降息100基点,但利率仍在“显著地”抑制经济活动,美联储“正处于继续降息的轨道上”。不过,在进一步降息之前,官员们需要看到通胀方面的更多进展。鲍威尔表示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策还没正式出台,但美联储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最终看到具体政策时,能够进行更仔细、更深思熟虑的评估,并制定适当的政策回应。 12/19.瑞典央行今也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符市场预期。但该央行同时暗示称,宽松政策可能即将结束,降息机会只剩一次。本次降息也是瑞典央次此次宽松行动中的第五次降息。 12/19.聯準會18日將聯邦資金利率下調1碼至 4.25%-4.5% 區間,自9月首降息來今年第三次降息,並對未來幾年進一步降息持謹慎態度。最新利率點狀圖顯示,聯準會預計明年基準利率將降至3.9%,暗示將降息2碼,而先前9月預測為4碼降息;香港下調基率1碼至4.75% 12/19.鲍威尔:美联储不能持有比特币,不考虑参与政府储备计划:巴克莱表示,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可能需要国会批准并发行新的国债,考虑到可能的实施方式,这一计划可能将面临美联储的强烈抵制。特朗普建立比特币储备的计划,可能面临美联储方面的阻力。 据媒体周四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联储无意参与政府囤积大量比特币的任何计划。鲍威尔指出: 我们不被允许持有比特币,这类问题需要由国会考虑,美联储目前并不寻求相关法律变更。 12/17.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5.05% 为2023年以来最高,长期英国国债延续跌势,30年期收益率一度上涨6个基点至5.05%,为2023年10月以来最高。英国国债全线走弱,周二稍早薪资数据出炉后,交易员削减对英国央行降息的押注 12/15.下周三,美联储将召开今年最后一次利率决策会议,接着是日本、北欧国家、英国……到下周五收盘时,全球至少22个央行将公布其利率决策,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占全球经济的五分之二。 12/13共同社报道称,日本央行考虑下次政策会议上不加息,美元兑日元短线波动不大,现报153.63, 12/12.欧洲央行如期进行年内第四次降息,基准利率降至2023年3月来最低水平,“限制性”立场有所软化或暗示续降息。欧洲央行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宣布将关键存款利率、主要再融资和边际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为连续第三次降息。最新利率水平为:欧洲央行存款便利利率3%,预期3%,前值3.25%。欧洲央行主要再融资利率3.15%,预期3.15%,前值3.4%。欧洲央行边际贷款利率3.4%,预期3.4%,前值3.65%。 12/12.瑞士央行(SNB)12日意外大幅降息2碼至0.5%,降幅比市場預期1碼更大,以抑制瑞郎升勢。分析師預期,瑞央將在明年6月將利率降至「0」。 12/12.加拿大央行降息50个基点,至3.25%,符合预期。这是加拿大央行连续第五次降息。不过加拿大央行小心翼翼地抑制市场对未来降息的兴奋,措辞略显鹰派。 12/11.几乎100%!华尔街笃信下周美联储必降息,对通胀下降趋势保持乐观,最顽固住房通胀正在正常化,及未来几个月通胀报告中季节性因素可能消退。尽管美国11月CPI通胀下降进程停滞,但这可能并不会阻止美联储下周降息。周四,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下周FOMC会议宣布降息,联邦基金期货市场目前显示,12月17-18日FOMC会议,美联储官员几100%会选择再降息25基点。 12/9.澳洲央行維持利率4.35% 連9次按兵不動 12/9.市场已普遍消化本周欧央行25基点降息可能性。但Pimco认为,特朗普可能的关税政策或将导致欧元区利率大幅下调,甚至降至紧急水平。 12/9.日本第三季度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2%,高于初值0.9%,其中资本投资和出口数据上修、消费数据下修。分析认为,考虑到消费疲软、日本央行行长谨慎的决策风格以及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美国经济政策的担忧,12月加息悬念仍存。 12/5.加密货币到底对美元有多大威胁?鲍威尔表示,加密货币最多只是数字黄金,对美元没有威胁! 普京强调美元影响力正在削弱,看好加密货币,没人能禁止它! 12/5.野村率先变卦!12月,日本可能不加息了? 由于韩国局势的动荡,日元汇率近期波动较大,美元/日元急剧跌至149以下。野村认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日本央行可能更倾向于谨慎行事。 12/3.美联储官员“放风”:沃勒倾向12月降息但警告抗通胀进程或“停滞”,“三把手”威廉姆斯称需要更多降息;美联储理事沃勒称,目前倾向12月续降息,但若通胀数据意外上行、改变他对通胀走势的预测,会考虑暂停降息。美联储三把手威廉姆斯未透露是否支持12月降息,但称需要更多降息,利率仍应视数据而定。对于是否支持12月降息,今年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称,对12月决策选择持开放态度;虽然数据有波动起伏,但通胀正朝着2%的目标持续下行。 11/29.欧元区11月调和CPI同比升至2.3%,重回央行目标上方,12月降息25基点“板上钉钉”?通缩担忧消散,12月降息50基点的预期降温。欧央行高官表示,本次通胀数据表现相当不错,12月会议“最有可能的结果”是降息25个基点。 11/29.日元日内大涨1%逼近150关口。东京11月通胀率升破2%,受日本政府减少能源补贴推动,东京不包括生鲜商品的CPI年漲2.2%,涨幅超过10月份1.8%,并高于预估中值2%。11月份整体通胀率加速升至2.6%。 11/29.盧布次日反彈4% 11/28.俄卢布兑美元汇率:恐慌性抛售,盘中一度跌超8.5%(至27日一周暴跌10%),一度跌至113卢比,创2022年3月来最低;分析指出,卢布加速跌主因,一是与美国财政部上周宣布对俄罗斯金融机构实施制裁有关,二是市场对俄乌冲突升级的担忧加剧。11/21,美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发表声明,宣布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50多家俄罗斯中小银行、40多家俄罗斯证券机构和15名俄罗斯金融官员实施制裁。 11/27.最鹰野村:亚洲客户还嫌不够“鹰”,有客户预期美联储在未来一年左右恢复加息!这种观点主要基于对美国通胀形势担忧。一些客户认为,美国通胀可能会重新加速,而非因为潜在的特朗普新关税政策。如果未来新一轮关税政策出台,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客户的鹰派立场,甚至推高对加息预期。 上周,野村预计美联储12月将按兵不动,成为首家预测美联储12月暂停降息的机构。现在,野村的亚洲客户的预期甚至比野村本身还“鹰”。 11/27.美元兑日元跌1%至151.55,创自11/6日来最低 11/21.美联储理事Michelle Bowman鸽語:“我们在降低通胀取得进展,但近几个月似停滞,”;“我倾向于谨慎地降低政策利率,”,使得 12 月份降息可能性大降至33% 1115.日元跌跌不休!下周一,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新闻发布会。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日本央行今年不再加息,但近90%的经济学家预计,到明年3月底利率将上升。 11/15.近日,川普在参院中盟友Cynthia Lummis提大胆计划:在明年新一届国会就职时推动一项法案—在不增政府赤字下:出售美联储部分黄金储备,以購買100万枚比特币(按当前市场价计,将耗费约900亿美元)。以建立川普提出的“战略比特币储备”。 11/14.美元强势正冲击大宗商品和非美货币,11月13日,美银外汇策略师Athanasios Vamvakidis及其团队发布报告称,靠财政刺激的强美元,强不了太久。美元强势部分原因在于美国财政政策比其他G10国家更为宽松,今年,美国财政政策进一步放松,加特朗普上任后税收减免等政策,可能在短期内进一步推高美元,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强势不可持续。首先,市场已经提前定价了特朗普政策带来影响,并且特朗普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还存在变数;其次,美国相对欧元区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的可能性不大;最后,即使美国继续放宽财政政策,也可能因为市场担忧美联储独立性、市场定价债务风险等因素,导致美元强势难以持续。 11/14.12月降息有望?欧央行副行长:通胀正朝正确方向发展 11/14.鲍威尔:经济很强,不急于降息,在美国达拉斯联储参与主办的同当地企业领袖对话中,鲍威尔表示,美国的经济现状并没有暗示联储需要匆忙地降息。因为经济表现强劲,所以联储能谨慎考虑决策。 11/14.美元指数涨至107关口上方,续创逾一年新高;日元兑美元自7月份来首次跌破156关口。 11/14.美联储这轮降息终点在哪里?高盛:在3.25-3.5%左右,比上个周期峰值高出100个基点 11/9.俄央行至10月底:黄金储备攀升至2077亿美元首超过2000亿美元,月增4%,与此同时,黄金佔外汇储备组合比增至32.9%,创自1999年11月来新高。至11/1,俄国际储备总额6316亿美元,较10月1日6337亿美元略降 11/7.美央爸降基率目标区间25基點至4.5%至4.75%,为9月啟動四年来首宽松周期降息降幅一半,两次降息合計75个基点, 自2022年3月至去年7月累加息525基点。不同于9月降息50基点时有一人投反对票,全体12名FOMC投票委员一致支持,本次降息與幅度符市场预期。说辞暗示不排除12月暂停?会议声明删除“对通胀持续迈向2%更有信心”,删除就业增长放慢说辞,新增评价劳动力市场状况已宽松, 重申就业和通胀的风险大体均衡、坚定致力于支持充分就业。鲍威尔:川普不能解雇我,未来或适宜放慢降息 ;美联储降息但发鹰派信号,美股美债维持涨势,美元震荡后跌幅扩大,金银大涨 11/7.英央行如期降息25基点至4.75%,今年第二次降息,警告400亿英镑(518亿美元)财政预算可能使通胀重来。 (11/8英央行长:英国债市最严重期已过,不会过快过大幅度降息;英工党政府上周发布新财年预算400亿英镑,规模创1970年来最大,押注短期利率跌头寸投资者被迫平仓,導致英债市大跌,央爸认为最严重情况已过) 11/7.川普勝選前四大交易之一是強美元;果然,川普效應,美元指急拉揚1.6%至105.12,最高觸105.44,美急拉至四個月高點;歐元日圓重貶近2%;歐元兌美元貶值1.84%,1歐元兌1.0729美元,最低觸1.0683美元,為6月27日來最低。美元兌歐元與日圓升值近2%,日圓兌美元報154.63日圓,最高觸及154.7日圓,為7月30日以來最高;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盤連跌破關卡,下午一度跌破7.1922,單日貶超900點,收7.1741,跌749點,跌幅1.06%。 不過,川普長期來對強勢美元提出挑戰,他更傾向使用弱勢貨幣來幫助出口和美國經濟活動,甚至還呼籲降率,長期對美元構成不利因素。 11/7.瑞典央行十年来首降50基点至2.75%,并承诺还可能在今年12月和明年上半年續降息,以加大力度扶持迟缓经济。 11/5.通胀顽固,澳洲央行將利率在4.35%十三年高位不变,符预期 ,且在通胀“可持续”达2-3%目标区间前,不会降息。因此,交易员将降息预期从2025年2月推迟至當年5月。 11/2.昨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受波音罷工行動與颶風侵襲影響,十月新增非農就業僅1.2萬人,遠低於九月的22.3萬人,以及道瓊預期10萬人,創2020年12月來最疲軟數據,失業率維持在4.1%,符預期。這是聯準會下週會議前最後一份重要指標報告,市場預期將降息一碼0.25bp。 10/26.本周,美国降息预期暴跌! 本周,美债收益率大幅走高,市场最显著的变化是降息预期暴跌,尤其是2025年的降息预期;当前,市场预期到2025年底前还会降息122基点,远低于月初170基点。 10/25.超预期!俄罗斯央行加息200个基点至21%,创纪录新高 10/25.虽然日元跌至近三个月低点,但植田和男表示,日本央行有充足时间考虑货币政策路径,暗示下周不会加息。植田和男表示要仔细研究美国经济动向对日本通胀的影响,尤其关注总统大选。华尔街预计日本央行不会在本月加息,而是在12月或明年1月继续加息。 10/23.加拿大央行降息50基点至3.75%,这是连第四次降息,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初期来最大降幅幅度,符市场预期。今年6月,加拿大开启宽松周期,6月降息25基点;7月和9月两次会议均降息25基点; 10/22.日元兑美元跌至151,为7月31日以来最低水平。 10/22.多位美联储高官密集发声。达拉斯联储主席Logan、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堪萨斯联储主席Schmid都支持逐步降息,即放慢9月大幅降息的步伐,市场对明年的降息预期下降,美债收益率大涨。 受美联储高官偏鹰派讲话影响,市场对明年的降息预期下降,美债收益率大涨。交易员削减对美联储明年降息的押注,预计到明年9月底前降息133个基点。长期美债收益率双位数大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走高11个基点,上逼4.19%。 10/18.日本央行官员称10月不急于加息,也没有必要调整通胀预期 10/17.欧央行最新利率决议:如期降息25基点,将存款机制利率从3.5%下调至3.25%,为本次降息周期第三次降息。欧洲央行调整措辞,现预计通胀将在2025年的“过程中”回到2% 欧央行调整措辞,现预计通胀将在2025年的“过程中”回到2%,先前预计通胀率在2025年下半年达到2%。交易员们对欧洲央行降息押注保持稳定,预计12月将降息25基点。 10/16.泰國央行在16日會議上以5比2投票結果,決定將具指標1天期回購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此前該利率自2023年9月來一直維持在十年高點2.5%。4年來首次 10/14.巴克莱表示,石破茂的温和言论反映了他支持率较低的现状。巴克莱认为,如果自民党-公明党联盟在选举中赢得国会的多数席位,那么石破茂的鸽派言论可能会减少,市场对日本央行加息的预期也会增强,预计日本央行将在今年12月或明年1月加息25基点,然后在7月再次加息25基点使利率提升至0.75%。 巴克莱认为,由于石破茂的鸽派言论和植田和男对通胀的谨慎态度,市场低估了日本央行加息的概率。 10/9.印度央行放松鹰派立场,将政策立场转向中性,并暗示可能降息。印度股债齐涨,分析认为,印度央行可能在12月进行降息。10月9日周三,印度储备银行(RBI)维持利率不变,但放松鹰派货币政策立场,将政策立场转向中性,这是印度央行自2019年6月以来首改变立场 10/2.無快速降息壓力 鮑爾暗示11、12月各降1碼美國聯準會(週一在美國全國企業經濟協會NABE年會上發表演說) 9/27.日本自民黨今新任黨魁選舉,石破茂在第2輪,擊敗「安倍經濟學」繼承者高市早苗,奪自民黨黨魁,日圓同慶,從146.487爆衝升破143,觸142.906,震幅達2.47%。 9/26.瑞士央行:降息25基点至1%,并下调近三年通胀预期,称必要时将出手干预外汇市场。市场加大对欧央行降息押注,预计其年底前将再降50个基点。 9/25.美元即将抹去今年全部涨幅,越来越多分析师看衰未来走势 瑞银认为,美元中期将走弱。利率市场对美国疲弱数据的敏感性增加,如果劳动力和通胀数据低于预期,将推动美元进一步走弱。 9/24.下月加息无望?日央行行长“暗示”不急于加息,称“有足够时间权衡政策”;植田和男重申日本央行的立场,即如果数据支持,央行将再次加息,但不会急于这样做。有分析认为,其言论表明下个月的会议上日本央行采取政策行动可能性很小 9/24.无视美联储降息,澳洲联储连第七次“按兵不动”,维4.35%,符市场预期,维持鹰派立场,称通胀仍高于目标区间上限,警惕上行风险。经济学家普遍预计,澳央行将于明年2月开始降息,市场则预计12月降息的概率为三分之二 9/22.美國聯準會宣布降息2碼,美元指數約在100大關上下震盪,法人認為,在聯準會正式啟動降息,相對英國央行、日本則維持利率不變,美元指數在「鴿聲響起」後,預估較難呈現強勢格局。 9/21.日本銀行宣布9月短期利率維持0.25%不變;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日銀今年將再升息一次,時機落在十二月而非十月。 9/21.决议后两位重磅票委发声,高盛:暗示美联储或放缓降息步伐,11月不好说,高盛表示,目前的市场预期是11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但11月是否会选择50个基点降息,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9/20.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動,日圓午後出現急貶走勢,主要亞幣受到連動紛紛由升轉貶,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最後收在31.962元、貶值3分,成交量爆出20.515億美元大量。 9/20.高盛“美联储路线图”:接下来每次会议降息25基点,终点在3.25-3.5%高盛预计从2024年11月到2025年6月,将出现一系列连续25个基点的降息,届时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高盛预测的终点利率区间3.25-3.5%。此前的预测是今年连续降息,而明年则是每季度降息一次。 对于11月的降息幅度,高盛认为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都有可能,具体将取决于接下来的两份就业报告,特别是失业率的走势。 9/19.英国央行如期暂停降息,維基率5%不变,符預期,强调“循序渐进”,宣布千亿缩表计划;目前市场预计年底将降息44个基点,昨日预期为46个基点。上月,英国央行将基准利率从十六年的高点5.25%下调至当前的5.0%。 9/18.巴西央行升息1碼至10.75%, 9/18.美联储:大幅降息50基点至4.75%~5%區間,并暗示今年还会降50基点(依點陣圖,預計今年底,聯邦基率將4.4%,約4.25%~4.5%區間,即今年底前再降息0.5百分點。聯準會今年剩兩次會議11/6~7日及12/17~18。聯準會於2020年3月爆發新冠疫情期間大幅降息,後於2022年3月為遏通膨而啟動升息循環,至2023年7月,連11次升息,累達525基點。前次一口氣降息2碼,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事)美联储降息后大反转!美股冲高回落,美元V形反弹,黄金拉升至史新高后转跌,人民币逾一年新高; 9/18.香港金管局跟隨美聯儲下调基率50基點至5.25%。 9/17.印尼央行宣布,关键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 9/13.俄央行升息4碼至19% 9/13.央行官员“鹰派”发言后;对冲基金正在期权市场上增对日元看涨押注,稳坐“全球表现最好货币”地位。自6月底来,日元兑美元升值约14%,再有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及日元空头平仓的加持,日元上涨势头愈加强劲。至目前日元兑美元报140.74。 9/13.报道:鉴于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欧洲央行官员们希望在10月的会议上保留降息这一选项。分析指出,10月会议前只有一个新的通胀数据,要判断欧元区经济是否会出现下滑,政策制定者们需要依赖PMI这类数据。 9/12.歐央行將基率:央行存款利率降1碼0.25%至3.5%,新利率從9/18日起適用;6月時隔4年8個月決定降息後,7月維基率不變。 9/13.如何看待日央行高管近期“放鹰”?高盛:评估加息时机需重点考虑金融市场稳定与通胀趋势。预测明年1月是确定日本通胀是否反弹的最佳时期,以此判断日本将在1月加息。不过,若金融市场出现大动荡,加息时点也会变得扑朔迷离 9/13.10月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受买盘追捧 推升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40% 9/5.美国7月JOLTS职位空缺767.3万人,大幅不及预期810万人,前值从818.4万人下修至791万人。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之比降至1.1,为三年来最低。自主离职率为2.1%,接近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裁员人数升至176万,为2023年3月来最高。分析普遍认为,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迹象明显。 9/5.JOLTS职位空缺意外走弱至2021年初来最低水平,9月降息50个基点预期一度跃升至50%。花旗表示,如周五非农就业报告确认劳动力市场正在恶化,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并在11月再次降息50个基点。 9/4.加拿大央行今如期連第三次降息 1碼至4.25%。該行重申如通膨續減速,預料更多貨幣寬鬆政策是「合理的」。 利差加大 8/24.全球央行年會開幕,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迄今為止最強烈降息訊號:鮑爾表示,通貨膨脹已顯著下降,勞動市場不再過熱,現在的情況也不像疫情前那麼緊張,政策調整的時候到了,我們不尋求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降溫。 8/24.日銀總裁︰經濟通膨回正軌 將準備升息:(日本銀行總裁植田和男昨出席國會聽證會強調,只要經濟持穩且朝通膨二%目標穩定進展,日銀將繼續追求政策的正常化,也就是「將持續調整寬鬆政策的立場不變」) 8/23.日本通膨加速成長,日本7月核心通膨年增2.7%,連3個月加速成長,這將使日本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內考慮進一步升息(不含生鮮食品全球核心CPI繼6月成長2.6%後,7月年增2.7%;不包括新鮮食品、能源成本指數則在6月漲2.2%後,成長1.9%) 8/23.“黑色星期一”後首發聲明,彭博:植田今國會接受質詢,談到7月政策會議後決定升息,對經濟和物價影響時,植田表示,日銀基本立場是「一旦確認經濟前景變得更加可靠,就會調整貨幣寬鬆」,強調日銀觀點沒改變。 8/20.瑞典央行宣布降低基准利率25基点至3.5%,并制定比预期更多的宽松政策,自5月来第二次降息。 瑞典央行还表示:“如果通胀前景保持不变,今年可以再下调政策利率两到三次,这比执委会6月份评估速度要快一些。” 8/15.华尔街怎么看CPI?住房通胀升温无碍降息大势,交易员押注9月降息25基点 8/14.美联储降息前景带动亚洲货币上涨,新加坡元兑美元升至2023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印尼盾兑美元涨1%,至15,675,创下自12月来最大单日涨幅。 8/14.“新美联储通讯社”:9月降息路已铺平 焦点是降息规模與年內次數 8/14.新西兰央行将利率从5.5%降至5.25%,为2020年3月来首降息。 14日,新西兰央行意外降息,将利率从5.5%降至5.25%,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消息公布后,新西兰元/美元汇率快速走低,短线跌0.8%至0.6030附近。 8/12.市场为欧央行规划“路线图”:加快速度!明年年底前降息六次 8/11.美國近期曾傳出將於8月公布新一項針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出口管制的措施,包括限制美國的高寬頻記憶體(HBM)晶片出口,引發中國科技企業狂掃晶片。傳出華為、百度以及中科昊芯等中國企業,正在囤積三星電子的HBM晶片。 8/10.賀錦麗:無意改變聯準會獨立性 8/9.前“美联储三把手”杜德利(William Dudley)时隔两周再次发出鸽派呼声。8/7日以“美联储的疯狂之旅才刚开始”为题发出专栏文章,警告为避免经济衰退,美联储可能在9月的下次会议上超预期幅度降息。 8/9.美国银行策略师Mark Cabana和Katie Craig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如果美联储决定降息以刺激经济,那么目前正在进行的量化紧缩很可能会暂停;但是,如果降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策正常化,那么量化紧缩仍有可能持续。 8/7.近期日股震盪,日經225指數7日暴起暴落,開盤重挫553或1.6%,後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真一於日本北海道函館對商業領袖演說,市場劇烈波動如改變央行對經濟和物價預測,及影響日本實現央行2%通膨目標可能性,那顯然可能改變日本央行的升息路線,面對金融與資本市場動盪不安下,日本央行不會調升利率,指數「由黑翻紅」,盤中最低點大漲3%、最高一度到35849點,突破35000點大關,終場收漲414點或1.19%,收35089。 8/7.日圓套利交易到底有多大?《彭博》專欄作家Shuli Ren週二(6日)撰文,估計將達數兆美元,不但全球交易者躍躍欲試,連日本政府也都在進行大規模的套利交易,對日本儲戶徵收的極低實際利率為其自身提供資金,同時從外國資產中獲得更高的回報。指出,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份,日本銀行的海外貸款已達到1兆美元(約新台幣32.75兆元),較2021年增加21%,專欄指出,最近跨境日圓貸款的大部分成長都發生在所謂的「銀行間市場」,也就是銀行之間相互借貸,也向資產管理公司等其他金融公司借貸。這是對外國機構投資者對日圓融資套利交易的興趣程度的評估。 8/6.澳洲央行維持利率4.35% 連6次按兵不動 8/3.“黑色星期五”!全球股市连环崩,VIX和美债“咸鱼翻身”;在美联储选择不降息后,美国疲弱的制造业及非农就业数据,大幅激发市场避险情绪。美欧日股票遭抛售,投资者纷涌入美国国债,推动美债收益率大跌,VIX恐慌指数也升至近1年半高位。 本周全球资本市场遭遇了“黑色星期五”。在隔夜非农数据大幅走低后,市场预期美联储更大幅度和更早的降息。目前预计 2024 年将降息 116 个基点,2025 年将再降息 100 个基点。 8/3.当“降息”碰上“硬着陆” 美银统计1970年来,美联储12次首次降息情况。这些降息通常分三类型: “panic cuts”:美联储为应对华尔街崩溃或信贷事件而紧急降息,如1987年和1998年的情况。 “soft cuts”:美联储在经济实现“软着陆”时降息,如1984年、1995年和2019年情况。 “hard cuts”:美联储在经济实现“硬着陆”时降息,例如1973年、1974年、1980年、1981年、1989年、2001年和2007年情况。 市场反应:不同类型的降息对市场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在”soft cuts”情况,股票市场(標普500指数)平均在首次降息后6个月内涨10%,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6个月内下降56个基点。相比下,在”hard cuts”情况下,股票市场在3个月内平均跌6%,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6个月内降38基点。 当前情况:美银美林认为当前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在美联储首次降息时卖出资产。 风险资产的表现:自1970年以来的12次美联储首次降息之前,股票市场在降息前9个月的平均涨幅为2%,而在2024年,这一数字为32%,表明风险资产可能已过度反映降息预期。 8/2.美就業市場持續降溫 Fed下月降息2碼機率約70% 8/2.日銀總裁轉鷹 暗示日本將進一步升息(7/31.日本央行最新利率决议:同时宣布加息、缩表,彰显政策正常化决心:加息15个基点上调至0.15%-0.25%(7-2投票比通过);同时公布缩表计划,国债购买规模每季度减4000亿日元,将不再提供债券购买范围而是提供指定金额。日本央行一致投票决定缩减债券购买规模,但不及此前每月缩减1万亿日元的预期。8月1日起生效。日本央行本次加息“超预期”,市场此前预计加息可能性仅约40%,分析认为若通胀持续上行,日央行可能会进一步加息。) 8/1.英國央行下调25个基点至5%,符市场预期,2020年初四年来英国央行首次降息暗示未来将谨慎降息,预测未来通胀风险维上行趋势。过去一年里,英国利率一直处于十六年来的高位水平,并导致经济在去年一度陷入轻度衰退。然而,随着通胀持续降温,英国央行终于选择在8月份追随欧洲央行的脚步,开始了市场盼望已久的降息之路。 7/26.通胀超預期飙升,俄罗斯央行将基准利率大幅加息200个基点至18%,符市场预期。食品、燃料、进口等因素共同推升了通胀,业内人士分析称,年内或有进一步加息动作。 7/24.加拿大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4.5%,符市场预期, 6月降息后,连第二次会议降息。加拿大央行最新暗示,随着通胀担忧减弱,未来将进一步降息。今年6月,加拿大成为首个降息G7国家,开启宽松周期。此后,欧洲央行也选择降息。美联储预计将于年内加入降息行列。 725.路透:日銀下週會議考慮升息 購債規模計劃減半 7/24.美元/日元跌破154关口,报153.9915,为5月中旬来首次,日内跌幅超1%。 7/15.美Fed主席鮑爾15日:美第2季經濟數據讓決策者對於通膨降至2%目標更具信心,而聯準會不會等到通膨觸及2%才降息。彭博報導,在高盛集團表示降息時機已趨成熟後,市場加大聯準會今年3次降息的押注。 7/12.报道称日本财务省出手干预!美国CPI数据公布后 日元飙升近3%至157.40,最大升幅近3%,创自2022年末来最大单日涨幅。 7/9.鲍威尔首日国会听证会要点:最近数据显示通胀取得适度进一步进展;鉴于近两年通胀进展,高通胀已并非唯一经济风险。过早或过度降息可能阻碍甚至逆转通胀下降,而行动太迟或太少可能过度削弱经济与就业;劳动力市场强劲,并未过热, 最新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大幅降温;下一步不大可能是加息,不提供降息时间表,劳动力市场意外疲软可能是一个降息理由;收紧货币影响楼市活动,美联储对楼市最能做的是降通胀;银行的商业地产风险可能持续几年。 移民短期内可能有助降通胀,长期内影响中性。 7/3.数据疲软抬升降息预期,标普纳指再新高,特斯拉一度涨超7%,英伟达转涨4.6%,美债大漲;美国6月“小非农”ADP就业意外跌至四个月低位,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超预期增长,美国6月ISM服务业指数48.8,意外大幅不及预期52.6,萎缩速度创四年最快,逆转了5月数据回升至九个月高点的局面。对9月美联储降息押注升温。标普大盘连续两日创新高,纳指连续三日创新高,道指尾盘跌幅显著收窄,谷歌、苹果、微软、台积电美股均创新高,特斯拉七天累涨35%,芯片股指涨近2%。 7/2.美国SOFR涨至5.4%,追平历史最高,美国纽约联储数据显示,上个交易日(7月1日)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报5.40%,逼平1月2日所创历史新高,之前一天报5.33%。 7/2.拉加德:欧洲央行需要时间权衡通胀不确定性,需要时间收集足够的数据,确定通胀高于目标的风险已经过去,也需要注意增长前景仍然不确定。 6/28.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莉 Mary Daly 28日表示,5月通膨數據顯示貨幣政策正發揮作用,不過現在判斷何時適合降息還為時過早。她是今年FOMC有投票權的委員。 6/28.日元兑美元盘中跌破161关口,刷新38年来新低。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1%,日本东证指数涨近1%。三菱日联金融涨超3%。 6/26.日元兑欧元创史新低,彭博数据,最高达171.65日元,欧元兑日元目前涨超0.3%;英镑兑日元维持不到0.2%涨幅,徘徊于日高203.043日元附近。美元兑日元目前涨超0.5%,徘徊于日高160.62附近。 6/27.降息过早、重新加息!这事1999年欧央行就干过 欧洲央行是否会重蹈1999年的覆辙?分析认为,如果服务业通胀的势头像过去三个月一样强劲,那么答案只需要三到四个月即可揭晓。 6/25.甚至提及加息!美联储鲍曼:通胀存在多重上行风险,预计2024年不会有任何降息行动,鲍曼认为,供应链改善、移民带来劳动力供应激增等“降通胀”因素不太可能持续下去。此外地缘政治、财政刺激、金融环境放松则是通胀面临的额外潜在风险。美联储理事鲍曼再度“放鹰”,警告通胀存在上行风险,并重申现在还不是降息的时候,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将利率保持在高位。美联储可能把降息时间推迟至2025年, 6/21.美财政部:日本今年早时创纪录货币干预以支撑日元,但认为日本还不是货币操纵国,日本在外汇操作方面一直是“透明的”。日圓匯率20日連6個交易日跌,收1美元兌158.9日圓,除創3月來最長跌幅,更加大市場對於日本官方再次介入支撐日圓的猜測。日本財務省21日重申,日本政府將在必要時採適當行動。 6/20.瑞士央行降息25基点至1.25%,为年内第二次降息 6/20.英镑跳水!英国央行6月维持利率不变,暗示准备降息,交易员上调8月降息概率预期至50%,并几乎消化年内两次25个基点降息行动。 6/20.加拿大央行会议纪要:6月会议考虑过等到7月再降息,暗示未来宽松“循序渐进” 6/20.印度卢比兑美元跌0.2%至纪录低点至83.5988,跌破4月创83.5750的前期纪录。 6/15.專家強調,事實並非像看上去那樣,問題在於,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之間「沒有」石油美元協議,至少沒有正式協議存在過,報導引述能源觀察家伯特蘭(Arnaud Bertrand)的說法,表示石油美元協議的50年到期日純粹是捏造的。 報導稱,雖然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在1974年確實有進行會談,但沒有證據表明存在為期50年的正式協議。 6/13.石油美元時代終結;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間持續50年石油美元協議 9日到期,沙國決定不續簽。這協議終止可能會削弱美元,進而影響美國金融市場。如石油不再以美元計價,會導致全球對美元需求下降,這反過來可能導致美國通貨膨脹上升、利率上升和國債市場疲軟。「石油美元」指以美元作為全球原油交易貨幣角色。石油美元協議於1973年石油危機後正式成立,要求沙烏地阿拉伯將其石油出口以美元定價,並將盈餘的石油收入投資於美國國債。作為回報,美國向沙國提供軍事支持和保護。這種安排對雙方都是雙贏。 6/13.俄央行发布停用美元和欧元场内交易后的首个官方汇率:6/14日,美元对卢布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88.21卢布,欧元对卢布官方汇率为1欧元兑换94.83卢布。 6/12.摘.美央爸維利率目标区间仍为5.25%到5.5%,如市场预期,並預測今年僅降息一次,比三月預測少兩次,因美國通膨朝二%目標下降速度慢於決策官員預期;不過,Fed主席鮑爾對降息兩次持開放立場,強調Fed新經濟預測採保守態度;鲍威尔偏鷹語(後美股漲勢收窄):5月通胀已实质性放缓,在正確方向,但仍太高,今年迄今通胀数据还不足给美联储降息信心,需更多数据提振信心,就业增速仍偏强但速度低于一季度,劳动力市场已回疫情前水平,預計处相对紧张但不过热状态(金髮女郎經濟);预计劳动力市场强劲将续,但就业市场正降温。FOMC成员:普遍预计今年美国GDP增长将比去年放缓,尽管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长从3.4%放缓至今年第一季度1.3%,但 私人国内最终购买在第一季度增长2.8%,几乎与2023年下半年一样强劲;预计今年中位数增长2.1%,未来两年2%;美联储就业和通胀目标风险已趋于更好平衡。然而,经济前景仍不确定,美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 老鲍强调:过早或过度减少政策限制可能会导致通胀进展逆转。同时,过晚或过少地减少政策限制可能会过度削弱经济活动和就业。在考虑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任何调整时,FOMC将仔细评估新数据、不断演变前景及风险平衡。 6/7.花旗今将美联储首降息预测从7月改为9月。 6/7.据媒体周五数据,自2009年来,各国央行大举买入黄金,加黄金价格走高,其在全球国际储备中占比不断扩大。至2023年底,黄金在全球储备资产中比重已攀升至18%,超出欧元16%份额。从不包括黄金外汇储备比看,从1999年欧元推出时开始,美元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从2001年72%高位缓跌至2023年58%。 6/7.欧央行降息25个基点 为5年来首次 称不对利率路径做预先承诺;拉加德:不能说欧央行正进入“降息”阶段,未来几个月将面临坎坷 6/5.G7国家打响降息第一枪:加拿大央行如期降息至4.75%,央行行长称,预计进一步降息将是合理的。 5/27..不等Fed!外媒預期歐洲央行6/6降息1碼 523.久才降息,多人愿一旦通胀风险重燃就加息;美联储决策者认为,需要比之前预期更多的时间,才对通胀达标更有信心;通胀下降过程比之前预想得久;尽管货币政策有限制性,许多与会者仍不确定限制的程度;多人不确定当前金融环境限制程度及限制性不足的风险;与会者提及美国商业地产市场恶化和金融环境急剧收紧的经济下行风险,认为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值得监控;几乎全体支持6月起放缓缩表且国债缩减规模砍过半。“新美联储通讯社”称,美联储官员因一季度通胀数据不佳而预计降息需要等更久,一些人还对通胀提速情况下加息持开放态度,不过4月通胀数据让人更放心无需加息。 5/20.大摩首席经济学家:日央行将在7月加息:Seth Carpenter团队预计,“再通胀”将推动日本央行在7月加息,此后随着通胀走低,明年一季度只加息一次。 5/14.鲍威尔:一季度通胀缺乏进展,美联储需要耐心,等待更多通胀降温的证据;鲍威尔表示,他原预计通胀将走低,但今年第一季度的通胀数据削减他这一信心,这使得美联储无法给出是否或何时能够降低利率。“新美联储通讯社”撰文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确认美联储计划将利率维二十多年来最高水平,等待有证据表明通胀将恢复放缓态势,鲍威尔对通胀和利率保持观望态度。 5/14.阿根廷央行將50%降1000基点至40%,第六次下调,借贷成本已从2023年12月133%高位回落,总统米莱政府押注通胀将续走低. 5/13.Fed理事鮑曼明確表示,有鑑於今年以來通膨仍居高不下,2024年降息是不適當的。 5/11.美联储警告!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超疫情前水平商业地产贷款违约率要压不住了?商业地产贷款逾期支付率超疫情前水平,美国监管机构正采取措施加强监督,以防系统性风险,银行们也为进一步的损失做准备。5月10日,美联储警告称,美国某些商业地产贷款的逾期支付率已经上升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特别是与办公楼相关的贷款违约率持续攀升,银行正在为可能的进一步损失做准备。 5/10.拥有美联储FOMC投票权的鲍曼认为,美联储在2024年降息并不合适,并指出今年前几个月美国通胀持续存在压力。她敦促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们在朝着2%的通胀目标迈进时,谨慎而周密地行事。周五有多位美联储高官讲话,美债收益率随后加速回升。 5/10.欧央行4月会议纪要:做好了6月降息的准备;纪要显示,大多数人认为6月份不会是单一一次性降息。目前市场认为今年最多会有三次降息,或在6月后降息两次,最有可能在9月和12月。 5/8.全球央行“降息大幕”拉开,瑞士打响发达国家降息第一枪,瑞典央行紧跟其后。8日瑞典央行将基准利率从4%下调至3.75%,符市场预期,并表示如果通胀前景仍然保持不变,预计在下半年将再次降息两次,这是瑞典央行自2016年来首降息,先于邻国欧元区采取行动,为受衰退困扰的瑞典经济提供支持。 5/7.美联储两高官偏鸽派发声,“三把手”(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称最终会降息,但消费者住房通胀预期猛增;联储三把手和今年票委里士满联储主席均发声偏鸽派,美债收益率盘中走低。但纽约联储发布的最新美国消费者住房预期调查报告显示,一年期房价、房租上涨幅度预期重新明显加速。消费者预期数据威胁通胀稳定。 5/6.欧央行首席经济学家:6月降息理由越来越充分,服务业通胀开始放缓,欧元区6月降息“板上钉钉”。 欧元区6月降息“稳了”? 5/5.美媒:習若放手人民幣重貶救出口 俄首當其衝 5/2.日元美股盘后一口气突破三道关口,至155下方 5/2.通膨數值高於預期,Fed維基率5.25~5.5%不變,保持23年高點,符市場預期,交易員近減對Fed今年降息押注;美Fed主席鮑爾:今年迄今通膨數據依然太高,尚無法帶給聯準會採降息措施足夠信心,可能需「比原先預期更久時間..,無法保證在降低通膨方面取得更多進展,前方道路充滿不確定性」,年初投資人一度樂觀預期聯準會今年將6度降息,後通膨數值維高企,愈多投資人漸轉認為今年可能完全不降息甚升息以應,致美股4月低迷,美公債殖率竄升;鮑爾對此特提及:「下次政策利率變動不太可能是升息」此話提振市場信心,美道工指午盤一度漲逾500點,尾盤漲勢熄指數漲跌互見,但費半指因Smci,SwkAmd財報會重挫;6月交割紐約期金漲0.4%每盎司2312.7美元,現貨金漲0.9%每盎司2306.8; 4/30.日副財相:政府24小時待命 隨時處理日圓匯率問題 4/29.日圓早盤一度貶跌160元大關,續創34年新低,在日圓急殺下,疑日本央行出手干預,下午盤一度急拉,觸及155.01,大升逾2%。4月29日盘中,日本假日休市、交易清淡期间,日元汇率在急跌至1美元兑160日元之后,突然迅速拉升,回155附近并获支撑。鉴于美国利率料将维持高位,日本今年难以避免需要再次干预外汇市场、减缓日元的跌势,汇市将有一场漫长的拉锯战。 4/27.美陷“滞胀”忧虑?花旗坚持认为美联储将在夏季降息 4/27.美元兑日元盘中突破158,达到158.05一线,日内大涨超1.5%,不断刷新34年新高。由于日本央行几乎没有表示提振日元,日元兑美元跌破156关口 4/26.“新美联储通讯社”:美联储的降息之梦正在远去 4/25.日圓持續疲軟,24日一度貶破155大關,到1美元兌155.21日圓,創34年來新低,外界高度關注日本央行是否會進場干預。標準銀行G10策略主管巴羅(Steven Barrow)預測,日本央行最快週五(26日)就會進場干預,還可能與南韓央行協調行動,,藉此最大化干預的影響程度。 日本央行上次入場干預日圓,是在2022年9月,但巴羅稱,上次干預一開始對匯率的影響不大,不過之後幾個月,日圓升值超過13%,到2023年初,日圓匯率到1美元兌130日元 4/24,印尼央行超预期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上调至6.25%,市场预期为6%,为今年首次加息。 4/24.跌至“干预线”?日元汇率跌破155关口,为1990年6月以来首次 4/24.报道称日本央行将讨论日元快速贬值问题,日元短线反弹 4/23.最大「灰犀牛」來了?日本發出準備干預匯市迄今最強烈警告 4/19.美联储三把手领衔,高官们开始提到“加息”,美股美债又跌了 越来越多的美联储高官提到“加息”。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警告称,如数据显示,美联储需要加息以实现目标,那么美联储就会加息。虽然威廉姆斯强调,“加息”不是他预计的基线情况,但其最新讲话比最近一周以来的稍早评论显得明显鹰派,这令美股美债再挫。美股盘后,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也表示,如果美国通胀上升,对加息持开放态度。 4/19.日銀總裁:若疲軟日圓推高通膨 可能再升息 417.不降反升?瑞銀估美國利率明年恐達6.5%;聯準會延後降息 美元迎接1年多來最佳牛市 4/17.鲍威尔:通胀缺乏进一步进展,让高利率在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可能合适(近期数据表明,通胀缺乏进一步进展。虽然通胀有进展,但进展速度还不够快,并没有给我们关于通胀带来更大的信心,反而表明,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对通胀有信心)美元迎接1年多來最佳牛市 4/17.高盛:迎接亚洲贬值潮,高盛认为,当前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与年初形成鲜明对比,或将推动美元进一步走强,在美元上行之时,韩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更为敏感,这些货币贬值风险最大。 4/15.全球降息节奏不一,投资者疯狂“涌入”美元,美元指数今年以来上涨4.6%,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上周期货市场持有美元净多头头寸达到177.4亿美元,为2022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 4/15.領先美降息!彭博:英抗通膨擊敗美 最快6月降息 4/15.新兴市场“货币保卫战”,焦点战场在亚洲 4/12.华尔街大行开始比悲观了?德银、美银:美联储直到12月才会降息 高盛预计美联储今年降息两次,巴克莱银行预计只降息一次。美银和德银一致认为,美联储今年只会在12月份降息一次。德银进一步指出,如果未来通胀数据继续令人失望,或者选举结果导致加剧通胀的财政政策出现,那么今年和2025年美联储都不会降息。 4/11.新美联储通讯社:现在问题已不是何时降息,而是降不降?随CPI数据连三个月超预期,Timiraos认为,如通胀未来缓慢下行意味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而如果维3%附近,美联储很可能将无法降息。 4/11.美国3月CPI超预期,日元跌破153,日本政府会出手干预吗?美元兑日元汇率创34年来新高。有分析师指出,在美国通胀压力仍然较高的情况下,如果日元继续贬值,日本央行有可能出手干预来稳定汇率。 4/11.華爾街:6月降息没戏,高盛再砍降息预期:今年两次7月和11月降息 ,而不是原預期三次在6月、9月和12月降息;拜登:年底能降!(美国3月CPI数据再超预期,华尔街分析师普遍认为,通胀正朝着错误方向发展,美联储需要保持高利率更长时间,并等待更多通胀温和证据,降息时间肯定将推迟。美国高通胀吹哨人、前美国财长萨默斯则表示,必须严肃认真地考虑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美国总统拜登则坚持认为,美联储年底前将降息) 4/11.美国前财长萨默斯:3月份美国CPI数据火爆表明,是时候慎重考虑美联储加息了;萨默斯认为,6月份降息将是一个危险且严重错误,堪比美联储在2021年夏天所犯错误,现在不需要降息,萨默斯受訪表示:“必须认真考虑下一次利率变动是上调而非下调的可能性。” 他指出,这种可能性大概在15%到25%间。美通胀仍超乎想象顽固。美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3月份美国CPI年增速超预期加快至3.5%,核心CPI年增也意外加快增长至3.8%,为连续第三个月高于预期。“根据目前事实,我认为6月份降息将是一个危险且严重错误,堪比美联储在2021年夏天所犯错误,”萨默斯表示,“我们现在不需降息。” 4/10.紐西蘭央行10日:連第6次利率決策按兵不動,維官方現金利率(OCR)5.5%不變,符市場普遍預期。 4/10.無視總理降息要求 泰國央行維持利率2.5%連第3次利率決策按兵不動。 4/9.WSJ:美5大科技公司現金滿手成為大問題(在S&P 500指數中,包括蘋果、亞馬遜、微軟,及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臉書等這5家美科技公司,總共擁有略多於5700億美元現金、短期和長期投資。2023年Alphabet庫藏股約花費615億美元,2022年則花費590億美元。蘋果2023年實施庫藏股約花費770億美元,是研發支出近300億美元2倍多。 2023年蘋果、微軟和Alphabet等3家公司的營運現金均超過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2兆元),當中蘋果則大幅領先。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則位居非科技公司中的第1名。) 4/7.聯準會理事鮑曼認為,如果降低通膨的進展停滯或逆轉,應進一步升息而非降息。 4/6.日元进入“决择期” 自从日本央行历史性决议以来,美元日元陷入了挣扎。@Bespoke指出,这是美元兑日元自 1980 年以来最小的 13 天区间……一方面,日本政府反复口头警告干预;另一方面,华尔街各家投行都给出日元将创出新低的预测,认为即便日本干预,只要美联储推迟降息,日元将继续下跌。 4/6.美联儲高官“比鹰”:理事鲍曼称如果通胀居高不下,可能需要进一步加息,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上日语出惊人,认为美联储今年甚至有可能不降息,令美股当日急跌,才过一天,就有享有永久投票权的理事发出更鹰声音。周五,另有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表示,考虑降息还为时过早。 近几日美联储多位高级官员密集讲话,其中不乏“鹰声大作”表态。继周四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称美联储今年甚至有可能不降息之后,拥有FOMC永久表决权的美联储理事鲍曼周五表示,有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才能控制住通胀。鲍曼最新表示,美国通胀存在一些潜在的上行风险,政策制定者们需要小心,不要过快放松货币政策,甚至有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才能控制住通胀。对于上述加息论调,鲍曼称,虽然这不是她的基线前景预期,但她仍然认为,如果通胀停滞甚至逆转,美联储可能需要在未来的会议上进一步提高政策利率。鲍曼表示,她认为最有可能的结果仍然是——美联储最终会降低利率。 4/5.再度進行口頭干預!日財相警告匯率過度波動 4/3.亞特蘭大 Fed 行長博斯蒂克3 日表達對通膨速度擔憂,並表示他認為今年更晚時才會降息,今年只降息一次 出現在第4季。 4/2.美联储六月降息概率已跌至50%以下,隔夜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意外扩张,经济数据的强劲让美联储近期降息的必要性再度走低 3/30.越来越多人相信——美联储今年就六月降一次息通胀持续高于目标、就业市场稳健、金融环境宽松,今年有一次降息就不错了? 美联储今年降息几次成为当下市场焦点,越来越多人更为谨慎,有分析指出押注降息“一次就好”。隔夜,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核心PCE发布,随后美联储主席发表重磅讲话。鲍威尔表示,2月核心PCE“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同时重申并不急于降息,希望看到更多“向好”的通胀数据增强信心。 美联储理事沃勒也在本周“放鹰”,称没有必要急于降息,近期经济数据显示应推迟降息或是减少今年降息次数。值得一提的是,沃勒在这次讲话中四次使用“不必急于行动”一词。 3/28.野村交易主管:日元今年将涨到140;野村认为,在美联储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和日本央行收紧政策的推动下,日元今年将继续走强,美元兑日元汇率应该回到140。 3/28.美联储理事沃勒称不急于降息,应推迟或减少降息(有望成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的有力候选人、美联储现任理事沃勒周三美股盘后“放鹰”。沃勒在最新讲话中四次使用了“不必急于行动”一词,包括当日发言的标题。虽然讲话整体鹰派,但沃勒仍表示,随着美国经济在通胀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今年某个时候降息将是适当的) 3/28.外資在日股: 上週(迄3/23)賣超8914億日圓,連第2週減碼日股,2024年迄今外資買超日股累買縮小至1兆8,993億日圓;且外資狂賣日本中長債達3兆8,925億日圓,4週來首站賣方,週賣超額創逾1年來(2023年1月8-14日當週來、賣超3兆8,947億日圓)新高、週賣超額創史上第4高紀錄;上週外資賣超日本債券(中長期債券+短期債券)金額為3兆3,980億日圓、4週來首度站在賣方;買超日本短期債券金額為4,945億日圓,4週來第3度站在買方。總計外資上週流出日本金融市場資金總額4兆2,893億日圓,連第2週呈現淨流出。 3/28.日元警戒线152!要么“动手”,要么暴跌美元兑日元一旦涨破152,日元将加速贬值,将为日本当局出手干预打开大门,同时空头仓位增加将加速日元贬值。海外对冲基金目前正积极布局,在日元衍生品上的投资高达数十亿美元,押注日元不会跌破152——这部分资产将随着美元兑日元接近152而增值,但一旦日元跌破此水平、这部分巨额投资将“一文不值”。同时随着交易员竞相回补空头头寸,日元跌势可能还会加剧。 3/21.日股再创新高!日本政府鼓励散户炒股,1000万亿日元家庭储蓄仍在进场(由于长期通缩,现金存款占日本家庭资产52.6%,日股再创新高后,日本政府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入市) 3/21.台灣央行會後,金融業全押不升息下,意料外去年第2季來首升息,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125百分點,至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為年息2%、2.375%,及4.25%(楊金龍:這次升息屬「預防性升息」,主因2021年來,國內物價漲幅較高,加4月電價擬調漲,恐形成較高通膨預期;考量今年經濟成長增溫,升息半碼抑制國內通膨預期,「我認為調整是適當的」) 3/21.英央行宣布连第五次维基准利率5.25%16年高位不变,符市场预期,续“按兵不动”,紧跟美联储步伐,仅一人支持降息, 3/21.G10首达经济体瑞士降息,经长期高通胀后意外宣布降息25基点至1.5%,超出“维持利率水平不变”普遍预期,此举将加大美联储和欧央行年内降息可能性,瑞士央行SNB從2022年3月来逐步加息至1.75%的十年高位后,SNB已连两次维该利率水平不变,此前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瑞士央行至少在今年6月前”不会打开降息大门。利率决议公布后,瑞郎汇率应声走低,欧元/瑞郎涨0.5%至0.973。 3/21.美聯儲如預期利率不變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保持5.25%至5.5%, 23年高點。即使年初通膨高於預期,官員仍預估今年將降息3碼,且上修經濟成長預測,刺激美股再創史新高。 **3/19.日銀:2007年來17年來首升息,取消殖利率曲線控制YCC政策,日元走貶,今年薪資強勁成長初步跡象,使日銀結束全球最後一個負利率政策;日銀政策會後聲明:將短率從-0.1%上調至0-0.1 %,並宣布取消針對10年期日本公債的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即透過買賣債券來引導長期利率;終止日本在全球央行中透過廉價資金和非常規貨幣工具來支撐經濟成長的時代;日銀並表示將停止購買日股ETF和日本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J-REITS,慢慢減購買公司債,並計劃於一年左右停止這種作法。不過,央行仍會繼續買進政府公債,購買規模和先前大致相同。日本最大工會組織日本工會總聯合會Rengo 3/15日宣布,勞資雙方已達成平均加薪5.28%初步協議,幅度為1991年來最高。日銀2013年開始實施一項龐大的資產購買計畫,起初目標是在約兩年內將通膨率推升至2%。不過,因通膨始終未見起色,日銀被迫將刺激措施調整為更長遠的計畫,因此在2016年導入負利率以及殖利率曲線控制政策。此後,日元大幅貶值推高進口成本,引發日本民眾對超低利率政策的不滿,日銀也在去年針對YCC進行調整,放寬對長期利率的控制。 ***3/13.“对冲基金新王”Ken Griffin(对冲基金Citadel创始人 ):美联储不应过快降息,警惕:反复操作引发市场动荡,美联储在降息时应该采取谨慎缓慢的方式,以免未来需要重新加息,从而给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他昨在期货行业协会会议上發表:美联储在降息时应采谨慎缓慢方式,以免未来需要重新加息,从而给市场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波动,假如美联储在短时间内先降息然后又重新提高利率,这种反复的政策操作可能会对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市场参与者通常期望政策制定者行动是连贯和可预测,频繁政策转向可能会对市场信心和经济稳定造成伤害。 3/13.报道:日本央行考虑停止股市ETF购买 3/13.如日元升值超过5% 日股将崩盘?(当日元对美元及其它主要贸易伙伴货币持续升值,日股下跌将更明显,基于过去近25年的数据,日元对美元升值时日经指数走低) 3/13.美元兑日元短线走高约20点,日本央行行长称一旦价格目标在望,将考虑政策调整,美元兑日元短线走高约20点,现报147.72。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称,一旦价格目标在望,将考虑政策调整。将全面评估经济状况再决定政策。 ***3/12.摩根大通執行長Jamie Dimon,在雪梨澳洲金融評論商業高峰會直播表示:認為聯準會不應在6月前開始降息,而應該等待情況更加明朗。 「如果是我,我會再等等。」;戴蒙表示,他不會「排除」經濟衰退可能性,並指出比特幣、黃金和某些信貸證券的價格都是金融市場泡沫形成的跡象,也是聯準會按兵不動的更多理由。比特幣11日站上72000美元史新高。戴蒙表示,「我認為世界各地財政刺激力量非同尋常。央行量化寬鬆力度也非同尋常。這有點像服用興奮劑。」「財政支出具乘數效應,這意味著如果我給你錢,你就會花掉。企業正從推高股價和獲利的同一個『海洛因』中獲利。」 3/9.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称,日本央行考虑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计划、提前表明其计划购买的国债规模。 股價3/11.-2.2%日媒放风:日央行考虑3月放弃YCC,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新框架将转而关注购买量而非收益率,新的购买策略将保持月购债规模在6万亿日元(约410亿美元)的现行水平。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箭在弦上”。 3/9.美国总统拜登:预计美联储将降低(政策)利率,我打赌“它们会降下来”。 ***3/8.美国高通胀“吹哨人”萨默斯:美联储对中性利率判断有误,今年不一定降息(前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表示,美联储对中性利率的预估有很大偏差,并且政策制定者今年最终不会下调基准利率的可能性加大) 3/7.鲍威尔参院作证:很清楚降息太迟的风险,美联储将谨慎撤除紧缩 鲍威尔:很清楚降息太晚的风险。如果经济形势符合预期,美联储就可以从今年开始降息。预计美联储将“仔细地.. 3/7.欧洲央行连续第四次“按兵不动” 下调今、明两年通胀预测,欧央行下调了今年通胀预测,为未来几个月的降息打开了大门,交易员增加降息预期,预计2024年将降息100个基点。 3/6.埃及镑跌超20%,埃及央行大幅加息并称将让市场力量决定汇率 3/6.Fed主席鮑爾赴國會作證 重申預料今年開始降息但時間仍未確定 3/2.通胀预期正攀升,Apollo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警告:美經济不仅没放缓反重新加速,通胀开始反弹,这将阻美联储2024年降息;Sloks指,劳动力市场吃紧、工资通胀颇具黏性,同时制造业、服务业和租金数据也呈上升趋势。“进入2024年,市场预期美联储会有六次降息,现实情况是,美国经济根本没放缓。” Slok做出此番预言前一日,美联储看重的通胀指标——1月核心PCE物价环比增速从上月的0.2%反弹至0.4%,创2023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 (2/27.堪萨斯联储主席Schmid认为,美联储在降息应保耐心,同时警惕通胀走高,没必要预先调整政策立场 2/23.高盛一个月内两度推迟首次降息时间,预计今年将有4次降息,此前预期为5次。美联储降息预期再被颠覆?高盛Jan Hatzius等分析师将,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的预期从5月份推迟到6月份。同时,高盛减少预期降息次数,预计今年将有4次降息,分别在6月、7月、9月和12月,而此前预测FOMC将在2024年降息5次。此外,高盛认为明年还有4次降息,而之前是3次,最终利率预期仍为3.25% -3.5%。 2/22.美联储会议纪要:官员担心过快降息、担心通胀下降停滞(联储官员认为,政策利率可能处于峰值,在更有信心通胀会达标前,不适合降息;多数官员强调不确定高利率持续多久、强调以评估数据判断降通胀进展重要性,两名官员指出长期紧缩带来经济下行风险;多人认为金融环境限制性已经或可能不够,或导致通胀下降停滞;多人建议下次会议深入讨论资产负债表,以便做放慢缩表决策);美联储承认加息周期结束,但没有确认何时降息。在耐心等待数据进一步验证通胀回落(可能引发经济下行风险)以及立刻降息(可能引发二次通胀风险)之间,美联储暂时选择了前者。 2/15.GDP连续两个季度收缩,英国陷入“技术性衰退”,第四季GDP降0.3%,经济学家预测为下降0.1%。经济学家将技术性衰退定义为GDP连续两季下降,但英国的降幅较小,显示是处于停滞状态,而非全面衰退。尽管如此,英国央行下调利率(在16年高点)的压力仍然上升。 2/6.德银指出,经济增长加速、更高的政府赤字、通胀波动性上升都意味着,未来利率可能保持在高水平,此外2008年后的低利率因素难以再现 2/1.高盛将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的预期从3月份推迟到5月份,但仍然预计2024年有5次降息 1/31.退出YCC讨论升温,日央行暗示加息在即;具体退出时间尚未确定,但市场普遍预测可能在3月或4月,此外日本央行再次大规模削减债券购买量,也为3月/4月收紧货币政策埋下伏笔。 1/29.转向在即?对冲基金押注日本央行先加息,再动YCC 1/25.紅海危機恐拉高物價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1/25.新美联储通讯社”:通胀降温为今年降息打开大门,美联储下周政策声明有变! 1/23.日本央行行长:价格前景依旧高度不确定,即使结束负利率,宽松环境仍续.警告如有需要将毫不犹豫地加大宽松力度,但指出,通胀有望季度报告预测期末渐加速达央行目标,2024财年CPI年增幅可能超过2%,中长期通胀预计将温和上升。 1/23.投资踩雷50年之2008:雪球前世Accumulate屠杀内地富豪.雪球产品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富豪杀手”Accumulate,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高胜率、高费用、低赔率,看起来很美,实际上缺没有α,纯β。一个纯β还收高费用的结果就是最终让你亏钱。别投了好多年回过头一算账才发现被坑了。 1/20.八个月来首次!美国两大海外债主齐增持美债,中国持仓暂别2009年来低谷,美财政部数据显示,11月中国持仓增加124亿美元,结束七个月连抛势头,2023年前11个月仅3月和11月增持,11个月持仓缩水近10%;11月日本增持美债293亿美元,连增两月。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债价格大反弹的11月,海外央行配置美债兴趣增不算意外。 1/19.新年啟始重新分配投资组合,使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资产一月来首现单周净流出。 总资产从前周5.975万亿美元降141亿美元至5.961万亿美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周缩130亿美元至7.674万亿美元新周期低点(自2021年3月来最低)。得益于逆回购工具续缩减,银行准备金在缩表背景下续强劲反弹,并与美股市值涨幅相一致。 1/19.规模巨大货币基金让华尔街垂涎欲滴!期待:8.8万亿美元涌入美股,媒体报道,过去两年,随利率续升,美货币基金短期收益率都在5%以上,总规模创史新高,至2023年第三季度,超8.8万亿美元被存放在货币市场基金和定期存款中。分析师乐观认为,如通胀前景续改善,利率续下行,这8.8万亿美元资金将从货基流向其他资产,给股债两市带来重大利好。 1/19.日本12月CPI小幅回落,日元应声走低,在日本CPI数据发布后,美元兑日元短线上扬约10点转涨,最高触及148.17。最新数据:继PPI同比持平之后,日本12月CPI(除生鲜食品)同比升幅连第二月放缓,让日本央行更有理由在下周货币政策会议上续维负利率政策不变。 1/19.美联储博斯蒂克:预计美联储三季度降息,呼吁保持谨慎 美国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预计美联储要三季度才会开始降息。 在面临全球不确定性之际,呼吁对降息问题保持谨慎。 1/17.拉加德:歐洲央行夏季可能降息 但仍取決經濟數據 1/9.联储鹰派票委转向:加息可能结束,但尚未准备好降息 1/4.开年美元上涨,摩根士丹利泼冷水:调整了对美元预期,由乐观转为中性。该行表示,此前对该货币续走强信心已明显减弱。 1/4.德银:基准情境下美联储6月首次降息 全年降175个基点;基准情境外,若美国经济温和衰退全年降息225个基点,若美国经济“软着陆”全年降息100-125个基点。

通膨滯脹,公債殖率結構倒掛24~25

通膨滯脹公債殖率結構倒掛
俄侵烏惡化通膨/消費股股價崩/俄債/skimpflation
+++++++++++++++
4/8.美債大跳水,報導指出,在對沖基金們正在瘋狂拋售手中的美債,加上整個投資界都在拋售美債以籌集現金,引發週一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19個基點,創下近3年來最大單日漲幅;外媒報導,週一美盤時段,美國公債遭遇了劇烈拋售,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一度大幅飆升19個基點至4.18%,創下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而30年期美債殖利率更是上漲21個基點,為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波動。 3/28.美国商务部:美联储最爱的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在2月年涨2.79%,为2024年12月来新高,超过预期2.7%和前值2.6%;核心PCE物价指数月涨0.4%,超出预期和前值0.3%,创2024年1月来新高。美国2月PCE物价指数年涨2.5%,持平预期和前值;PCE物价指数月涨0.3%,同持平预期和前值。 3/13.美国2月PPI年增3.2%,月增不变,为去年7月来最小增幅。服务业成本降是主因,但商品价涨。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通胀的担忧。 3/6.“历史性”财政扩展计划刺激,3/5.10年期德债收益率一度暴涨30个基点,创1990年来最大单日涨幅。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后令避险情绪升温,德债先大涨,随后1990年东西德统一之际,德债大跌。摩根大通指出,收益率上升是因市场认为德国正打开经济增长阀门,这对风险资产非常有利。还有分析指出,如“历史性”财政扩展计划获迅批准并实施,明年德经济增长率可能高达2%。 2/26.川普關稅政策不確定,及經濟數據疲軟,導致美國「停滯性通膨」擔憂重燃,美債殖利率週二急跌摜破4.3%,至4.29%,創去年12月中旬以來新低,交易員預計年底前聯準會將有56個基點的降息。美銀稍早前研報指出,美國經濟現正處於溫和「停滯性通膨」的狀態,從通膨水準來看,自2021年底以來,儘管聯準會多次加息,但通膨仍頑固地高於2%的目標。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居民對未來幾年的通膨預期已升至3%以上,而5年盈虧平衡通膨率也攀升至兩年高點2.61%。這一背景下,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急速升溫,互換合約顯示,交易員預計年底前聯準會將有56個基點的降息。川普政府的政策不確定性也是推動美債殖利率下跌的重要因素,市場擔心,川普的關稅威脅和政府效率部門(DOGE)削減聯邦工資的計劃將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彭博策略師Mark Cudmore表示,週一論調發生變化,從「美國新政府尚未實現我們對經濟增長的預期」,轉變為「美國政策可能開始對經濟造成真正損害」,這是為什麼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處兩個多月以來最低水準,且未來幾週可能會再次大幅下跌。美債期權交易顯示,投資者預期10年期美債殖利率將進一步下跌至約4.15%。 2/20.美國頑固通膨與川普總統強硬的貿易政策,再度引發人們對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的疑慮,這個融合成長疲軟以及通膨持續居高不下的局面,曾在1970年代困擾美國經濟。布蘭迪全球(Brandywine Global)固定收益策略師麥克英泰(Jack McIntyre)說:「停滯性通膨再現的可能性是肯定的,因為我們有這些有害消費者需求的政策,而持續的通膨限制了聯準會(Fed)的操控能力。長期而言,不再是零可能性的景象了」 2/13.受美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3%衝擊,美債出現大幅拋售,推升10年期和30年期公債殖利率連續第5個交易日上漲,週三收盤分別來到4.636%與4.835%,創下2025年單日最大漲幅 1/15.美12月PPI通胀增超前值但低于预期(年涨3.3%低于预期,月增缓至0.2%,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持平),美债收益率和美元震荡走低 25-1/8.抄底时刻到来?花旗:美债收益率升至5%将带来买入良机:“收益率回升当然会有点痛苦,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可以被视为一份礼物-仍然有大量现金处于观望状态”。美债市场的抛售还在进行中,什么时候是个底?花旗集团首席投资策略师兼首席经济学家Steven Wieting表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进一步升至5%,而这也将是入手的好时机。近期,美债收益率从9月3.60%的低点飙升至接近4.70%,因为投资者预计特朗普在第二个任期内的政策将带来通胀压力,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促使交易员将美联储下一次降息的预期推迟到7月,因此,市场开始重新评估美债收益率究竟能升至多高。另一边,期权市场也显示,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飙升至5%。分析师表示,本周五将要发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如果强于预期,可能推动美债市场的进一步抛售。 ++++++++++++++++++
24--12/25.鲍威尔今年送出的“圣诞礼物”是鹰派降息,长债收益率创七个月新高,上周美联储下调降息预测,暗示2025年仅会再降息两次,低于9月份暗示的四次降息。期货市场目前预计,明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4%左右,这意味着降息一到两次。隔夜,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盘中最高突破4.6%创五月份来最高,自上周美联储降息后涨约20个基点,尾盘回落小幅转跌。3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在盘中触及4月下旬以来最高后转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基本持平于4.33%至4.363%范围内。 12.23.2024年,全球6000亿美元涌入债市,创历史新高,投资者押注主要央行将转向宽松货币政策,纷纷涌入债券市场,但美联储最近暗示明年放缓降息步伐,可能影响债市未来走势。 12/17.T. Rowe Price固收首席投资官Husain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很小”,进一步降低了美国国债的吸引力,而全球需求下降也预示着美债前景不佳。他预计,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在明年一季度先达到5%,然后进一步攀升,可能会创下二十多年来首次升至6%。随着特朗普第二任期临近,1800亿美国资产管理巨头T. Rowe Price近期上调了对美债收益率的预期,并警告称,特朗普即将采取的减税措施将导致美国预算赤字问题持续,潜在的关税和移民政策也将令价格压力延续。12月17日,据彭博社报道,T. Rowe Price固收首席投资官Arif Husain在其最新报告中写道,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可能在2025年第一季度先达到5%, 12/17.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5.05% 为2023年以来最高,长期英国国债延续跌势,30年期收益率一度上涨6个基点至5.05%,为2023年10月以来最高。英国国债全线走弱,周二稍早薪资数据出炉后,交易员削减对英国央行降息的押注。 12/15.明年暂停降息预期升温,长期美债五连跌,遭遇今年最惨一周;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今年最大单周涨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2年以来首次超越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倒挂“解除”。本周,美国国债市场连续第五天遭遇抛售,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今年最大单周涨幅。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即将放缓加息步伐,甚至可能在明年暂停降息,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五攀升至4.61%,周涨约28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表现更为强劲,上涨了25个基点,触及4.40%,这是自2022年以来首次超越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3个月期国债与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之差是投资者观察美联储政策预期的一个重要指标。曾经“提出收益率曲线倒挂具有预测性质”的杜克大学教授Campbell Harvey曾表示,收益率曲线倒挂表明美联储应通过降息来应对经济衰退的风险。但如今倒挂“已经解除”。所以,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12月降息25基点后,2025年将降息两次,但是部分经济学家则持有不同看法。其中德意志银行和法国巴黎银行的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在2025年不会采取行动。法国巴黎银行还预计美联储下周的行动将伴随鹰派措辞,以此暗示可能不会在未来采取更多的降息措施,该行还预测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将在2025年升至4.65%。 12/11.11月核心CPI年增月增速均持平前值,分别增3.3%和0.3%。数据公布后,掉期市场押注12月降息的可能性由数据发布前的86.1%增至96.4%。美国11月CPI数据全面符合预期,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得到巩固。 美国11月CPI年增2.7%,符预期,前值2.6%;11月CPI月增0.3%,较10月0.2%有所上涨,为今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样符预期。 11/25.经历两个月抛售后,美债市终于出现企稳迹象——每当收益率出现新高时,投资者就开始出手抢购。自9月中旬以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因特朗普胜选、通胀居高不下,以及一系列强劲的经济数据而大幅上升,打破了市场对美联储开始降息后美债收益率将会下行的预期,市场对美债收益率的未来走向没有达成明确、一致的共识。但在11月15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于11月15日突破4.5%后,大量买盘推动其迅速回落,此后再未触及4.5%。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收于4.4%,今日进一步下滑至4.33% 11/20.英国10月CPI年增2.3%,较前值1.7%显著上升,高于分析师预期2.2%。交易员削减英国央行降息的押注,预计2025年降息60个基点,较周二的预期下调6基点。 11/15.增速放缓!日本经济三季度环比增长0.2%,不久或加息;经济学家预计,工资回升、劳动节约型投资增长、入境旅游加速影响下,日本经济将续以适度速度扩张,加因日元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所引发通胀担忧,日本央行可能在不久将来加息。 日本经济连第二季度季增长,虽夏季自然灾害使得经济增速有所放缓。Q3 GDP年增0.3%,结束连两个季年降;季增0.2%符预期,但低于第二季度0.5%增幅;按年化计算季增0.9%,超出预期0.7%,但远低于第二季度下修后涨幅2.2%。 11/14.美國10月PPI生产者价指有所回升,年增月增多超预期,且均较9月数据反弹,反映抗通胀进展不均。尽管价格压力今年已得到缓解,但最近缺乏进展。虽美联储12月仍料将再降息,但相关数据或许促使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未来放慢降息步伐。10月PPI:年增2.4%,预期2.3%,9月前值从1.8%上修至1.9%;月增0.2%,预期0.2%,9月前值从0%上修至0.1%。美国10月核心PPI:年增3.1%,预期3%,9月前值从2.8%上修至2.9%(2023年3月来第二高数据,仅次于6月异常值);月增0.3%,预期0.2%,9月前值0.2%。10月服务业涨0.3%,占PPI涨幅大部分,9月涨0.2%: 11/14.美国10月CPI增速达三个月新高,美联储降息决策错?Euro Pacific Funds创始人、2008年总统竞选经济顾问Peter Schiff发文批美联储应对通胀错误判断和不合适政策。Schiff:政府和美联储宣称通货膨胀已控制,实际上,二手车价跌使平均通胀回落,掩盖真实通胀—许多重要必需品价仍大涨,如健康保险漲6.8%、住房成本涨5.2%,美通货膨胀没有效遏制,美联储断言通胀已被驯服非常荒谬,像2021年称通胀‘暂时性’一样。 11/14.美10月CPI年增加速至三个月高位,但符预期,华尔街认为12月降息稳了:住房通胀重来,二手车价创一年多最大涨幅,但有分析称,通胀对美联储有好消息:剔除住房成本“超级核心”服务指数涨幅三个月最小。12月降息概率至80%,但2025年前景不明,或最早1月暂停降息,或者明年改每隔一次会议降息。 11/14.喊对上輪美大通胀的美前财长拉里·萨默斯警告:川普如坚持竞选承诺,美国将遭受比2021年更严重通胀冲击(或意味两位数通胀),“数十年未见通胀危机”,希望川普能吸取教训,并调整计划,不要信守竞选承诺—除非想让物价再飙升。萨默斯2021年警告拜登政府疫情刺激计划具通脹姓准确预测美上轮大通胀。拜登政府当时无视萨默斯警告,认为通胀只是“暂时”。后美国通胀飙在2022年6月达40年最高9.1%,(股市由科技巨頭領崩跌);萨默斯現在指出,特朗普提多项政策和行动都会导致通胀回升,包括十年内可能达10万亿美元减税措施、干预美联储利率决策、对进口商品征收全面关税,及大规模非法移民驱逐计划。 11/11.“新债王”DoubleLine Capital的CEO Jeffrey Gundlach在最新采访中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增速有点放缓,但他不看好长期美债,这主要是考虑到新总统一向支持债务扩张,他还隔空喊话马斯克,希望对方能给他打个电话,他有关于缩减数万亿美债规模的一些想法。 10/30.尽管德国第三季度勉强避免了技术性衰退,但通胀率10月份仍飙升至2.4%,重新高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10月CPI月增0.4%,预期0.2%,前值0%;10月调和CPI年增初值 2.4%,预期2.1%,前值1.8%; **10/26.美债抛售潮冲击全球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市场从高估转向低估?9月美联储大幅降息50基点后,交易员们原本预计今年至少还会降息25基点,而目前,互换市场的交易显示,美联储在今年剩余的两次会议中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显著增加。分析师表示,投资者从高估美联储降息到了低估降息,“钟摆已经向另一个方向摆动”。 强劲的经济数据和对特朗普胜选导致通胀重燃的预期,促使交易员们削弱了降息幅度和速度的预期,而有分析师警告,市场可能反应过度了。 本周,美债遭到抛售,收益率全线走高,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约15个基点,升至7月以来的最高点。 美国市场的一系列变化也对全球市场造成了冲击:美元在过去一个月涨超3%,这使得美元兑日元升至150以上,日本官员已经对日元疲软发出了警告,此外,墨西哥比索也遭受了压力。美债大跌背后是投资者降息预期的急剧降温。9月美联储大幅降息50基点后,交易员们原本预计今年至少还会降息25基点,而目前,互换市场的交易显示,美联储在今年剩余的两次会议中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显著增加。 10/24.中金:大选结束后,美债本轮下跌行情将结束;降息后美国基本面修复自然趋势,叠加大选后政策增量变化,都使得美债利率难再趋下行,有也是交易和反身性机会。近期10年美债快速走高逼近4.3%,较月前底部已升70bp。有趣是,9/17美联储超预期降息50bp、市场降息和衰退预期正盛之时,回看恰是利率底部。 为何上行?不奇怪,与2019年如出一辙。如降息时还续看跌利率加仓债,就做反。实际上,过去一年,任何时间点线性外推当时对降息预期,几都反。原因有三:一是预期透支过多;二是利率自身反身性,利率降过多反而使其无法进一步下降,因融资成本降低有利增长,增长好了,自然降息也就不用那么多了,向上也是同理;三是过去几天愈发强烈特朗普交易提供新加持。2016年特朗普胜选后利率上冲80bp,但此次有些前置。 *10/23.本世纪首见!美债重演1995年大抛售,软着陆和特朗普成“关键词”;这波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主要源于过去一个半月经济数据打消衰退担忧,但也在反映投资者转向,他们在对冲特朗普当选和共和党拿下国会两院的可能性。美联储上月宣布大幅降息50个基点后,投资者对软着陆预期升温,叠加特朗普当选可能性,美国国债遭遇了进入21世纪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抛售。上次这样美债大抛售在1995年,也就是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领导联储进行软着陆期间,自美联储9月18日宣布四年来首降息来,对利率敏感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累攀升34基点,1995年该期限美债收益率也有类似大幅上升,当时美联储成功为经济降温,且未引发衰退。 ***10/23.美国国债遭遇了进入21世纪本世紀来从未有过的大抛售潮,重演1995年格林斯潘任美联储主席进行软着陆期间大抛售,美联储上月大降息50基点后,投资者对软着陆预期升温,叠加特朗普当选機率增,软着陆和特朗普成“关键词”;这波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主要源于过去一个半月经济数据打消衰退担忧,但也在反映投资者转向,他们在对冲特朗普当选和共和党拿下国会两院的可能性。报道指出,自美联储9月18日宣布四年来首次降息以来,对利率敏感的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累计攀升34个基点,1995年该期限美债的收益率也有类似的大幅上升,当时美联储成功为经济降温,且未引发衰退。 德意志银行的利率策略师 Steven Zeng 评论称,最近美债的收益率上升“反映出经济衰退风险的概率降低”,经济“数据相当强劲。美联储可能会放慢降息步伐。”包括非农就业报告和零售销售在内,本月公布的一些美国经济数据优于预期,令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逐步消减。 一周前,花旗分析师Dirk Willer认为:当下全球市场形势是,忘记硬着陆,交易再通胀,警惕特朗普。市场对经济硬着陆的担忧已被再通胀预期取代,再通胀行情有利于风险资产和美元,不利于长期债券。最近的市场定价已体现降息押注降温。本周二,互换合约定价显示,交易员预计,到明年9月,美联储将合计降息128 个基点,一个月前他们预期的降幅为195个基点。 10/22.美联储降息“生变”,全球债市遭抛售;今日,澳大利亚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15个基点,新西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7个基点,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3个基点,为两个月高点,新兴市场债券也重启跌势。 全球债券被抛售的核心原因在于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改变——美国经济表现强劲、特朗普胜选可能性上升、美联储官员对降息路径的谨慎评论,都使得债券交易的前景变得复杂。贝莱德预计,美国通胀和利率将在中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步伐放缓的预期正在升温,全球债券市场遭遇抛售。 10/7.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破4%,为8月7日来最高水平。 10/2.美東碼頭罷工如期展開,經濟學者表示,如果罷工持續超過1週,可能導致短期內價格飆升,大幅推高某些商品的價格,若持續一兩週,有些企業就會遇到真正短缺,他們絕對必須提高價格,以防止這些商品普遍短缺。 CNBC報導,由於國際碼頭工人協會宣布東部主要貨櫃和貨運港口停運,從卡車到玩具再到人造聖誕樹等各種產品的製造商都面臨障礙。 9/13.高利率苦美政府,至8月2024财年前11個月,美联邦政府财政预算赤字近1.9兆美元,年增24%,全财年赤字或创新冠疫情外年度新高,利息成本增30%至创纪录1.05兆美元,首破兆元, 8月末偿债利率3.35%,创2009年来新高;8月赤字3800亿美元创两年新高,主因取消学生贷款减免计划;美联储将政策利率維二十余年来高位高利率让美政府入不敷出问题进一步恶化。 8/30.美联储“最爱”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年涨幅意外未续扩大,再次证明通胀正向美联储目标前进,9月小幅降息预期有所升温。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剔除波动较大食品和能源价)年涨2.6%持平前值,略不及预期2.7%;月涨0.2%持平预期和前值。此外,核心PCE在三个月年化增长率为1.7%,为今年来最低增速。7月整体PCE物价指年增2.5%持平预期和前值,月涨0.2%符预期,前值0.1%。 8/14.基本符预期!美7月CPI年涨收窄至2.9%,低于预期与前值3%,核心CPI增速创逾三年新;但值注意是,租房通胀开始停止下降趋势。或疑租金通胀自2023年来首年增下,美联储仍降息吗?7月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且为2021年初来最低增速,可能进一步为美联储9月降息25基点做好铺垫。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3.2%,符合预期3.2%,低于前值3.3%,环比0.2%。 8/13/全面超预期下行!美国7月PPI年涨幅窄至2.2%,低于预期2.3%和前值2.6%,月涨0.1%,前值和预期均为0.2%;服务成本年内首次下滑,或进一步打开美联储9月降息大门。PPI后,市场将密切关注周三公布重磅CPI数据。7月核心PPI年增2.4%,低于预期2.6%和前值3%;月持平,这是四个月来最温和的涨幅,好于预期的0.2%,前值从0.4%下修至0.3%。 8/12.据纽约联储公布的消费者调查报告,美国7月消费者一年期和五年期通胀预期持稳,三年期通胀预期大跌,并创下2013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最低2.3%。7月家庭开支升幅预期为4.9%,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令人意外的是,失业预期方面是变好的,最新调查与疲软的非农数据不一致。 8/9.市场寻求高收益率,30年期美债拍卖再次不佳,美债跌,美股挺住了, 分析称,昨惨淡10年期美债拍卖导致美债收益率飙升、美股大跌,市场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30年期美债拍卖再次惨败,但这正是它刚刚遭遇的惨败。美债不出意外下跌,不过与昨不同的是,美股在糟糕的30年期美债拍卖后维持住涨幅,随后涨幅进一步扩大。 美国财政部拍卖250亿美元30年期国债。结果延续昨10年期美债拍卖不佳的态势。本次30年期美债拍卖的得标利率为4.314%,这是今年1月来最低收益率,当时为4.229% ,上次7月11日得标利率4.405%。本次拍卖的预发行利率为4.283%,有3.1个基点的尾部利差,这是去年11月以来最大的尾部利差。 8/1.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破4%,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年内必降息三次 美国国债上涨,收益率徘徊于2月以来最低水平,投资者认为经济数据支持美联储今年降息三次。10年期收益率自2月以来首次跌破4%,此前公布的制造业数据强化了市场这种观点。 7/17.英国6月CPI顽固!降息预期回落,英镑上涨,英国通胀率6月份继续持稳于英国央行的2%目标水平,但服务业顽固的价格压力增加市场对央行下个月是否会降息的疑虑。 7/15.Economic Outlook Group全球經濟學家Bernard Baumohl說:「我認為,如果川普擔任總統,通膨確實存在重新加速的風險」,這很可能導緻聯準會將利率定在比通膨繼續下行時,更高的水平。 調查也顯示,51%的經濟學家預期川普上台後,聯邦預算赤字會增加,22%的經濟學家預期拜登上台後赤字會增加。赤字擴大往往會對通膨和利率帶來上升壓力;另有59%的經濟學家認為,若川普主政利率會上升,16%的經濟學家認為拜登主政,利率會上升。 德銀證券美國經濟學家Matthew Luzzetti 則表示,無論下一任總統是誰,都很有可能出現巨額赤字,更大的通膨差異很可能來自貿易等政策。 德意志銀行估計,川普提出關稅措施將使整體物價上漲1%至2%。相較之下,近年來大量移民可能透過緩解疫情後的勞動力短缺,使通膨率降低多達0.5個百分點。 7/10.离美联储9月降息,就差降温CPI数据,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为72%。6月非农强化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7/11.CPI报告有望成另一个信心增强剂。 6/27.低利率时代结束!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十三年来最高水平, 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周四一度达到2.29%,为2011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在2016年到2022年期间,其收益率一直低于1%的水平。 6/27.大选前考验来了!法德国债利差升至2012年来最大,德财长警告欧央行不可“违法”救法债 6/21.历史罕见,最安全AAA级债权人,在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情况下,出现损失!据美国银行分析师Mark Nichol周三公布一份报告,一项由英国购物中心支持的贷款(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的AAA级部分投资者正面临损失,这可能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来首次出现此类事件。 而在欧洲预期损失前,美国AAA级CMBS投资者已经遭受了打击。 据巴克莱最新报告,5月份,纽约曼哈顿中城一栋建筑抵押贷款支持AAA级票据买家,在以大幅折扣价出售后,只收回了不到原始投资四分之三。巴克莱也称,这是金融危机来AAA级CMBS债券投资者首现此类损失。分析认为,这种情况表明,全球金融系统可能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即便是最高信用等级的投资也不再安全。 6/13.美国5月PPI意外下降,月降-0.2%低于预估0.1%,更大幅低于4月0.5%。这一数据使该指数从4月份修正后2.3%降至2.2%,但低于预期2.5%。创七个月来最大降幅,通胀压力正缓和。不过,这仍然是2023年4月来最高年增增长。 6/12.美国5月通胀全面降温,美联储9月降息再成可能,预计年内两次25个基点降息行动,9月降息概率上调至72%。美国国债收益率短挫,美元走弱;費半指領漲科技股標指納指齊創新高,蘋果市值再超越微軟重回第一,Tsm漲6%創高,市值超越9000億美元;(美国5月CPI:年增3.3%,较前值和预期值3.4%小降;月增长0%,低于预期0.1%,也较前值明显放缓,为2022年7月来最低水平。能源仍是拖累CPI月涨最大因素。剔除食品和能源成本后5月核心CPI年增3.4%,低于预期3.5%,也低于前值3.6%,为三年多来最低水平;5月核心CPI月增从4月份0.3%降至约0.2%实际值为0.16%,弱于预期0.3%) 6/4.美债收益率大跌,但纳斯达克不涨?最近纳斯达克指数的走势与美国 10 年期国债的走势相反,而科技股通常喜欢利率下跌。这被许多交易员视为“不祥征兆”,一些人认为这表明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 5/31.继4月CPI全面降温之后,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迎来三年新低!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剔除食物和能源后的4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2.8%,持平预期2.8%,前值上修为2.82%。 5/27.美財長葉倫對生活成本大幅上漲感擔憂 5/24.日本4月核心CPI同比涨2.2%,连续2个月降温,但仍保持在日本央行2%通胀目标之上,日元近期贬值加剧了人们对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可能持续存在的担忧。 5/16.美國昨公布:4月排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6%,3月年增3.8%,創2021年4月來最小增幅,月增0.3%,符預期,顯示今年第2季開始,美國通膨恢復下滑趨勢,提振9月降息市場預期。美國4月通膨指數年增3.4%,符預期,並從3月的3.5%增幅放緩,月增0.3%,低於上月以及預期的0.4%增幅;美股指大漲,半導體+2.9%房股Tol+6%游資氾濫指標比特幣+7%又大衝!!! 5/15.美國4月生產者物價PPI漲幅超過預期,表明通膨仍居高不下,美元和公債殖利率回落,14日:6月交割紐約黃金期貨價漲0.7%,收每盎司2359.9美元;現貨黃金上漲約1%至每盎司2358.98美元。 5/13.德國物價漲了多少,看「沙威瑪」就知道。最具德國特色的街頭平民美食代表沙威瑪(Döner Kebab,意指旋轉烤肉),其價格在2年內已翻了一倍多,堪稱「烤肉通膨」。據稱,在一些城市,沙威瑪的價格從4歐元(約新台幣139元)上漲至10歐元(約新台幣349元),對於沙威瑪售價飆漲,德國政治人物也看不下去,日前提出是否要設定價格上限的建議 5/8.美國國債突破34兆美元,持最多國家,前6名:依序為美國(6.8兆美元)、日本(1.17兆美元)、中國(7750億美元)、英國(7008億美元)、盧森堡(3790億美元)加拿大(3538億美元);7~12:比利時(3200億美元)、愛爾蘭(3169億美元)、開曼群島(3026億美元)、法國(2840億美元)、瑞士(2566億美元),台灣(2556億美元)(排名第12名) 5/7.受能源价格下滑的影响,欧元区3月PPI继续下行,3月PPI年降7.8%月降0.4%,与预期一致,前值降1%。 降幅大于预期-7.7%,降幅较2月-8.3%有所放缓,连续第十一个月下滑… 5/3.土耳其4月通膨加速至近70% 4/28.“再通胀”还是“再滞胀”?东吴宏观陶川团队(宏观叙事是偏向“再通胀”,但是在高利率环境下这次再通胀反弹的力度很可能比较有限,这意味着政策上,未来两个季度内降息的概率不大;资产上,最大“不同寻常”可能是美元。美国经济和全球市场可能来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最近市场的表现和叙事上无疑是混乱的:一方面,市场出现很少见的美元、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和黄金的共同上涨的行情,而这一般仅发生在特定的背景下;另一方面,美国第一季度GDP和PCE的数据似乎让年初“金发女郎”(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叙事发生180度转弯,市场开始出现“滞胀”冲击的声音。所以美元、美股和黄金谁是隐藏的“狼人”?如何去把握增长-通胀的叙事以及背后的资产含义?) 4/27.核心PCE物价3月年增至2.8%,略超预期 4/26.本周,美国财政部拍卖天量美债,与之前2年期和5年期不同的是,本次7年期美债的拍卖规模并没创纪录,更长期的5年期和7年期拍卖结果,明显不如本周二2年期美债拍卖。本次拍卖得标利率4.716%,较上月4.185%大涨。预发行利率与最终得标利率持平4.716%,并没体现需求疲软尾部利差出现,这是连第三次7年期美债拍卖,没出现尾部利差。 4/25.创纪录美债拍卖又来一波!5年期需求显疲态,700亿美元的拍卖规模比上个月670亿美元增30亿美元,是该期限美债有记录来最高金额。本次拍卖中,体现需求疲软的尾部利差为0.4个基点,投标倍数下滑,海外需求也平淡。 4/24.美国国债需求强劲,周二拍卖共计出售了690亿美元的两年期国债。不过,有分析师指出,本周马上进行的周三的700亿美元五年期国债和周四的440亿美元七年期国债拍卖可能不会有这么强的需求。 4/17.国泰君安认为,美债利率上行:进击的美元和黄金 美债利率的单边上行,开始突破“基本面”,很大程度上表明利率市场开始price in更多其他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其中之一,是对于中长期通胀的重新定价。 4/11.美国前财长萨默斯:3月份美国CPI数据火爆表明,是时候慎重考虑美联储加息了;萨默斯认为,6月份降息将是一个危险且严重错误,堪比美联储在2021年夏天所犯错误,现在不需要降息,萨默斯受訪表示:“必须认真考虑下一次利率变动是上调而非下调的可能性。” 他指出,这种可能性大概在15%到25%间。美通胀仍超乎想象顽固。美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3月份美国CPI年增速超预期加快至3.5%,核心CPI年增也意外加快增长至3.8%,为连续第三个月高于预期。“根据目前事实,我认为6月份降息将是一个危险且严重错误,堪比美联储在2021年夏天所犯错误,”萨默斯表示,“我们现在不需降息。” 3/14.美国2月PPI同比上涨1.6%,超越市场预期的1.2%,前值0.9%。 3/13.10年期美债拍卖糟糕,海外需求低迷,美债收益率上涨;本次10年期美债拍卖的最终得标利率为4.166%,为今年以来的最高,显著高于上次2月7日拍卖的4.093%。预发行利率为4.157%,意味着体现需求疲软的“尾部”达到0.9个基点,这是去年12月以来最大的尾部利差。 3/12.美国2月核心CPI连第二月高于预期(美2月CPI年增3.2%高于预期3.1%前值为3.1%,月增0.4%符预期但高出前值0.3%),强化美联储降息谨慎态度,“美联储传声筒”Nick Timiraos表示,2月份另一个强劲通胀数据不会改变美联储下周维利率不变计划,但它将使人们更加关注官员们是否及如何发出信号,表明对今年降息前景看法会发生变化。 3月12日周二,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 3/3.黄金2077美元/盎司,比特币67,734美元,信用贬值交易正接近史高点,黄金、比特币新高原因?美银Hartnett :美国债約每100天增1万亿美元(从32兆到33兆美元用92天,从33兆到34兆美元用106天,从34兆到35兆美元用95天. 3/3.日本政府考虑正式宣布已战胜通脹,但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近期还在“泼冷水”,表示通胀目标尚未实现,将关注春斗结果。在日本1月通胀全面强于预期后,日本漫长的抗击通缩之路,终于要画上一个圆满句点?本周六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表示,日本政府正讨论正式宣布经济已克服通缩。 3/2.通胀预期正攀升,Apollo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警告:美經济不仅没放缓反重新加速,通胀开始反弹,这将阻美联储2024年降息;Sloks指,劳动力市场吃紧、工资通胀颇具黏性,同时制造业、服务业和租金数据也呈上升趋势。“进入2024年,市场预期美联储会有六次降息,现实情况是,美国经济根本没放缓。” Slok做出此番预言前一日,美联储看重的通胀指标——1月核心PCE物价环比增速从上月的0.2%反弹至0.4%,创2023年4月以来最大增幅。 (2/27.堪萨斯联储主席Schmid认为,美联储在降息应保耐心,同时警惕通胀走高,没必要预先调整政策立场。 2/27.重新定价降息预期!投资者抛弃短期美债,涌入中期美债ETF) 3/1.重磅PCE未超预期增长,美债跳涨,美股反弹,标普创五年最佳开年表现,比特币创三年多最大月涨(标普纳指反弹至史新高,三大美股指连涨四个月,标普和道指创2019年来最大年度前两月涨幅;芯片股指收涨2.7%,英伟达涨近2%,均创史新高,英伟达1和2月均涨超20%;AI概念股大反弹,财报后C3.ai涨超20%,德股七日连创史新高连涨四个月;中概股2月累涨超10%) 2/29.美联储最青睐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增速有所回落,但月涨0.4%,与市场预期一致,创近一年来最大升幅。 2/13.美国1月CPI年增3.1%,高于预期增2.9%,12月前值3.4%,月增0.3%,高于预期增0.2%,12月前值为0.3%。美国1月核心CPI年增3.9%,高于预期3.7%,12月前值3.9%。2/13.互换合约显示美联储2024年降息幅度不到100个基点。美1月CPI全线超预期,核心CPI同比未再回落,核心CPI月比更是创八个月最大升幅。最新数据凸显美国通胀压力持续,抗通胀之路崎岖不平。市场反应强烈,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回撤。 2/9.美国第四季度核心CPI修正后年化增幅维持在3.3%不变。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们往往更加关注核心通胀部分,因为它们可以更好地反映通胀的长期走势。美国12月CPI环比增幅从0.3%下修至0.2%,也就是说价格上涨速度比最初报告的还要慢。11月CPI数据被上修,最初预期为0.1%,修正后为0.2%。12月核心CPI上涨0.3%,与最初报告的相同。 1/23.红海危机扰乱全球供应链,汽车制造业及零售业率先受到影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些公司或难以将更高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不得不自己承担,利润率承压。 1/22.红海危机:不止是航运?国金证:红海危机对我国“运力”扰动或主要集中在春节前,“运价”对欧美出口整体冲击有限;一旦霍尔木兹海峡问题升温,能源供给缺口扩大或显著提升欧美的“再通胀”风险。 1/19.新美联储通讯社”Nick Timiraos:基于12月CPI和PPI数据,预计美国12月核心PCE环比轻微地上升0.17%,使得同比升幅放缓至2.9%;连续两个月降温!日本12月CPI降至2.6%,核心CPI创一年新低,日元走低,日股高开 1/10.十年美债4%以上就“抄底”!债市对美联储降息“信心十足”;“开门黑”未吓退多头,分析师称在4%-4.2 %收益率区间内均是长债买入点。 1/5.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指数降至50.6,创3月份以来最大降幅。就业分项指数下降至43.3,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 15.非农报告公布后,互换合约显示美联储3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略低于50%。美国12月份就业增长回升,工资涨幅超出预期,削弱了美联储3月份降息的前景。1月5日周五,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2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1.6万人,不仅远高于普遍预期的17.1万人,而且几乎高于所有分析师的预期,也高于前值修正值17.3万人。 1/4.欧洲通胀重燃!德国12月CPI升至三个月来最高 法国12月服务业通胀加速 欧央行3月降息希望渺茫? 欧洲大部分地区通胀重燃,去年欧洲政府对天然气、电力和食品补贴的削减将引发通胀再次加速,这让投资者对欧央行最早于3月份开始降息产生怀疑。“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12月份的通胀年增3.8%,月增2.3%。12月德国能源价年涨4.1%,此前为年跌4.5%。

經政財人口貿易,川新政:AI影響:美歐英日等25

關稅股災/世界貿易大選紓困財政赤字零售課稅失業/馬斯克談經濟衰退好事
++++++++++++++++++
4/10.川普:除中國外其他关税暂停实行,他特别强调这是受摩根大通CEO戴蒙在他最爱看的FOX商业频道专访影响。戴蒙警告称,持续的贸易冲突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经济放缓。 4/9.中國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新一輪關稅措施作出強烈反應,宣布將對美國商品關稅提高至84%,進一步加劇了兩國之間的貿易戰。此舉意味著全球兩大經濟體的緊張關係再度升級,並有可能對全球貿易造成重大影響。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9日公告,從10日起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從34%提高到84%。中國這一反制措施是在川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於周三中午在北京生效後作出的回應,新關稅讓中國商品總關稅稅率達到104%。 4/9.自川普4月2日宣佈對等關稅政策來,特斯拉股價連跌4交易日,跌逾21%,市值蒸發1959億美元,今年來跌45%,自高點來,市值已損失超過5850億美元,約馬斯克數百億美元帳面損失;不堪股價暴跌,馬斯克豪不掩飾反對川普關稅,再次砲轟貿易顧問納瓦羅是白痴,並稱他「比一袋磚頭還笨」。CNBC:馬斯克上週末開始攻擊納瓦羅,在X上發文稱“哈佛經濟學博士學位(指納瓦羅學位)是壞事,不是好事”;週二,馬斯克再砲轟“納瓦羅真是白痴”,以回應這位貿易顧問關於特斯拉更像是1個“汽車組裝商”而不是汽車製造商言論,並補充說納瓦羅言論“明顯是錯誤的”。馬斯克稱納瓦羅「極其愚蠢」「比一袋磚頭還笨」,後又諷刺地向磚頭道歉。馬斯克對納瓦羅攻擊是自今年1月川普總統上任來,川普核心圈成員間最公開爭吵,也表明川普2日宣布的對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徵收高額關稅並未得到政府的普遍認可。 4/8.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商会正在考虑起诉特朗普政府,以阻止将于9日生效的新关税。报道介绍称,美国商会代表数百万美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并由行业巨头资助 4/7.美總統特朗普表示,如果中國不在4/8日前撤回對美商品徵收的34%關稅報復,美國將額外對中國實施50%的關稅。他還威脅稱,北京提出會談請求「將全部終止」。中國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徵34%報復性關稅,引發川普不滿下通牒,若不在8日前撤回34%的新增關稅,將自9日起對中國加徵50%的額外關稅,未來若生效,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稅率將達104%。然而,外媒報導,中國商務部對此回應「必將奉陪到底」,中國業界卻已叫苦連天。 4/7.川普政府全面启动"百年来最大规模关税"政策后,马斯克突反对贸易壁垒,呼吁美欧建立零关税自由贸易区,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产生尖锐分歧。首席贸易顾问“关税派”纳瓦罗反击马斯克:"埃隆在他的DOGE岗位上表现很好,...埃隆卖车,他只是在保护自己利益。”;纳瓦罗强调,虽然特斯拉汽车在德克萨斯州的工厂生产,"但他们的很多零部件来自墨西哥、日本等地区",这使得该公司特别容易受到政府新关税体系的影响。特朗普关税致财富缩水,马斯克在美股的暴跌中损失约180亿美元财富。4月6日,马斯克突然打破对贸易政策的沉默,公开抨击纳瓦罗,"拥有哈佛经济学博士学位(指纳瓦罗)是一件坏事,而不是好事,"他在X上写道,暗示这样的背景会让人"自我膨胀多于智慧"。 4/7.Bill Ackman)最新发文公开炮轰美国商务部长:对股市崩溃无动于衷,就因为做多了美债:"我刚明白为何卢特尼克对股市和经济崩溃无动于衷。他和Cantor都做多债券。当我们的经济崩溃时,他就会获利。" Cantor公司长期杠杆做多固定收益,选择该公司的前CEO来担任美国商务部长Lutnick是个坏主意。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利益冲突。由于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避险情绪升温,资金纷纷涌入被视为安全资产的美国国债,造成了上周美债价格飙升、收益率暴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累计暴跌近26个基点。 4/7.“华尔街铁粉”倒戈!对冲基金大佬Ackman:4月9日关税是“经济核战”,无论是谁建议都该立刻被解雇; Ackman,在社交媒体上连发数文,公开抨川普全球关税计划,明确警告称其为"错误"且"过度",美国实际上正在发动一场针对全球的"经济核战争",他呼吁暂停关税90天,以让新政府有时间制定更具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如果在4月9日发动,对全球各国实施大规模报复性关税—是一个错误,“远超我们所承受的关税水平”,商业投资将会停滞,消费者会紧缩开支,美国在全球的声誉将受到严重损害,恢复声誉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Ackman表示,在市场崩溃时候试图达成协议无助于谈判,无论是誰向川普推荐这方案都應该立即被解雇。 4/7.又一华尔街大佬德鲁肯米勒公开“跳反”:我反对超过10%的关税,今年年初他曾表示,10%是一个合理的上限。 继“华尔街铁粉”Bill Ackman倒戈后,又一位大佬“唱反调”,明确反对美国将关税提高到10%以上。 4/7.美國前財政部長Lawrence Summers表示,市場恐看到週四3日、週五4日美股崩盤重演,並預估關稅帶來經濟損失恐高達30兆美元。 4/5.川普關稅太激進「內閣也嚇壞」? 美財政部長傳有意請辭 4/5.川普宣布對世界各國實施大規模關稅,由於美國的食衣住行許多商品都是來自進口,國內物價恐將高漲,不少美國人開始搶購民生必需品。對此,億萬富翁庫班(Mark Cuban)給出建議,直言「從牙膏到肥皂,凡是你有空間可以儲存的東西,都應該趁現在購買。」 4/4. 中國宣佈:對美國產品加徵34%對等關稅 4/3.自川普4/2日宣布關稅後,美國關稅壁壘已被提高到一個多世紀來最高。自那之後,美股連續多日暴跌,標普500指公司股票市值已損失超過4兆美元,華爾街的「聰明錢」正慌忙逃竄。根據摩根大通發給客戶的報告顯示,上週五,全球對沖基金和槓桿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以極快速度拋售超過400 億美元的股票。 4/3.You're fired!川普談判老招又來:大家不鳥他時,先發狠牌!他當選在股市相對高點,就先崩看談判再續大震啦! 4/3.川普盤後公布大激進關稅,嚇壞美股期貨血崩,(美股2日收小紅盤後崩,因與原市場預期川普新關稅緩相反):道期暴跌超1100點,標普500指數期崩3.9%,那指100期慘崩4.7%;跨國企業盤後大跌:Nike和蘋果盤後崩超7%;進口商品大型銷售商股票招打最嚴重:Five Below (FIVE)狂瀉超14%,Gap重挫超9%。盤後輝達盤跌4%,特斯拉跳水5%。 4/3.美国财长“推锅”: 美股大跌是Mag 7的问题, 不是MAGA的问题 关税远超预期,美股期货大跌之际,美国财长贝森特再次出面为特朗普“辩解”,称股市大跌是Mag 7的问题,不是MAGA的问题。媒体分析认为,贝森特的表态是一个明确信号: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推行保护主义政策,同时试图将任何负面后果归咎于其他因素。 4/1.美国ISM制造业PMI今年首次出现萎缩,价格指数创2022年6月来新高,也是价格指数连第二个月大涨,与此同时,工厂订单和就业均低迷,凸显特朗普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3月:价格指标单月飙升7点至69.4,创2022年6月来最高,该指数过去两个月累计飙涨14.5点,四年来最大累涨;工厂订单指:跌3.4点至45.2,2023年5月来最低,随订单积压量大缩,订单降导致产量今年首萎缩;就业指数:以去年9月来最快速收缩;库存指升至53.4,自2022年10月来最高,助支撑整体指数,是企业为赶在特朗普关税上调前抢进口;进口指降2.5点至50.1,表生产商对美国外商品需求趋平稳。 3/28.美股重挫!受关税冲击,美密歇根长期通胀预期创32年新高,消费者信心逾两年新低;美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57,不及预期57.9,初值57.9;3月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1年终值5%,高于预期4.9%,初值4.9%;5年终值4.1%,1993年2月来最高,预期3.9%,初值3.9%。各类消费者对美劳动力市场预期均大恶化,表未来几个月消费者支出将减。 3/28.德银:"美股川普2.0新總統就職行情"(总统就职典礼后美股表現):史上第二差;越听川普政府意见,越意识到如为实现长期目标,他们准备牺牲短期市场表现和经济增长。自 1937年(当时1/20日)总统就职典礼后所有时期来,今年一直是标准普尔指数在23个选举周期中表现第二差的一年。2001年是最糟糕一年,当时股市在互联网泡沫后加速崩盘。 国债价而言,自1965年开始提供每日数据来,此次涨势一直是奥巴马就职后时期内第二强劲涨势。就美元而言,自1969年每日数据开始来,是自就职日来同期第二疲软时期。 3/28.馬斯克:5月底任期屆滿前前可完成刪減1兆美元開支大部份任務,世界首富馬斯克獲白宮指派擔任「特別政府雇員」,任期為130天,意味他領導政府效率部工作最快會在5月底結束,馬斯克說:「我認為,我們將在這段期間內完成削減1兆美元赤字所需的大部分工作。 3/27.美国四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2.4%超预期,PCE物价指数下修至2.6%,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第四季度GDP年化增速被上修至2.4%,高于此前公布的2.3%。主要受益于净出口、政府支出和商业投资的提振。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PCE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在第四季度被下调至 2.6%。 3/26.尽管市场预测衰退即将到来,但2月美国耐用品订单意外上涨0.9%,核心耐用品订单增速创近两年新高。数据表明,实际经济数据("硬"数据)与基于调查的经济指标("软"数据)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 3/25.聯準會主席鮑爾壓力山大,美國總統川普1週內3次喊話,要聯準會做正確的事,週一(24日)再次喊話,希望聯準會降息,你們會看到利率下降,大幅增加聯準會降息壓力。 3/25.繼台積電日本軟銀(SoftBank)後,南韓現代汽車集團也跟進擴大對美投資,宣布將在美國投資210億美元。對此,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看法,稱現代汽車在美的新投資,反映他的關稅措施奏效。綜合媒體報導,現代汽車集團週一(24日)在美國白宮宣布,未來4年內將在美國追加210億美元投資,包括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蓋一座新鋼鐵廠,並擴大其在美國的電動車生產能力。 3/25.通过对购买委内瑞拉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关税",特朗普政府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战武器。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美国将对委内瑞拉的石油或天然气产品征收“二级关税”(Secondary Tariff),任何从委内瑞拉购买石油或天然气的国家都将在与美国的贸易中支付25%的关税。特朗普还表示,相关规则将于4月2日生效。 3/25.华尔街资深分析师Ed Dowd发布报告称,拜登政府的腐败行为可能远超想象,DOGE调查揭露1150亿美元欺诈资金,预计还将揭露更多。随着政府缩减规模,非法移民资金被削减,预计经济衰退即将到来。 3/25.印度对削减55%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持开放态度,这些商品目前的关税税率从5%到30%不等 3/22.鲍威尔特朗普轮番“抢救”美股,特朗普称对等关税会“灵活”,三大股指转涨 ;标普本周过山车式反弹,马斯克秀前景后特斯拉涨超5%、仍连跌九周,特斯拉创最长连跌周,GTC大会周英伟达跌超3%;财报后美光收跌8%、耐克跌超5%、联邦快递跌超6%; 3/21.美国经济数据好坏参半,美国2月成屋销售远超预期;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2.3万,略低于预期,但续请失业金人数高于预期;美国第四季度经常账户逆差收窄至3039亿美元,逆差规模低于预期。 3/21.一白宫官员表示,阿联酋国家安全顾问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 Nahyan本周稍早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阿联酋承诺将向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在协议公开宣布之前并未透露协议是否包括获取目前受到出口限制的英伟达等公司的尖端芯片。但阿联酋一直在寻求增加对美国技术和能源的投资,以期获得购买这些半导体的能力,从而成为地区人工智能领导者。 3/21.隨著人工智慧迅速改變勞動市場,對工作機會的結構產生很大影響。美國財經新聞網站《Money Talks News》以「到2030年將消失的10個職業」為題,列出了最可能被AI取代的10大職業,你的工作在名單上嗎? 1.資料輸入員。2.律師助理。但在法律環境中對AI管理能力的需求正在上升。 3.文書人員。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葛拉漢(John Graham)認為,自動化不是要消除工作機會,而是要優化任務的完成方式。 4.收銀員,這一職位預計將演變為客戶服務角色,並提供個人化的店內技術支援。 5.郵政員工。新的物流角色鋪平了道路,強調實體和數位配送服務的整合。 6.銀行櫃檯人員,隨著AI的興起,逐漸轉向以財務諮詢和客戶服務為中心的現象變得愈來愈明顯。 7.平面設計師。AI工具處理,但創意的本質仍未被取代,設計師現在有機會專注於AI無法複製的領域。 8.會計助理。轉變提供了結合數據分析和財務諮詢的新職位,依賴於財務的理解和解釋,這是機器無法單獨複製的。大約77%的雇主考慮對現有員工進行再培訓,發展的分析技能變得至關重要。 9.電話銷售員。轉型為增強AI驅動行銷策略的職位。將數據洞察與人類的好奇心相結合,能創造更豐富的互動性行銷體驗。 10.製造業裝配工人。工人仍需熟練掌握、管理和操作自動化系統。這一轉變提高對技能的需求,強調技術能力和品質在以技術為導向的行業中的重要性。 3/20.说好的衰退呢?美国上周首申人数22.3万,徘徊在数十年低点附近;2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2.3万。这已经是该数据连续三年在这一水平附近波动。 续请失业金人数约为190万。 3/18.德联邦议会投票513人支持批准国防开支计划,军工股和德债收益率走高,后续将送交参议院于3/21日表决。军工股蒂森克虏伯涨11%、RENK涨8.66%、德国莱茵金属涨4.66%。德DAX股指涨收窄至0.6%, 3/18.路透:美商務部下令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DeepSeek 3/18.贝森特表示,4月2日每个国家都将收到一个“关税编号”,该编号代表了他们将面临的关税水平。对于一些国家,关税可能会比较低,“15%的国家将占据大部分被征收关税的份额”。 3/18.美国特朗普政府在法庭文件中首次承认解雇了近25000名新近雇用的员工。特朗普政府表示,在法官裁定解雇这些人可能违法后,各机构正在努力将他们全部召回。 3/16.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自由歐洲電台,以及其他電台,川普無預警埋葬 白宮草率寫下「再見」,數百名員工在周末收到一封電子郵件,表示他們將被禁止進入辦公室,並必須交出記者證和辦公室發放的設備。美國之音台長邁克爾·阿布拉莫維茨( Michael Abramowitz )週六在Facebook發文稱,他和「幾乎所有」1300名員工都被要求休假。他說:「美國之音是美國的無價之寶,在反對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壓迫,以及在爭取全世界自由和民主的鬥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指出,美國之音以48種語言報導,每週覆蓋3.6億人。 3/15.川普總統上任的第1個月,美國的債務和赤字問題進一步惡化,儘管會計年度還未過半,但2月的預算赤字就已經超過了1兆美元達1.15兆美元創2025年會計年度來新高紀錄,亦創歷年同期新高,政府支出月度略有減少,但仍遠遠超過收入,2月赤字總額略高於3070億美元,幾乎是1月的2.5倍,比2024年2月高出3.7%。財政部發言人表示,2月收入和支出均創下紀錄。 至2025會計年度的前5個月,全年赤字總額達到1.15兆美元。 2月36.2兆美元(約新台幣1190.98兆)國債的淨融資成本小幅下降至740億美元(約新台幣2.43兆)。然而,今年迄今的淨利息支付總額已升至3960億美元(約新台幣13.02兆),僅次於國防和衛生。社會安全和醫療保險是美國預算中最大的開支。 3/13.特朗普说,欧盟对美国威士忌征收的50%关税如果不立即取消,美国将很快对来自法国和其他欧盟代表国家的所有葡萄酒、香槟及酒精产品征收200%的关税。特朗普还说,欧盟是世界上“最具敌意和滥用税收”的机构之一,其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占美国的便宜”。 3/13.WTI原油期货跌0.6%,媒体称俄美尚未围绕两国总统的会谈计划达成共识。此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同意停火30天,但是目前俄罗斯在库尔斯克一线占有优势。周四,WTI原油期货跌0.6%,暂报66.97美元/桶。媒 3/13.俄方称不想要临时停火,希望达成长期解决方案;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还表示,美方已经明白,想要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就不可能讨论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 3/13.特朗普3/12.:若俄继续开战,或面临“毁灭性”金融后果 3/13.特朗普说,欧盟对美国威士忌征收的50%关税如果不立即取消,美国将很快对来自法国和其他欧盟代表国家的所有葡萄酒、香槟及酒精产品征收200%的关税。特朗普还说,欧盟是世界上“最具敌意和滥用税收”的机构之一,其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占美国的便宜”。 3/13.欧盟将对逾280亿美元美国商品征关税,4月13日全面到位。欧盟称愿与美国谈判,若达成解决方案,措施可撤销。加拿大也加入反制阵营,加拿大对201亿美元进口美国产品征25%关税,周四生效,加元反弹。 3/11.特朗普重返白宫仅50天,美国金融市场便经历了一场"过山车"式的起伏。数据统计,美股创自2009年奥巴马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就职来最低水平。自1月20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标普500已下跌6.4%,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超1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3.6%。 3/11.今晚,特朗普会救市吗?昨日,标普500指数跌破200日移动平均线,首次跌入市场所谓的“危险区域”。今日,特朗普计划会见顶级商业高管——此次会议将在华盛顿举行,由商业圆桌会议组织,参会人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首席执行官,其中也包括华尔街主要贷款机构的负责人。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等银行业高管均是该组织董事会成员。 3/11.“制造衰退”?特朗普和贝森特几乎“明牌”了,下一步关键是:美股先跌爆,还是国会和美联储先让步? 3/11.特斯拉投资者“破防”吗?马斯克罕见对话详谈DOGE,“兼顾企业很困难,但不能让美国破产,还要再干一年” 3/8.贝森特:特朗普每天都看美股,没有“特朗普看跌期权”,但政策应会助涨股市,经济可能进入“排毒期”;贝森特表示,强美元政策没有改变;如果投资者希望特朗普利用政策阻止股市下跌,那可能会失望,但如果有好的政策,股市应该会上涨;经济会经历对政府支出戒瘾“排毒期”,这是“非常必要的路线调整”;关税是一次性的价格调整;美国将通过停售所持比特币开始建立加密货币储备,所有被没收的资产都将进入该储备,然后看未来如何进行更多购买。 3/8.转折点!内部矛盾爆发,特朗普“挥泪斩马斯克”?从"独宠"到"敲打",特朗普对马斯克第一次发生改变。DOGE激进的裁员引发共和党内不安,"砍刀"式裁员遭特朗普公开调整,改为更精细的"手术刀"模式。特朗普明确表示,未来各部门的部长将负责裁员事宜,马斯克团队仅提供建议。 3/8.马斯克在本周是内阁会议上炮轰鲁比奥只会在电视上表现、没有解雇更多员工,而鲁比奥对马斯克将裁员目标对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感到愤怒。马斯克还与其他内阁成员也发生了冲突,这暴露出特朗普团队内部的紧张关系。 就职一个多月后,特朗普团队内部的冲突开始显现,马斯克成为“众矢之的”。媒体报道称,马斯克在本周是的内阁会议上炮轰鲁比奥只会在电视上表现、没有解雇更多员工,而鲁比奥对马斯克将裁员目标对准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感到愤怒。马斯克还与其他内阁成员也发生了冲突,这暴露出特朗普团队内部的紧张关系。 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辟谣”称,二人关系很好,没有冲突。 3/8.美国就业市场再现放缓迹象。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15.1万,略低于市场预期,失业率意外升至4.1%,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分析人士指出,非农数据未能提供明确的经济前景,市场、企业和消费者都不喜欢不确定性,这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受避险情绪升温影响,美债收益率刷新日低,美股早盘转跌。此外,交易员仍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约75个基点。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Hassett表示,2月就业数据的“转向”主要受政府缩减雇员和开支的影响,未来就业报告可能更明显地反映出政府裁员的冲击。2月时薪环比和同比均低于预期。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永久性失业,联邦政府雇员数量减少,因经济原因而从事兼职工作的比例急剧上升,同时做多份工作的美国人数量更是攀升至近890万人的历史新高。分析认为,非农就业报告进一步证实了美国就业市场正在疲软的趋势 3/6.美国考虑推迟加墨汽车关税,卢特尼克重申特朗普可能“减免”,加官员称不会撤销报复性关税,汽车巨头刷新日高,通用涨6%,Stellantis美股涨8.1%。 3/5.特朗普重申,削减联邦开支将有助于削减债务、将降低按揭贷款利率、将平衡联邦预算。特朗普同时称赞了利率的下行,其表示将寻求永久性的全面减税,敦促国会通过减税措施。在芯片方面,特朗普称,美国应该废除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补贴计划,并利用该法案的资金来减少债务。 3/5.ADP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意外降至7.7万人,预期值14万人,前值18.3万人。增速放缓可能是由于政策不确定性和消费者支出放缓,导致上个月裁员或招聘放缓。美国2月ISM服务业PMI指数为53.5,高于预期的52.5,1月前值为52.8。就业分项指标连续三个月上升,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衡量材料和服务支付成本的指标升至2023年初以来最高的读数之一。 3/5.加拿大对合计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将通过WTO和美墨加协定挑战美国关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若美方继续征关税,加方将考虑非关税措施。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称,该省将对出口纽约等美国三个州的电力征税25%,并警告可能完全切断对美能源出口。 3/4.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3/4.表示,欧洲准备大幅提高国防支出,并将向成员国提供1500亿欧元的贷款用于国防投资,同时表示可动用近8000亿欧元打造安全有韧性的欧洲。欧洲防务股应声上涨,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上涨0.3%,达到2月2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3/4.中国反击!今年3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 3/4.加拿大能源部长警告,如果关税生效,加拿大将采取反制措施。关税将推高美国汽油、电力、天然气和汽车价格,给美国和加拿大带来经济痛苦,双方将陷入"双输局面"。汽车行业研究显示,关税将使美国汽车价格上涨,SUV涨幅达4000美元,电动车涨幅达1.2万美元。热门车型面临停产风险,汽车品类将明显减少。 3/4.特朗普证实3/4对加墨加征25%关税,美股大跌,加拿大准备好关税还击,加元转跌; 特朗普还说,对等关税将于4月2日开始征收。他的加征关税表态粉碎美国同加墨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避免爆发贸易战的希望,三大美股指尾盘曾集体跌超2%。加拿大外长称,加方已准备好一系列可以立即反击的报复性措施,之前就宣布准备对价值15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加拿大股票进一步走低、主权债价格上涨。 3/4.亚特兰大联储又双叒叕下调美国一季度GDP预期!预计将收缩超过2.8%;在短短两个工作日内,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对美国2025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预测已大幅下调510个基点,从增长2.33%暴跌至收缩2.825%。而周一出炉的收缩2.83%的预测,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最糟糕的美国GDP预测。 3/3欧洲天量军费从哪来?法国:向富人征税!面对冯德莱恩近日提出的8000亿欧元天量军费计划,法国政府表示,将把目光投向富人,而非企业,以寻求国防开支的资金来源。“拥有大量储蓄的人必须为税收做出贡献。这正是我们正在考虑的。” 3/3.滞胀!美国ISM制造业PMI微幅扩张,价格指数创2022年6月以来最高:美2月ISM制造业PMI为50.3,不及预期的50.8,1月前值为50.9。5虽仍续1月扩张,但幅度微小且不及预期,趋于停滞状态,新订单和就业均出现萎缩,同时材料采购价格指数飙升至2022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凸显通胀压力。物价支付指数62.4,大幅高于预期的56.3,1月前值为54.9,单月飙升7.5个点。物价在去年9月出现2023年以来的首次收缩,当前已经连续五个月呈现增长。 3/3.馬斯克列出2000萬名「超過149歲」亡靈仍領社會補助金,是來自老舊 COBOL 程式的錯誤結論 2/27.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指出,他擬定對墨西哥和加拿大課徵的25%關稅將於3月4日如期生效,因為毒品依然從墨加兩國湧入美國境內。 川普於社群媒體「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中國也會在同天被加徵10%關稅。 還提到,4月2日課徵對等關稅措施將全面生效。 2/22.標普全球21日公佈連串數據顯示,美國企業與消費者對於總統川普關稅等政策,及其大幅削減聯邦政府支出疑慮加劇,2月商業活動幾近停滯,並創17個月低點。Ballinger Group外匯市場分析師Kyle Chapman說,川普勝選來獲利全數弭平,「川普商業蜜月似已告結束」。 標普全球追蹤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的美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本月50.4%,從1月52.7急降,為2023年9月來最低值(調查2/10~20日進行)。 2月服務業PMI 49.7,從上月52.9下滑,不僅遠低於經濟學家預期53,也是2023年1月來,首度落於50榮枯線以下緊縮區間。製造業PMI從一月51.2上升至51.6,高於預期51.5,創8個月來最高點,主要歸功於「關稅相關搶先交易,所造成潛在成本增加,或供應短缺」。 標普全球市場智財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說,「企業對聯邦政府政策的衝擊,從削減支出、關稅到地緣政治發展,普遍表達憂心;不斷變動的政治情勢導致的不確定性,衝擊銷售,供應商因關稅調漲價格,造成物價走高」。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數據:從1月71.7暴跌至64.7,創15個月低點,消費者未來1年通膨預期從1月的3.3%上升至4.3%,創2023年11月來最高點。未來5年通膨預期則從1月的3.2%升高至3.5%,創1995年來最高紀錄。Santander美國資本市場首席美國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說,「聯準會主席鮑爾將注意到此點,並成為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的基礎,但問題在於川普及其政府是否注意到關稅威脅導致的消費者信心惡化」。 2/21.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萎缩超预期放缓,德国小幅回升,法国商业活动加速萎缩 2/21.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增加5千人至21.9万,高于预期21.5万。费城联储制造业扩张放缓,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2月份大幅下滑26.2点至18.1,为近5年来最大跌幅。其中,价格支付指数从31.9上升至40.5,与纽约联储早些时候的调查结果相似,反映通胀压力有所增加。 2/20.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升級的關稅政策,已惹怒民心,最新調查顯示,川普上任滿月支持率較持續下滑中,最新支持度降至44%,較上任時47%,降了3個百分點,民調下滑,主要是因為人民對經濟感到擔憂,有高達54%的受訪者反對川普對其他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不贊成川普擔任總統的美國人比例大幅升至51%。相較之下,川普上任之初這一比例僅為41%。認為國家在經濟方面走錯方向的受訪者比例升至53%,較上1次調查高出了10個百分點。受訪者對川普在管理經濟方面的認可度降至39%,而上次民調為43%。 2/20.特朗普和马斯克大刀挥向美国国防部:本周或大规模裁员,责令制定计划猛砍预算 2/20.龐大軍費,俄經濟出現 21 世紀來從未見過貨幣供給「泡沫」。統計顯示,俄烏戰3年,俄羅斯貨幣供給量增加51兆盧布(約台幣18.8兆)《莫斯科時報》報導,俄羅斯2024年M2(廣義貨幣供給量)年增高達19.2%,自俄烏戰開始以來M2累計總額增長77%。根據俄羅斯央行統計,自2000年以來,還沒有出現過連續三年貨幣供給量,以20%左右或更高的速度增長的情況。俄羅斯央行貨幣政策部門主管 (Andrei Gagan) 去年12 月示警,過去 25 年,從未出現過短時間內出現如此大幅增長的情況。據俄羅斯央行數據,三年來,銀行發放 50 兆盧布(約台幣18.5兆)的新貸款,其中36兆盧布(約台幣13.3兆)用於企業貸款,又有三分之二以優惠條件流向戰爭相關產業,用於資助軍工企業,生產用於戰場的坦克和砲彈。 2/19.越南通过政府改革计划,明确政府职能和权限:改革计划将对政府直属机构调整,预计直属机构将减少5个部和部级机构,同时减少201个公立事业单位。此次机构精简影响到的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数量非常庞大,约为10万人。 据越南通讯社报道,在第九次越南国会非常规会议期间,越南国会2月18日在会堂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组织法》(修正案)。据政府的呈文,政府职能和权限的草案设计符合《宪法》规定,同时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和权限。报道称,有关政府职能和权限规定的新看点是,政府统一管理各行业各领域的公共事务。 2/18.特朗普:可能对汽车、药品和芯片征收25%左右的关税,相关决定最早4月2日正式宣布,希宣布关税前给企业时间将生产转入美国。 218.斯克再拋「重磅炸彈」!指稱美國社會安全系統疑似存在史上最大規模詐欺行為,馬斯克在X平台揭露驚人數據指出,有超過3.94億人領取社保,不僅社保號數量與實際公民數相差6000萬,其中百歲以上老人竟超過2000萬,甚至有人年齡高達360歲。 2/13.AI正在取代人類的工作,近年一直是人們探討的話題。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佈的《未來工作報告》(Future of Jobs Report),調查顯示,41%的僱主預計,隨著AI技術的普及和自動化水平提高,他們將在2030年前減少員工數量,平面設計師及法務秘書首當其衝,這是報告首次預測這2個職位將面臨嚴重衰退。 2/13.英国四季度GDP意外正增长,季增0.1%,超出预期值-0.1%,相比于第三季度平稳表现有所加速,央行降息预期大幅降温。小幅回暖可能会在下月预算责任办公室发布新预测前,提升政府信心。交易员减少了对英国央行的降息押注,预计今年将再下调56个基点。 2/13.川普下令停止執行反腐敗法 為贏商機可賄賂外國官 2/13.根據世界銀行、歐盟、聯合國與烏克蘭政府於2024年初公布聯合評估資料結果RDNA3,烏克蘭需將近十年總計4862億美元重建費用,相較前值大幅提升約18.41% (RDNA2預估為4102億美元),隨戰事持續拉長,重建金額更可觀,預期將帶來龐大重建商機,進而帶動鐵礦砂、水泥等原物料需求會大幅提升,推升BDI指數上揚,散裝航運可望受惠。 2/13.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为21.3万人,预估为21.6万人,前值为21.9万人。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为185万人,低于预期值188.2万人和前值188.6万人。 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减少,表明2月初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 2/13.川普恐引貿易法條款 對歧視美國商業國家課50% 關稅 2/13.马部长给美国经济“开药方”:放松监管、经济增长5%,赤字就能少1万亿,且没高通胀! 2/12.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歐盟成員國已經批准對一系列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50%的關稅,並可能很快進行最終投票來實施這些關稅。以對美國對歐洲鋼鐵和鋁出口徵收的關稅採取「堅決和適當的反制措施」。 2/11.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估計,截至2023年,大多數亞洲經濟體對進口產品徵收的平均關稅都高於美國。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去年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最大,為2954億美元,其次是越南1235億美元、台灣740億美元、日本685億美元和韓國660億美元;新加坡 香港 美國有順差 2/8.8年前扳倒班农,《时代》故技重施?在最新一期的《时代》杂志封面上,马斯克坐在象征美国总统无上权力的“坚毅”办公桌后,手持咖啡,背景为美国国旗与总统旗。八年前,特朗普的前顾问史蒂夫·班农曾以"伟大操纵者"形象登封,却在夏季遭遇削权,最终于2018年黯然离场。 2/6.企業擔心關稅衝擊,急忙購買外國製產品,進口商品飆升至創紀錄高度,美國貿易赤字在12月急劇擴大,12月進口增3.5%達史最高3649億美元;商品進口飆升4%至2931億美元。工業用品和原物料的進口增108億美元,主要反映金屬92億美元成長。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表示,貿易逆差成長24.7%,達到984億美元,2022年3月來最高,創有史來第2大赤字,單月成長也是2015年3月來最高。全年表現來看,2024年貿易逆差擴大17%至9184億美元,為2021年來最大。 2/4.美國總統川普今簽署行政命令,使華府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內數個聯合國機構,並且將進一步審視美國對這個跨國機構的資助情況。 2/4.国务院:自2/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2/4.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责成美财政部、商务部创立主权财富基金 比特币大涨5%。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该主权财富基金将在未来12个月内建立。虽然该基金的资金来源仍不明确,具体操作细节尚不明朗,但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币在这一消息发布后日内涨幅达5%,突破10.1万美元。 2/4.川普率美國退出WHO 聯合國證實明年1月22日生效 2/3.蓋洛普民調顯示,美國人對美國經濟和股市更加樂觀,對通膨和借貸成本下降的信心,也比過去十多年任何時候都要高。蓋洛普稱,根據1月前兩週對大約1000名成年人進行的電話採訪,約53%的美國人預測未來六個月美國經濟將成長,這個數字比2005年以來的任何一項民意調查都要高。 2/2.加拿大总理特鲁多2/1.在针对美关税问题新闻发布会表示,对美国关税报复,加将对价值1550亿加元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300亿加元商品将在2月4日生效,1250亿加元的商品将在21天内生效。 2/3.美国1月ISM制造业PMI指数50.9,预期50,12月前值为49.3,好于预期,创2022年9月来新高,受订单增长和生产加快的推动,表明美国制造业前景趋于乐观;不过,本次ISM制造业调查是在特朗普實施关税前进行的,有可能先搶購先囤倉扰乱美国生产商供应链。 2/1.美國總統川普週四表示,二月一日起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廿五%關稅,但仍在考慮是否納入兩國進口的石油;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也在考慮當中,理由是中國參與了毒品芬太尼的貿易。对来自加拿大的能源资源征收10%关税 2/1.川普會 NVIDIA 黃仁勳 堅稱將對晶片加徵關稅 2/1.美國宣布2月1日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銷美貨品課徵關稅後,總統川普表示最快2月中還會對電腦晶片、製藥、鋼、鋁、銅及石油天然氣加徵關稅,為第二任內的貿易戰闢新戰線。 1/31.截至去年10月底,日本的外籍勞工數量達到創紀錄的230萬人,增長率為12.4%,依國籍劃分,越南工人數量最多,達57萬0708人,佔總數的24.8%;其次是中國人,達40萬8805人,佔17.8%;菲律賓人達24萬5565人,佔10.7%。 1/30.联合包裹UPS大跌超15%,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Q4营收及2025年营收指引逊预期。 1/24.美国1月服务业PMI创4月以来新低,制造业PMI意外扩张,通胀压力上升 1/23.沙特王储与特朗普通话:计划未来四年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 沙特王储认为,特朗普政府计划的改革,可能为美国创造“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沙特希望通过投资来把握这些机遇。如果出现更多机会,这一投资规模“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1/23.日本雅虎新闻20日报道称:率少数执政党的石破茂提出“快乐日本”执政新理念;当前日本老龄化严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东京及周边地区(首都圈)集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发展模式,实现民众的多元化幸福。 而这一目标核心政策是“地方创生2.0”(即改变东京的一极化,打造魅力十足地方和都市),为让民众切实感受到生活富裕,日本将转向“由加薪与投资推动的增长型经济”,包含石破茂的“快乐日本”愿景。。 1/23.打臉川普新政:美国联邦法官约翰·考夫诺尔今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旨在终止“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明显违宪”,他已发布临时禁令阻止该政策的实施。此禁令有效期为14天,以便接下来的法律辩论中进行更多审查。考夫诺尔:第十四条修正案明确保障出生在美国土地上所有儿童的公民权,这一问题法律界定“毫无争议”。 1/23.川普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視訊談話:称将“要求利率立即下降”,打算适当时候和鲍威尔对话;移轉到美生产企業可享企业税降至15%,不在美生产面临关税“数千亿甚至数万亿美元”;欧盟关税太高、监管太强、对美贸易逆差太大,将对此采取措施,将确保美国向欧洲供应能源。特朗普呼吁OPEC“降低石油成本” ,配合他降低能源价行动,施压俄结束俄乌冲突,敦促沙特王储将承诺对美投资额增至1万亿美元。 1/23.特朗普AI基建:软银美股涨约11%子公司Arm+16%,甲骨文和“英伟达供应商”安费诺涨约7%,英伟达涨4.4%,台積漲2.5%,奈飞,涨近10%美股仅小盘股跌,芯片指数最高涨2.7%标普上测6100点盘中创新高,纳指涨超1%突破2万点,暂时与AI基建无缘特斯拉跌超2%, 1/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更新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其对2025年的全球增长预测上调至3.3%,比去年10月时的预测增加了0.1个百分点。据央视新闻,IMF将其对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4.6%,对美国GDP的预测上调至2.7%。 1/18.100万“百岁老人”!我们正进入长寿时代;摩根士丹利Paul Walsh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告诉客户,到 2030 年,中美欧日英五个主要地区将有100 万百岁老人。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惊人,给投资者带来挑战和机遇。 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和生育率下降以及劳动力萎缩导致的高债务负担。在人口结构困难的国家,政府在养老金、医疗保健和其他老年人社会保障计划上的支出增加,导致公共债务负担增加。随着人口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高盛分析师团队周三向客户保证,世界不会终结;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黄金时期,获利的机会巨大,投资机会也随之增加。 Evan Tylenda 和 Madeline Meyer 领导的分析师团队向客户介绍全球人口已经达到峰值的情况:全球人口已达到峰值,因为 19 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已达到峰值。虽然预计到 2050 年全球人口仍将增长约 20%,但65 岁以上的老年人预计将从8 亿增加 100% 至约 16 亿,占总人口增长的比例过高。随着老年人口的激增,分析师们为投资者制定了一个投资框架,以便他们利用成熟的经济和这一人口趋势获利。他们表示: “我们看到三关键领域有顺风—医疗保健、老年生活和护理及娱乐和体验。” 1/16.高利率冲击,美国企业破产率达到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2024年,美国至少有686家企业申请破产,较2023年增长了约8%,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通过债务重组等非正式途径避免破产的企业是正式破产数量的两倍左右,但这“往往只是推迟了破产的到来”。 1/15.混合上班模式落幕 小摩要求員工3月起每週在辦公室上班5天 1/14.美国小企业乐观情绪创2018年以来最高:继去年11月创纪录实现最大月度升幅后,美国小企业乐观情绪指数在12月继续攀升至105.1,10个分类指数中有7个出现改善。经济学家表示,随着大选后经济前景改善,乐观情绪持续增长。小企业主对新政府的经济议程感到更确定和充满希望。 1/8.有“小非农”之称ADP数据12月意外大幅放缓,创8月来最低。教育和卫生服务、建筑以及休闲和酒店业增幅最大。制造业、自然资源和采矿业及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员工人数有所下降。ADP Research Institute与斯坦福数字经济实验室合作发布数据显示,美国12月ADP就业人数增加12.2万人,预期14万人,前值14.6万人。 1/7.美国12月ISM服务业PMI 54.1超预期53.5,11月前值为52.1,商业活动走强,价格指数创2023年初来新高;分析称,PMI数据的成本指标加速上涨,正值美联储决策者们对降息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之际。商业活动回暖和订单增加均表明需求强劲,这加剧了人们对通胀将持续的担忧。交易员不再全面押注美联储将于7月之前降息。12月ISM服务业PMI自11月的相对低迷迅速扭转,当时单月下跌3.9个点,为6月以来的首次下跌。去年二季度以来,美国服务业PMI波动较大,4月和6月的ISM服务业PMI均陷入萎缩。 1/7.美国11月JOLTS职位空缺809.8万人,大幅超预期,创六个月新高 25-1/2.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1.1万人,降至近八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至12月21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也下降至三个月来的最低水平,为184万 +++++++++++++++++++++
以下24檔備用已轉可略 24-12/23.Miran被特朗普提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支持加强对美联储控制、批评耶伦操纵美债:Miran呼吁对美联储进行全面改革,以确保对其更大政治控制。同时指责耶伦操纵美国政府债务市场,认为拜登政府美国变相做了8000亿美元QE。 12/23.美国11月耐用品订单月增初值-1.1%,预期值-0.3%,前值0.3%。扣除运输类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1%,预期值0.3%,前值0.2%。 美国10月核心资本货物订单——扣除飞机的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7%,预期值0.1%,前值-0.2%。 具体来看,机械、电脑和原金属等领域的订单表现强劲。此前,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11 月份的制造业调查也显示出积极信号,其新订单指标八个月来首次进入扩张区间。 12/22.马斯克此次引爆國會山莊政治核弹可能是川普2.0时代, 擔任彼特犬模式的一次预演,以向国会施压。也有人称,海湖庄园共识是,马斯克是向国会施压的有效武器,也是任何反噬的替罪羊。 12/20.美總統拜登今宣布,取消近55000名公共服務人員42.8億美元學生債務。這使在拜登政府下通過各種行動獲准減免學生債務總人數達近500萬人。拜登總統發表聲明:12/20獲准取消學生債務公共服務人員包括教師、護士、軍人、執法人員和其他公共服務人員,「他們畢生致力於回饋社會,最終獲依法應得(學生債務)減免」。 12/19.美国Q3实际GDP大幅上修!年化季增终值3.1%,加速增长;得益于消费者支出和出口的强劲增长,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快于预期,整体经济增速较二季度加快。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3.1%,预期2.8%,前值2.8%。美联储“最爱的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环比终值2.2%,预期2.1%,前值2.1%。 12/20.川普2.0还没开始,马斯克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将手伸到国会,试图给官员们一个下马威。 12/17.欧洲支付巨头:AI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公司已经一年没招人了 12/17.考慮裁掉 14000 個中階主管,亞馬遜看見 AI 如何改變企業型態? 12/17.美国11月零售销售月增0.7%稳步增长,高于预期,为9月以来新高,略高于预期的0.6%,前两个月的零售数据有所上修,10月数据从月增0.4%修正为0.5%。华尔街普遍认为显示出消费者支出的韧性持续。汽车购买量激增,网上购物强劲增长,是推动11月零售销售的主要动力,其他领域的支出喜忧参半,这也是美国假日购物季开局强劲的早期迹象。 12/3.美国10月:JOLTS职位空缺774.4万人,预期751.9万人,较9月低谷显著反弹,反弹并高于预期,裁员人数减,降至6月来最低水平,自主离职数增,升至5月来最高水平,不过,10月招聘率降至6月来最低,与10月疲软非农报告一致,招聘活动受到两次严重飓风和波音公司大规模罢工的影响。 12/2.美国11月ISM制造业PMI指数48.4,创今年6月以来的最高,预期47.6。新订单指数扩张,录得五个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表明企业信心正在改善,美国总统大选后的乐观情绪正在萌芽。物价支付指数大跌至50.3。就业指数虽然仍处于萎缩,但改善明显。 12/2.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Seth B Carpenter在11月17日的报告中表示,随着不确定性显著增加,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适度放缓,未来几年增长率接近3%。全球通胀将继续放缓但更为分散,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在新冠疫情激增后仍在企稳,预计明年会有进一步但较为缓慢的进展。 12/2.印度经济失速,卢比崩至纪录新低!印度三季度GDP年增仅5.4%,创近两年来最低,远低于印度央行预期7%增速,高盛和巴克莱银行等投行下调印度全年增长预期,印度通胀率仍续高于央行4%目标,交易员们续押注印度央行可能会比预期更早地降息,卢比汇率跌至史新低,跌幅一度超0.2%; 对经济和估值担忧已使印度NSE Nifty50指数较9月跌约8%。外资在10月份创月度撤资记录后,上月又从股市撤资26亿美元。(11/29.至9月三个月里,印度GDP年增长仅5.4%,远低于预期7%,为自2022年第四季度来最低。市场预计央行可能会在明年采取更加宽松货币政策) 11/27.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数据显示,特朗普关税政策及其引发报复性关税,将导致美国CPI涨增0.75百分点。依赖进口汽车厂商或遭重创,分析预计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的每股收益将减少50%,福特将减少25%。 11/23.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团队-2025年重磅宏观展望:“关税之剑”高悬全球经济,降息路仍将续行;川普关税政策是明年最关键尾部风险,一旦全面加征关税,不仅加剧美通胀上行风险,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剧烈的冲击,且可能引发更广泛贸易摩擦,对欧洲和新兴经济体构成更大挑战。届时,美元可能进一步大涨,非美国股票和债券收益率下行压力加剧,欧洲主权债收益率和欧元汇率进一步下跌。高盛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长将为2.7%与2024年一致,略高于潜在增长估计,美国GDP增速预计2.5%,高于市场共识预期。特朗普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欧洲经济增长影响大于美国,高盛将欧元区GDP预测下调至低于共识0.8%,亚洲新兴市场将面临更严峻考验。 11/23.下任美国财长将花落对冲基金经理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现年62岁,在竞选期间任他主要经济顾问,起草政策演讲稿。美财长负责保持政府债券市稳定,并帮助制定和执行总统经济议程,还参与实施包括对俄等制裁。特朗普前提出从减税到反对强美元主张都需财长帮助实现。履历看1991年至2015年,二十余年都为索罗斯效力,其中2011年到2015年任索罗斯家族办公室Soros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投资官,在他职业生涯,留下成功于1992年狙击英镑和于2013年做空日元战绩。2015年,贝森特离开索罗斯,创办自己对冲基金Key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贝森特多年来表现并不稳,因此他旗下对冲基金资产已经缩水将近90%,押注特朗普是他迄今为止最重大的押注。从大选结果看,贝森特这把赌赢了。 路透社看到的一封致客户的信显示,今年1月,贝森特发现,政治和市场分析师对特朗普胜选后的市场前景过于悲观。而他领导的Key Square押注美股和美元将会上涨,这种押注帮助该基金今年初以来斩获了两位数百分比的回报,其中11月是表现最好的月份。 在政策主张方面,贝森特从去年起公开力挺特朗普。他支持特朗普的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进口商品征收广泛的关税。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他会建议将关税“逐步分层实施”,这样任何通胀的影响都会逐步显现,并可以通过去监管等反通胀政策来抵消。他上个月告诉《金融时报》,关税是与贸易伙伴进行谈判的起点。贝森特曾表示,他支持传统的财政部观点,包括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重要性。他也支持一些非传统的财政政策,比如在今年早些时候,他曾提出提名设立一位“影子”美联储主席,这位主席将不会出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议,但会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方向提供指导。 贝森特在大选结束后不久撰写专栏文,称赞特朗普胜选后股市涨,阐述他对经济想法,呼吁特朗普政府减政府借款,并对拜登政府“不切实际能源转型”投资政策进行改革。贝森特主张经济更多依赖关税,并减所得税,称此举将恢复美国在世界舞台地位。他还主张税收改革和放松监管,特别是为刺激更多银行贷款和能源生 11/23美国大选落定,消费者信心不及预期,长期通胀预期突破区间顶部;美国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71.8,虽然仍是今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显著不及预期的73.9,大选结果出炉前的初值为73。短期通胀预期创2020年以来的最低,但长期通胀预期达3.2%,再次有松动迹象。 11/23.期抢在关税前买入,美国11月PMI创2022年4月来最快,工厂加码购买进口投入品,美国1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48.8,2024年7月来最高;服务业和综合PMI均创2022年上半年以来的最高。加强保护主义提振美国商品生产部门的信心,导致工厂就业率上升;工厂加大对进口投入品的购买力度,以期抢在关税之前买入,给供应链带来两年多来未曾见过的压力,未来通胀料承压。 11/21.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1.3万人,降至4月以来的最低,飓风带来的负面影响似乎已经结束。11月9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增3.6万人,经季节性调整后达190.8万人,为三年来最高数据;美国11月16日当周首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6000人至21.3万人,低于预期22万人,低于前值的21.7万人。 11/21日本首相石破茂(Shigeru Ishiba)将推出一项1400亿美元(约合21.9万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应对通货膨胀、工资增长等一系列挑战,并强调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战略投资。根据媒体获得的最新草案,该刺激计划将包括支持持续的工资增长、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现金补助,以及对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此外,日本还计划从明年1月起恢复对天然气和电费的补贴,以减轻家庭应对价格的上涨压力。 11/19.路透:川馬至少以下六大裂痕矛盾:誰是老大?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對中國態度與依賴與和團隊不同調,政府效率部受到牽制,與科技巨擘利益衝突。 11/18.高盛:美國若全面課徵10%關稅,核心通膨將上看3% 11/15.降息预期降温再添把火!美国10月零售销售月增0.4%,前值大幅上修;美国零售销售在第四季度初保持稳健,10月零售销售季增速0.4%,预期为0.3%,9月前值大幅上修至0.8%。最新零售数据可能预示着一个稳健的假日购物季。结合本周早些时候高于预期通胀数据,美联储在进一步降息时料将保持谨慎。 11/13.德国央行行长警告:特朗普关税计划可能使德国GDP损失1% 11/11.研究:特朗普“驱逐移民”政策将重创建筑、地产和农业,导致GDP萎缩1.7万亿美元:分析表示,大规模驱逐计划可能会导致多达100万个职位空缺,美国GDP可能缩水1.1万亿至1.7万亿美元,严重依赖无证移民工人的行业将受到打击,建筑行业、农业将均失去八分之一的工人。 11/8.美国消费者信心创七个月新高,短期通胀预期跌至近四年新低(大選前) **11/7.中国10月出口年增12.7%至3090.6亿美元,跃升至27个月高位(前值增2.4%), 月增1.8%,明显超季节性,历史上10月出口月增几均为负增长,过去20年月增均值为-4.5%。与9月月增低于季节性有一定关系。9月两次台风接连在长三角地区登陆,导致运输排期延后;进口年减2.3%至2133.4亿美元,前值增0.5%;贸易顺差957.3亿美元,前值817.1亿美元,创史第三高。从主要出口区域来看,明显快于整体是对拉美、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均在20%以上;其次是对东盟出口的15.8%;对欧洲出口同比为12.7%,快于对美日,可能与企业提前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有关。对印度出口处于高基数下的双位数负增长区间。 11/5.日本最大的工业工会UA ZENSEN计划在2025年春季工资谈判中设定整体工资增长率6%目标。 11/5.美国10月ISM服务业PMI指数为56,创2022年7月来新高,高于媒体调查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预测。就业指数攀升近5个点至53,为2023年8月来最高。衡量服务提供商支付投入价格指标58.1,较9月小幅回落。 11/5.汽车、化工和工程三大核心行业同时陷入了衰退,德国商业模式走到头了吗?制造业是德国传统强项,但德国工业生产面临着显著下降,其中,汽车行业由于外来竞争加剧而节节败退,化工行业由于能源价格上涨、资金不足而受到严重制约。 经济学家和商界领袖将德国经济困境归咎于高能源成本、高企业税负和高劳动力成本,以及过度官僚主义。更糟糕是,由于技术工人短缺、基础设施长期缺乏投资,这些问题又被加剧 11/2.美国9月JOLTS职位空缺744.3万人,大幅不及预期,裁员人数增,自主离职人数减,这传递出美国劳动力市场放缓信号。招聘数反弹,为本次数据一个亮点。数据公布后,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跳水。 11/2.IMF:貿易緊張升溫、中國房地產業的困境,及市場進一步動盪可能性,將使亞洲經濟風險加劇;IMF說,中國持續的通縮壓力恐傷害具類似出口結構的鄰國產業,而引發貿易緊張,北京應採取行動,推動以需求驅使的經濟復甦。IMF在亞洲區域經濟展望報告中說,「中國經濟低迷的規模與持續時間皆超過預期,將傷害區域與全球經濟;在此脈絡下,中國的政策回應至關重要」。IMF呼籲中國須促進房地產業調整,加強民間消費。 11/1.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降至46.5,,价格指数大涨 美国10月ISM制造业PMI指数降至46.5,创2023年7月,15个月新低来新低,不及预期47.6,9月前值为47.2,连第七个月陷入萎缩。就业指数连第五个月低于荣枯线,物价支付指数单月大涨6.5个点,生产活动急剧下降,库存进一步回落。今年3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意外大幅好于预期,突破50大关,达到50.3,结束连16个月制造业收缩。不过从之后几个月数据来看,美制造业单月扩张仅昙花一现。总体而言,美国制造业活动在过去两年中的每个月几乎都在萎缩,除了一个月之外。 10/30.美国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增初值2.8%,低于预期2.9%,前值3%,是该指标从2023年三季度来首低于市场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季涨2.2%超预期,经济增长主要受消费部门驱动,三季度美国消费支出季增3.7%,增幅创2023年初来最大纪录。 10/30.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超预期增至23.3万人,企业招聘速度创一年多以来新高,即使在飓风恢复期间,10月份的就业增长仍然强劲。分析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强劲可能会使美联储官员们选择不那么激进地降息。 10/25.飞机订单减少拖累,美国9月耐用品订单环比下降0.8%,8月数据下修至-0.8% 受波音机械工人大罢工影响,9月商业飞机订单下降了22.7%,降幅较前月的近20%进一步扩大。 由于商业飞机订单大幅减少,美国耐用品订单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 10/22.IMF称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下调2025年展望 IMF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3.2% ,与7月份的预测一致;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2%,之前为3.3%。上调美国经济预测,预计2025年GDP增长2.2%;下调欧元区经济预测,预计2025年GDP增长1.2%。预计英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期将分别为1.1%和1.5%,今年增速比7月调升0.4个百分点。IMF表示风险包括冲突、保护主 10/17.美国零售销售和申领失业金数据发布后,交易员下调美联储降息预期。意外下降!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4.1万人,飓风影响还将持续数周;美国10月12日当周首申请失业救济人数24.1万人,周减19000人,低于预期25.8万人,低于前值25.8万人。未进行季节性调整前,初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2.4万人,相周大幅上升。 10/19.200多年罕见!美国政府2024财年赤字突破1.8万亿,债务利息支出首超万亿;美国政府2024财年预算赤字创第三高纪录,仅次于新冠疫情期间两年,连续两财年赤字超过6%的GDP;美联储的高利率是赤字主要推手,2024财年,政府的债务利息支出同比增加2540亿美元,增长29%至1.1万亿美元,占GDP之比创1998年来新高;全财年政府收入4.9万亿美元创新高,一年增收4790亿美元,半数增幅来自个税。 10/17.消费需求强劲,美国9月零售销售月增0.4%超预期,高于预期值0.3%,前值0.1%。年降至1.7%,为1月份来最低水平。剔除汽车和汽油后零售额增长0.7%,超过预期0.3%,较8月的0.2%大幅增长。表明消费者支出强劲,经济几乎没有出现实质性下行迹象,续为经济提供动力。 10/11.AI 教父 Geoffrey Hinton、分子生物學教授 John Hopfield 兩人因 1970~1980 年代投入機器學習研究工作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各自利用物理學概念發明人工神經網路,引起並促進人工智慧發展。 Google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DeepMind 主管 John Jumper、華盛頓大學生物化學教授 David Baker 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DeepMind 開發的 AlphaFold 2 人工智慧系統有效解決生物學半世紀以來最棘手問題之一:預測蛋白質複雜結構;David Baker 則開發另一種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蛋白質預測工具 RoseTTAFold,還設計出全新蛋白質。 一般來說,諾貝爾獎通常頒給幾十年前完成的研究,這樣才有一定時間明確評估研究內容是否對人類具最大利益。然而 Google 旗下 DeepMind 公司 4 年前才首次推出 AlphaFold 2 系統,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該系統如今已被世界各地科學家用來解決一系列科學問題,包括探索抗生素抗藥性、藥物設計、作物復原力等,DeepMind 團隊也還在持續改進系統版本。 AI 應該歸為自有類別? 儘管如此,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不久社交媒體便一片嘩然,幾位物理學家認為 Geoffrey Hinton、John Hopfield 做機器學習研究的背後並非傳統物理學。 10/9.连续第二年萎缩!德国将2024年GDP预测下调至-0.2% 10/4.美國 9月就業人數超預期成長,創今年 3 月以來最大單月增幅、失業率意外下滑,同時薪資加速成長,不僅緩解就業市場惡化擔憂,也降低聯準會 (Fed) 在 11 月再次降息 2 碼 (50 個基點) 的可能性。有分析指出,美國經濟軟著陸前景更加光明,雖然現在認為 Fed 已穩住就業市場仍為時過早,但 11 月會上很有可能只會降息1碼。 10/1.美9月ISM制造业订单量连第六个月萎缩,导致生产受限,并压低了就业,就业连第四个月收缩,且恶化程度加深。需求低迷减轻价格压力,物价指数单月跌幅创2023年5月来最大,至48.3,为今年来首陷收缩区间,显示总体成本下降。库存大跌,新订单/库存比率回升。美国9月ISM制造业指数47.2,不及预期的47.5,与8月前值47.2持平;今年3月,美国ISM制造业指数意外大幅好于预期,突破50大关,达50.3,结束连16个月的制造业收缩。不过从之后几个月数据来看,美国制造业单月扩张仅昙花一现。 9/26.美東港口碼頭勞資談判陷僵局,罷工恐在10月1日成真,專家警告稱,罷工可能涉及的港口工人多達4.5萬名,影響的港口航運量將佔美國總航運量約60%,據彭博援引專家預期,如果此次罷工為期1週,可能給美國經濟造成高達75億美元(約新台幣2400億元)的損失。 9/26.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1.8万人,回落至数十年低点附近 9/26.美国二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环比终值3%超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2.8%低于初值,2020年二季度至2023年的经调整GDP显著上修,去年GDP增速从2.5%上调至2.9%。叠加二季度GDP意外没有下修、首申数据超预期下降,暂时缓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9/26.花旗警告:就业恶化加剧美国“硬着陆”风险,11月或降息50基点,花旗认为,美国失业率的上升并非源于劳动力供应的增加,而是由于招聘市场的疲软,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硬着陆”的风险。花旗预计,下周五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仅仅增加7万人,失业率将反弹至4.3%。 9/23.全球標普23日公布的初步調查顯示,美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連第三個月萎縮,創15個月新低,服務業擴張速度略有放緩。值得注意的是,該月價格指數升至6個月新高,暗示未來幾個月通膨可能升溫。 9/20.AI繁榮中,AI仍是投資重點,但科技公司不可忽視網路安全、數據隱私和AI 解決方案3大關鍵領域的投資。 9/17.泰國前總理賽塔去年11月透過「Pao Tang」數位錢包向民眾發放1萬泰銖(約台幣8904元)。泰國現任內閣定於週二批准最新一波現金發放刺激計劃。泰國政府準備再向民眾提供120億美元現金,希望刺激經濟,預計兩階段現金發放的受益者不會超過4000萬人。財政部常務秘書拉瓦隆·桑斯尼特週一在曼谷對記者表示,第一階段政府將在9月25日至10月1日期間,先向最需要援助1450萬泰國人每人發放1萬泰銖(約台幣9500元);明年初實施第二階段發放,將涵蓋在周末註冊截止日期之前申請該計劃3600萬泰國人中的其他民眾,預估受益總人數不會超過4000萬人。 9/17.9月份纽约州的的制造业指数从-4.7跃升至11.5,为自去年11月来首转正值,远超分析师预期-5.0。在美联储即将降息的景下,受访者表示,虽然通货膨胀压力尚未显著缓解,但企业对于未来几个月的商业环境改善持更加乐观态度。 9/8.在美联储缔造高通胀、高利率时代,美贫富差距渐扩大,中产阶级萎缩,贫困人口不断壮大,Dollar General和Dollar Tree原抓住此机遇,成为美国扩张最为迅猛的零售折扣店。但近年美国普通人财务再惡化情況遠被低估,尤其是底层消费者被掏空钱包,连最基本必需品也难以负担。顯現在這两大“一元店”零售折扣巨头相继暴雷,Dollar Tree周三将全年盈利指引猛砍20%,表示中低收入客户群面临“巨大压力”,股价当天重挫20%。Dollar General二季度业绩全面不如预期,大幅下调全年业绩指引,股价一度暴跌30%,创有史来最大单日跌幅。 9/6.美8月非农就业人口增14.2万人,不及预期16.5万人,7月数据从11.4万人大下修至8.9万人,6月下修6.1万;8月非农报告好坏参半,失业率如期降,掐断了此前“萨姆规则”释放衰退信号,然,就业增长远不及预期,前值也被大幅下修,表明劳动力市场仍未走出泥潭,为美联储在9月份大幅降息提供更大操作空间。 失业率:7月4.3%降至4.2%持平预期,失业率为今年3月来首现降;时薪:年涨3.8%,略高预期3.7%,前值3.6%;时薪月涨0.4%,预期和前值分别为0.3%和0.2%。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本月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升至47.0%,降息25基点的可能性降至53%。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讲话,称“现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交易员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50基点的可能性一度升至50%。 9/5.JOLTS职位空缺意外走弱至2021年初以来最低水平,9月降息50个基点预期一度跃升至50%。花旗表示,如果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确认劳动力市场正在恶化,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份降息50个基点,并在11月再次降息50个基点。

金融/ETF18~25 不良贷款增侵蝕財報

金融股18~23
不良贷款增侵蝕財報

+++++++++++++++
1/16.美国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四季度财报接力登场,净利润双双翻倍。昨日,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高盛等大型商业银行公布Q4业绩,财报表现均超过了预期。分析认为,2025年的交易活动将更加活跃,并将受益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承诺实施亲商政策。美国银行Q4净利润翻倍,投行业务收入跃升至三年来最高,美国银行Q4净利润翻倍,大摩全年营收创历史新高,美国银行Q4投行业务收入跃升至三年来最高,摩根士丹利Q4净利润翻倍,股票交易收入大超预期。分析认为,2025年的交易活动将更加活跃,并将受益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承诺实施亲商政策。随2023年并购交易量从十年来的低点回升,2024年华尔街利润出现反弹。市场信心显著提振,刺激众多公司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而带动了资本市场强劲反弹。 1/15.美股Q4财报季“第一枪”,摩根大通、高盛、富国银行、花旗、贝莱德纷纷公布最新财报。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和美国大选,五大投行财报均好于预期,亮点多多;摩根大通Q4营收、盈利双双超预期,交易部门和投行业务表现强劲;全年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高盛Q4净利润翻一番,股票交易业务收入创纪录,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富国银行逐渐摆脱泥潭,Q4净利息收入超预期,2025年的净利息收入指引好于预期;贝莱德Q4营收、盈利均好于预期,公司全年吸纳的客户资金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花旗五大主要业务在Q4均实现了营收增长,2025年营收指引好于预期,但下调关键盈利目标给强劲的四季度业绩蒙上一层阴影。 25-1/11.加州山火持续肆虐,美国保险业受创,保险公司股价大跌去年80%保费来自加州的Mercury General盘前一度暴跌超35%。Allstate一度跌超7%,Chubb一度跌超5.4%,AIG一度跌近3.1%,Travelers一度跌近4.5%。摩根大通分析指出,Allstate、Chubb和Travelers是本次山火中面临赔偿风险最大的保险公司,特别是Chubb,由于其主要服务高净值客户,该公司的风险敞口可能格外高。再保险公司如Arch Capital和RenaissanceRe也受波及,股价分别一度跌超1.5%和2.6%。摩根大通估算,此次山火保险损失或超200亿美元,远超2018年“坎普山火”的125亿美元,或成加州最昂贵火灾。 +++++++++++++++
24-12/18.巨头涨幅过猛,一年之后,纳指又要被迫调权了?至周一收盘,纳斯达克100指数中有八家公司个股权重超过4.5%,总权重接近52%,使得该指数过于“头重脚轻”。据相关规则,总权重可能需被削减至40%。纳斯达克发言人表示,此次权重调整将与周五将进行的年度例行平衡同时进行。距去年7月纳斯达克100指数对权重过高科技巨头进行调整后仅一年,该指数可能又将面临新一轮的权重调整。造成主因是,以苹果、微软为代表科技巨头股价在过去一年里大涨,平均涨幅达79%,是指数其他成分股平均涨幅4倍,而活跃的人工智能概念是推动这些公司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纳斯达克100指数设有规则来限制单个成分股权重,其中一项是当所有单个权重超过4.5%成分股总和达到或超过48%时,就会触发调整机制。去年7月,该指数就曾因此对7家公司权重进行削减。而最近,由于Broadcom公司股价大涨,使其权重突破4.5%门槛,再次触发这一机制。 12/13.纳指100指年度成分股调整:(至11月最後交易日29日市值排名):新入指:Mstr,Pltr、Axon;踢出:Smci美超微,Mrna,Illumina。12/23日盤前生效 11/23.Synapse(金融科技中介公司)倒闭暴露金融科技风险,上万名美国储户损失惨重;Synapse倒闭后,原本以为账户受到美国政府信用担保美国储户,半生积蓄化为泡影,受害者损失金额从7000美元到远超20万美元不等,受影响储户总数虽尚未完全统计,仅Yotta一家公司就有超1.3万名。美国金融科技中介公司破产后,成千上万老百姓多年辛苦工作的结晶打水漂了,有人28万美元存款直接缩水成5万美元,还有甚者血本无归.而他们当初都是经过谨慎考虑,选择了看似安全的储蓄方式—Yotta储蓄账户。当时,Yotta宣传其账户有真实银行托管,并且提供创新储蓄模式,这让他们觉得资金安全有保障且颇具吸引力,Yotta储蓄账户不仅可将传统储蓄账户与彩票机制相结合,用户在储蓄同时,还可每周抽取现金奖励,更重要是,Yotta储蓄账户还提供FDIC保险。 11/18.川普確定再入主白宮,共和黨也成國會最大黨,實現全面執政,市場樂見川普政策得以順利推動,從資金流向看,過去一週,全球股票基金吸金爆大量,逾十年以來新高。路透:據倫敦證交所集團(LSEG)統計,至11月13日當週,全球股票基金瘋狂吸金493億美元,至少是2014年1月來新高,主受惠美總統大選結果底定,由大打「親商牌」川普重返執政,全球市場走出觀望氛圍,吸引投資人回補部位,帶動MSCI全球市場指數連三交易日創史新高。其中,美股基金獲投資人加碼373.7億美元,同樣創至少2014年1月來新高;歐股基金也獲資金單週淨流入112.8億美元;亞股基金則遭小幅調節3.05億美元。債市方面,隨美國聯準會進入降息循環,投資人對債券仍相當死忠,上週再加碼全球債券基金53.7億美元,已連47週淨流入。個別市場來看,美國債券基金續獲資金流入57.1億美元,連續23週維持買超。 11/4.媒報導,華爾街金融機構已對一批雲端新創企業放款超過110億美元(約台幣3520億),擔保品是他們所擁有的全球最熱門商品-輝達的AI晶片。《金融時報》報導,黑石集團(Blackstone)、品浩(PIMCO)、凱雷集團(Carlyle)和貝萊德(BlackRock)在內的公司,透過向雲端新創企業(neocloud)放款,近一年來建立獲利豐厚的新債務市場,這些新創企業為開發AI產品的科技業者提供雲端運算服務。 10/29.国有四大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均已跌破2%,步入“1字头”。记者登陆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大额存单页面,该行目前在售的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六个期限大额存单产品的年化利率分别为1.15%、1.15%、1.35%、1.45%、1.45%、1.9%。 10/24.巴克莱Q3財報:净利年增23%超预期,股价一度涨4.3%,创九年新高,2015年10月来最高,今年来,巴克莱股价涨55%。(振兴计划成效显著,巴克莱净利息收入、固定收益业务、股票业务收入均超预期)。巴克莱CEO表示,第三季度的数据表明巴克莱走在实现设定目标的路上。振兴计划成效显著。在净利息收入、固定收益业务、股票业务超预期表现推动下,巴克莱Q3总营收上涨5%,净利息收入达33亿英镑。巴克莱录得8500万英镑的杠杆融资投资组合亏损。 10/17.华尔街复兴,大摩创新高,CEO断言:竞争对手很难追赶大行 美国头部银行股Q3财季实现强劲反弹,大摩Ted Pick表示,由于业务经营成本很高,规模较小的银行现在很难追上大行。美国头部银行股Q3财报集体亮眼,大摩CEO称大行和小行之间的距离正在拉大。 本财季以来,摩根大通、美国银行、高通、花旗均已拿出优越的“成绩单”,显示美国银行业显著回暖。 摩根士丹利Q3业绩也十分喜人。财报显示,摩根士丹利三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6%至153.8亿美元,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33%至42.21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其财富管理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强劲。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在声明中表示,股市上涨和资金净流入为财富管理和投资管理部门的资产提供了支撑,两部门的资产管理总额达到约7.5万亿美元。 10/16.财富管理、交易和银行业务强劲,摩根士丹利Q3净营收超预期(股價+7%),公司第三季度净营收153.8亿美元,高于预期值143.5亿美元,其财富管理、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均高于预期。美联储或在本季度开始降低利率,这可能会鼓励华尔街公司开展更多的融资和并购活动。 10/10.摩根大通大漲4.44% 至每股 222.29 美元。此前這家美國資產最大的銀行因投資銀行業績成長,且淨利息收入 (NII) 意外增加。富國銀行勁揚 5.61% 至每股60.99美元。富國銀行第三季財報超出預期,主要因為財富管理業務保持韌性和信貸損失準備減少。美銀強升 4.95% 至每股 41.95 美元。監管文件顯示,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自七月中旬拋售美銀持股迄今,美銀部位已減至 9.99%,低於10%揭露門檻。 9/28.主宰资管业,美国ETF规模达到10万亿美元大关;美ETF模仅用14年时间就从1万亿美元增长到10万亿美元。今年迄今,投资者已向ETF投入6910亿美元,意味着ETF彻底改变了华尔街投资格局。华尔街成功解锁新的里程碑! 9/24.花旗集團是少數還未打進中國證券市場華爾街巨頭之一,新業務被推遲對花旗來說是一大打擊。該行在中國的擴張也因新的安全法規而延後,新法要求銀行在獲得境內執照前,將國內資料分開。知情人士指出,花旗集團最初的目標是在2023年中啟動並營運在中國的投行業務,後來又將目標延後到今年底。 根據中國法規,外資銀行要在中國境內開展業務必須達成多項條件,包括過去3年沒有受到重大監管罰款,在管理證券業務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充足的資本。不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證監會官員已重申支持花旗銀行在中國擴張。花旗集團因違規行為,在今年7月被聯準會開罰,最終向Fed支付6100萬美元(約新台幣19.5億元)、向OCC支付約75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億元)的罰款。這些罰款源自於2020年的連續監管行動,當時OCC因花旗銀行在風險管理、資料治理計劃和內部控管方面的缺陷,處以4億美元(約新台幣128.1億元)的罰款。花旗集團始終沒有承認或否認這些指控 9/13.富国银行盘中跳水超6%,因金融犯罪风控缺陷被限制开展新业务;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称,发现富国银行在金融犯罪风险管理和反洗钱的内部管控方面存在缺陷,今后该行若要在有洗钱中高风险领域开展新业务,必须先得到OCC许可。 7/17.投行寒冬 野村傳正重組亞洲團隊並裁員 7/16.摩根士丹利Q2净利同比飙升41% 但坏账拨备大幅超预期 美国银行净利息收入低于预期 美国大行财报接力登场: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表现强劲,大摩和美银二季度营收、净利润均高于预期,但大摩坏账拨备7600 万美元,远超过预期5430万美元,美银净利息收入和FICC业务收入不及预期。 在美联储将利率保持在长期高位下,陆续公布的银行业财报透露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状况的最新信息。 日前,摩根大通、花旗、富国银行、高盛等大型商业银行公布业绩,收入和利润均超过了预期。 814.瑞银第二季度总营收119亿美元,净利润11.4亿美元,大超预估的5.208亿美元,成本削减和整合工作取得进;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市场动荡加剧,投资者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强,瑞银第二季度财报亮眼,上半年净利润29亿美元。 7/13.ARK投资:机器人出租车将使1.6万亿美元汽车贷款“一文不值” 7/12.摩根大通12日美股盤前公布 Q2財報,受惠投行業務費用成長,再加上與 Visa交換要約中獲得約80 億美元收入,該季營收、獲利均打敗分析師預期,其中獲利年增 25% 創歷史新高。然而,該行上季利息淨收益 (Net Interest Income, NII) 略低分析師預期,讓財報美中不足。盤前股價跌 0.84%,每股暫報 205.70 美元,似乎未受業績提振,不過較稍早近 1.5%跌幅有所收窄。該股今年迄今漲 20%以上。 7/8.处理超过75%的交易!人类外汇交易员正在被Viper等算法所取代 7/2.纳指科技ETF今年已80余次提示风险,交易所将重点监控:多家券商发布公告称,近日,纳指科技ETF基金溢价率较高,大幅偏离基金净值,存在市场炒作现象。今年以来,该基金已发布超80次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6/11.大摩CEO:高利率持续越久,对大摩业务越好!大摩CEO Ted Pick表示,投行、交易、财富和资产管理之间的整合,将成为大摩未来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人工智能也将提振大摩的投行收入。 5/2.滙豐銀行(HSBC)行政總裁祈耀年(Noel Quinn)4/30意外宣布退休,滙豐董事會已正式展開繼任程序,並會考慮內部和外部人選,不過英國媒體爆料,滙豐內部對於祈耀年的離職感到十分震驚,引發外界對於祈耀年離職原因的猜測。 4/27.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26日宣布,總部位於賓州的共和第一銀行(Republic First Bank),已被當地監管機構接管,是今年第一間倒閉的美國銀行;CNN、ABC報導,FDIC發布聲明指出,監管機構已就富爾敦銀行(Fulton Bank)收購共和第一銀行的存款和大部分資產達成協議,共和第一銀行在新澤西、賓夕法尼亞和紐約州的32間分行,將作為富爾敦銀行的分行重新開業,存戶亦會自動轉移到富爾敦銀行; 4/16.受净利息收入下滑和商业地产亏损激增拖累,美银一季度利润大幅下滑。美国银行一季度营收年跌2%至258亿美元,超出254.6亿美元的预期,净利润年降18%至66.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83美分,超出77美分的预期。 4/16.美國汽車保險3月價格年漲22%,40年來最大的\年度漲幅。美媒指出,這是美國車主正面臨最嚴重的價格衝擊,而消費者幾乎沒有能力削減開支,這將是負擔能力危機。 4/16.摩根士丹利(MS)公布截至3月31日的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摩根士丹利一季度营收151.4亿美元,超出144.6亿美元的预期,同比增长4%,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达34.1亿美元,即每股收益2.02美元,超出分析师每股1.67美元的预期。此外,摩根士丹利还表示将派发每股0.85美元的季度股息。 4/12.摩根大通全年净利息收入展望略低于预期,并上调全年费用指引,股价在盘前交易跌4%。2024年前三个月净利息收入231亿美元年增11%。该公司仍预计今年将从这一主收入来源获约900亿美元,但将不包括市场业务净利息收入指引上调至约890亿美元。同时该行预测全年经调整后费用约为910亿美元,高于前预期。 4/15.投行业务强劲反弹,Q1营收、利润双超预期;高盛Q1財報:营收142亿美元年增长16%,超出华尔街预期的129.8亿美元;Q净利年大增28%至41.3亿美元,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达20.9亿美元年增32%。eps11.58美元,去年同期8.79美元。股价盘前涨4%。 4/4.美跨黨派推新法 禁指數基金納中企 3/13.全球最猛的ETF,自现货比特币ETF上市以来,随着比特币价格的飙升,资金不断流入ETF。上市2个月,贝莱德旗下的IBIT管理资产规模即将超过150亿美元。对比之下,当年第一只上市的黄金ETF GLD足足用了三年才达到这一水平。 2/28.A50第一只!摩根A50ETF提前结募 (2/19日起,银华、易方达、平安、摩根、嘉实、华泰柏瑞、华宝、工银、富国、大成齐发中证A50ETF。原定认购截止日期均为3月1日,认购上限均为20亿元,摩根中证A50ETF成为第一个结束募集基金)。 2/24.熱潮引領AI晶片大廠輝達23日盤中市值一度突破2兆美元,打破了過去半導體史上紀錄,也堪稱是美股世上最快,只用了8個月時間,成為全球第3家市值突破2兆美元的企業。路透》指出,身為七雄之一的輝達,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權重4.5%,隨著輝達股價大漲,也推升全球規模最大、交易量最大的ETF之一SPDR S&P 500 ETF Trust,今年迄今已上漲6.7%,現今成為首個資產規模超過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5.8兆元)的ETF基金,資產規模約5020億美元。 2/20.美國信用卡金融大洗牌!股神巴菲特投資的美國消費銀行第一資本計畫砸353億美元(約新台幣1.1兆元),收購美國信用卡發行商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報導指出,兩者合併後將成為美國貸款量最大的信用卡公司。 2/7.瑞銀計畫重啟股價回購,瑞銀週二指出,已經完成了對競爭對手瑞士信貸的第1階段整合,受益於淨新資產流動,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重啟股票回購,預計2024 年最多回購10億美元(約新台幣312億元)。 2/7.紐約社區銀行NYCB.N) 持續籠罩在財報虧損風暴中,第4季財報,意外虧損2.6億美元,反映出與辦公室和公寓大樓相關的貸款惡化,並還宣佈將股息削減至每股5美分,以保留資本以滿足監管要求。週二股價進一步重挫,收盤暴跌22.2%,創1997年新低,1週股價跌約6成,市值蒸發約45億美元,在穆迪將評等下調至垃圾級後,盤後股價續挫逾16%,在股價跌跌不休下,執行長與財務長雙雙遭到股東起訴。 2/6.瑞银业绩超预期,宣布回购10亿美元 2/6.股神巴菲特名言之一,在股市賺錢,除堅持價值,建議買指數基金,正在驗證中!在投資人尋求低成本的基金,去年全球被動型股票基金規模刷新紀錄來到15.1兆美元(約新台幣471.12兆元),首度超越主動型基金。而主動基金的淨負債為14.3兆美元(約新台幣446.16兆元)。主動式基金面臨持續的資金外流,更高的管理費和令人失望的回報使情況更加惡化。根據Lipper的數據,去年主動型基金的資金外流總額為5760億美元(約新台幣17.97兆元),與被動型基金的4660億美元(約新台幣14.53兆元)淨買入形成鮮明對比。 1/31美国银行仍脆弱,地区银行NYCB财报逊色,盘中暴跌超40%,NYCB四季度意外报亏,且宣布股息猛砍超三分之二,因收购去年3月倒闭的Signature Bank后,该行管理资产超千亿美元,需满足新的监管要求。NYCB股价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美国地区银行指数盘初跌近5%,创八个月最大盘中跌幅。 1/19.里程碑!面世50年后,美国被动型基金资产规模超越主动型,晨星公司发布数据:至去年12月底,被动型美国共同基金和ETF持有约13.3万亿美元的资产,高于主动型13.2 万亿美元。从资金流向来看,主动型基金去年流出4500亿美元,被动型基金流入约5290亿美元。随着投资者逐渐认识到被动管理优势,美国这类产品资产规模首超过主动管理基金。 1/16.高盛、摩根士丹利Q4:在财富管理业两家投行营收均超预期,美股盘前涨近1%;营收均超预期,高盛Q4净营收113.2亿美元年增7%季降4%,超市场预期的108.4亿美元,净利润20亿美元,稀释后益eps5.48美元,上年同期3.32美元。摩根士丹利营收年增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大滑,美股盘前跌超2%。财报指出,高盛营收超预期部分因股票交易部门收入飙升所推动,与此同时资产与财富管理业务创下两年来最高。摩根士丹利Q4净营收129亿美元,超市场预期127.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127亿美元小涨1%;净利润为15亿美元,上年同期22亿美元,eps0.85美元,上年同期1.26美元,不及分析师预期1.08美元。 24-1/15.富國銀、花旗集團和美國銀3家美國大銀,2023年共裁1萬7700人
++++++++++++++++++++
23-12/23.“指数基金”大获全胜的一年,即便在美股,标普指数也是最大赢家!12月,股票ETF吸金690亿美元,创下两年新高。其中,标普指数ETF独揽420亿美元以上,单月资金流入规模有望创下1998年有记录来最高纪录。 12/21.根據南加州大學USC、哥倫比亞大學、史丹佛大學以及西北大學研究人員發布論文顯示,商業不動產CRE面臨2008年來最嚴重崩盤風險,美國銀行業恐虧損1600億美元。 12/7.美國擬收緊銀行監管 華爾街大行警告將衝擊經濟 12/1.削減成本!英大都會銀行將裁員20%、縮短營業時間 12/1.冰山下的阴影,美国银行业3Q未实现亏损激增22%,SVB冲击会否卷土重来? 根据FDIC发布的季度银行数据,第三季度未实现损失(主要是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增加了1260亿美元,目前总计6840亿美元。仅略低于2022年第三季度创下的纪录。 11/30.高盛執行長David Solomon在全球銀行業高峰會上警告,華府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解決,高盛已放棄原在中國抱持「不惜一切代價成長」策略。 11/27.“末日期权”太火爆,纳斯达克推出“跟踪金、银、油、美长债ETF期权” 纳斯达克此番上线零日期权新产品意义重大,表明大型交易所相信零日期权将成长线热门产品。分析人士指出,既然纳斯达克做法已获监管机构批准,他们预计会有更多美国交易所效仿,为不跟踪特定指数ETF提供更多选择。 11/8.知情人士:花旗集團考慮至少裁10%,可能成華爾街多年來最大規模裁員行動之一。 11/8.瑞銀集團UBS 7日公佈Q3財報,在併購對手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帶來成本影響下,瑞銀單季虧損7.85億美元(約新台幣253.3億元),這也是該行近6年來首虧損。 11/1.美SEC主席Gary Gensler :AI恐引爆下1次金融危機,諷刺的是,今年標普500指數漲勢很大程度 AI的前景所推動;詹斯勒指出因ChatGPT AI技術,有潛力徹底改變投資方式,而這些新的力量也伴隨著巨大風險,恐引發下1次金融危機,現在1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是AI可能會對整個系統帶來風險,由於許多金融參與者依賴其中的1種或是2、3種模式,這創造了單一文化,創造羊群效應。如模型實際上存在缺陷,這種群聚效應恐相當危險,可能會在充滿壓力時期對市場產生影響,導致市場價格突出現不可預測變化;以雲端運算和搜尋引擎作為例,市場很快就被1、2個主參與者主導,詹斯勒表示,很擔心AI市場也會出現類似情況,技術過度集中。對新技術,今年SEC對全球交易量最大2家數位資產交易所幣安Binance、Coinbase提出訴訟。 10/28.摩根大通CEO上任来首度抛售自家股票,金额近1.4亿美元,市场猜测联翩(监管文件显示,戴蒙计划明年出售100万股该银行股票,按当前股价计算接近1.4亿美元。尽管此前有关戴蒙计划退休的猜测一直存在,而且戴蒙此前发表看衰银行股的言论,摩根大通表示,戴蒙此举纯粹出于财务和税务考虑,仍然看好公司前景,无退休计划) 10/28高利率冲击,美国银行股跌破“硅谷银行危机”时的低点;经济前景黯淡、利率长期走高,叠加继续放缓的IPO活动,给银行股的未来带来很大不确定性。硅谷银行倒闭、联储救市的场景已经过去大半年。但由于利率持续上升、商业贷款疲软,银行盈利前景黯淡,美国银行业的股价水平,已经重新跌回了当时的低谷。 10/20.美5大銀行今年已砍2萬人 裁員潮恐還沒結束 10/19.摩根士丹利Q3业绩超预期 但净利润缩水9% 股价重挫近7% 大摩第三季度的利润降约9%,主要是受到投资银行和交易业务拖累,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大降27%。摩根士丹利收盘跌6.8%,创自2020年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10/17.美国银行、高盛发布Q3財報:两家银行的营收利润均好于预期,但高盛报告利润下降。 美银Q3財報:营收252亿美元月持平,年增2.8%;净利润78亿美元月增5.4%年增9.8%。 与上周公布财报的摩根大通、花旗和富国银行相似地,美银本季净利息收入也好于预期,为144亿美元,年增4%,非利息收入108亿美元年增长3.3%;稀释后每股收益0.9美元年增11%,超出华尔街预期的0.81美元。 高盛Q3財報:营收118亿美元年降1.3 %,但好于分析师普遍预期111.3亿美元,月增长8%,净利润20.6亿美元,年减32.8%;Q3稀释后eps5.47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5.31美元,但低于去年同期8.25美元 美银首席执行官Brian Moynihan表示,该行增加所有业务领域客户,但也表达对经济和消费放缓的担忧: 三大行类似地,美国银行本季度也报告了信贷损失拨备的增加,呼应了此前各大银行对于坏账增加的预警,同时还有存款的流失。总体,美银信贷损失准备金增3.36亿美元至12亿美元,净减记9.31美元,但美银表示这一数据仍低于2019年第四季度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 10/17.高盛因Apple Card虧損逾12億美元 擬退出信用卡業務 10/16.美国SEC主席:AI威胁到金融稳定,要迅速采取监管行动 10/14.銀行業高層表示,英國幾間大型銀行已與英國和美國政府分享他們情境規劃,為西方未來升級對中國的制裁做準備。 10/13.美国财报季开局良好:摩根大通、富国银行、花旗Q3业绩亮眼 三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均超预期,其中摩根大通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30%,再次创下新高,摩根大通经调整后营收406.9亿美元,高于市场预计的399.2亿美元;净利润131.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三季度財報:富国银行营收208.6亿美元,同样高于市场预估201.6亿美元;花旗集团营收增长9%至201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测的192.7亿美元,净利润小幅增长2%至35.46亿美元;这三家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净利息收入NII—均超预期。摩根大通第三季度净利息收入229亿美元,年增30%(排除今年收购第一共和银行,年增21%)创新高;富国银行131亿美元,年增8.3%,超分析师预期128亿美元;花旗三季度净利息收入月小降1%至138亿美元,但年仍增10%。信贷恶化造成的坏账增加, 10/13.摩根大通13日財報:第3季(7月至9月)利潤強勁131.5億美元年增35%。執行長Jamie Dimon 戴蒙警告,業績來自於淨利息收入和信貸成本收益,但這種收益可能不會持續,併就全球面臨的多重威脅發出嚴厲警告,「這可能是幾十年來全球最危險的時期」,烏克蘭正在進行戰爭,及巴哈馬斯對以的襲擊,稱這些襲擊「可能對能源和食品市場、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關係產生深遠影響」。除了軍事衝突外,戴蒙還指出,不斷增長國債和「和平時期有史以來最大財政赤字」,正增加通膨和利率居高不下風險… 10/5.美债利率飙升了,美国银行业危机又要来了?德意志银行估计,今年第三季度美国银行业未实现损失很有可能超过7000亿美元,高于2022年第三季度的峰值6899亿美元。 近期,包括高盛和摩根大通在内的多家华尔街大行对高利率的风险发出警告,德意志银行策略师Steven Zeng也在报告中指出,如果利率继续上升,银行危机很可能重演。Zeng表示,最近几个月利率的暴涨无疑扩大了银行债券投资组合的未实现损失,这同样也是今年早些时候地区性银行倒闭的催化剂。 9/14.花旗CEO Jane Fraser宣布組織重整 20年來最大,可能引發一波裁員,也讓他擁有更多主導權。花旗簡化管理層,未來花旗服務業務、市場業務、短期投資與企業銀行業務、美國消費者銀行業務、財務管理5部門主管,將直接向弗雷澤匯報。 8/31.瑞銀集團(UBS)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後,31日公布第1份完整季度財報,瑞銀第2季獲利接近290億美元(約新台幣9245億元),但因明年將整合瑞信在瑞士的業務,預計將裁員3000人 8/30.日本前两大互联网券商SBI Securities 和Rakuten Securities 宣布将把日本股票交易手续费降至零 8/16.中國大型地產開發商碧桂園2筆美元債息跳票,除重傷中國經濟外,全球金融各大巨頭也踩雷,其中又以世界第1大基金公司貝萊德(Black Rock)的曝險金額名列第1名。根據《彭博》揭露,碧桂園近期美元債券的曝險部位,美國貝萊德以及歐洲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安聯(Allianz),合計對碧桂園曝險高達6.529億美元。據8月11日文件顯示,貝萊德持有碧桂園美元債券約3.519億美元。而根據6月30日的文件顯示,安聯的持有金額為3.01億美元,位居全球金融圈的第1名與第3名。而第2名為匯豐控股,持金額為3.43億美元。第4名富達國際1.8億元,第5名瑞銀集團則持1.33億美元。而摩根大通也持1.16億元居第6名。 8/15.“黑天鹅”发酵?报道:惠誉或“被迫”下调数十家美国银行评级 包括摩根大通 8/9..“黑天鹅”再现?穆迪下调10家美国银行评级,更多知名银行列降级观察名单;穆迪警告称,高利率和缩表下存款流失、明年初美国潜在经济衰退、银行盈利挤压和商业地产陷入困境,都令中小型银行的资产风险恶化,地区银行春季危机时面临的挑战仍存。银行股指一度跌4%,进一步远离3月8日危机以来的高位水平。 8/7.穆迪7日下調10家美國中小型銀行的信用評級,重新引發投資人對美國的銀行業和經濟狀況擔憂,週二華爾街主要指數全面下跌,銀行類股紛紛下挫。 7/20.被史詩級理賠害慘!美保險龍頭Q2獲利大減98% 7/19.高盛集團受消費者和資產管理業務減記的影響,第2季獲利大幅下降。季度利潤為12.2億美元,年降58%。高盛營收為109億美元,年降8%。但這仍然超出分析師預期106.1億美元。 7/3.保障黑海穀物交易 歐盟考慮對俄重開SWIFT大門 7/1.金融時報:美國銀行今年第1季末賬面虧損超過1000億美元,主要就是投資債券所造成的“未實現虧損"。這相當於約全美前4大銀行另外3家的虧損總和。美國第1大銀行和第3大銀行摩根大通和富國銀行分別有約400億美元的未實現債券市場損失,而第4大花旗集團的賬面損失則為250億美元。美國銀行正在承擔3年前所做的決定。在疫情大流行時,美國銀行將6700億美元(約新台幣20.85兆元)的存款大部分投入債券市場,而其他銀行則是投入現金。現在,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導致美國銀行投資組合的價值暴跌。根據美國聯邦存款公司的數據顯示,截至第1季末,美國近4600家銀行的證券投資組合未實現虧損為5150億美元 ;當中,美國銀行的虧損,就佔當中的5分之1。 6/29.美联储:所有23家大行都通过了“压力测试”,极端情况下面临5410亿美元损失 6/26.金融時報:美商業不動產 山雨欲來風滿 5/26.摩根大通正开发一款类似ChatGPT的AI软件服务,以便向客户提供竞选投资服务。5月份稍早,摩根大通为其名叫IndexGPT的产品申请商标。商标律师Josh Gerben称:“这个AI项目将帮助精选金融证券……在我看来,他们试图让我的金融顾问失业。”(CNBC) 5/25.小摩之后新的白衣骑士来了?苏世民:黑石正在洽购美国区域性银行资产 5/25.美国评级可能被下调!惠誉将美国AAA评级加入负面观察名单 5/25.华尔街日报的CEO理事会峰会上,瑞银集团董事长 Colm Kelleher 表示,银行业危机作为一种系统性风险已结束了。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才是可行的融资模式。巴克莱CEO C.S. Venkatakrishnan 也认为,这场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但许多银行将被迫改变他们的商业模式,包括削减贷款。他说:“我认为最初的阶段已结束,会有一点长期的后果。” 5/23.金融圈“网红”、刚从瑞信离职的明星分析师Zoltan Pozsar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只解决了“一半的银行业问题”,这为日后的大银行危机埋下了祸患。 5/19.美国货币基金规模再创新高,银行存款流失仍在继续?美国货币基金资产规模达到5.341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仅仅过去三个月就增大了超过5200亿美元规模。货币基金出现持续资金净流入,一方面是美联储持续加息后使得市场利率持续走高,对于存款的优势扩大;另一方面则是银行业危机带来的“小银行存款风险”让资金趋向于安全性更高的货币基金。 5/18.国外存款“不受保障”!硅谷银行的亚洲储户被“区别对待”硅谷银行开曼群岛支行的储户被FDIC视为“一般无担保债权人”。硅谷银行开曼群岛支行的大部分存款来自亚洲。 5/17.北京政策反覆無常 華爾街銀行巨擘中國發財夢破碎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05320 5/17.戴蒙:不太可能再收購其他陷入困境的地區銀行 5/17.隨著瑞士2大銀行準備完成合併,瑞銀集團17日報告:收購瑞士信貸預計將造成約170億美元財務損失,合併後集團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調整將產生130億美元負影響,另外資金外流則可能導致約40億美元潛在訴訟、監管成本。瑞銀也估計,透過帳面價值的一小部份收購瑞信,將從「負商譽」當中獲得348億美元1次性收益。瑞銀表示,這些是初步估計, 5/12.卖方分析师AI分身来了!能24小时不眠不休,可同时“现身”路演、研报解读、电话会 5/11.美国司法部调查银行股卖空,阿联酋王室或牵涉其中;司法部正在寻找是否存在潜在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由阿联酋阿布扎比高级王室成员控制的投资公司皇家集团已经建立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美国股票空头头寸, 5/9.高盛2010年遭集體訴訟(女性員工控告薪酬和晉升方面普遍存偏見),8日高盛集團與原告聯合發聲明表示願支付2.15億美元了結10幾年訴訟 5/6.西太平洋銀行PACW盤中股價漲 79.8%暫報5.7美元;西方聯合銀行 WAL漲44%每股暫報26.21美元。其他地區銀行錫安銀行(Zions Bancorporation)ZION 漲近 19%、聯信銀行(Comerica)CMA漲16%,鑰匙銀行(KeyCorp:KEY 漲 10% 5/6.“空头回补”或许可解释周五昨美股银行股大幅反弹;美股集体上涨,而本周续深跌银行股出现大规模逼空,其中遭大规模抛售西太平洋银行更是一度涨超过100%;彭博社指出,这股涨势背后的驱动力,可能归结于空头在周末前为获利了结而进行的平仓操作;根据S3 Partners编制数据,本周空头占标普区域银行ETF流通股的比例从一周前的74%飙升至90%以上。此外,根据该机构的估计,空头今年已经押注了近3亿美元,并将这些利润用于新的目标。另方面,上周监管机构出手解决第一共和银行危机,及有关限制做空的传闻也推动空头离场) 5/6.美国银行业失血持续!三周存款流失3600亿美元;非季节调整情形下,美国各类银行的存款流出都在加速。其中,美国国中小银行存款流出速度最快,美国国内大银行存款流出速度紧随其后,外国银行的存款流出速度相对更慢。 5/6.美联储:将于下周一美东时间16:00发布金融稳定性报告。 5/4.美國銀行業動盪尚未結束,繼矽谷銀行SVB、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和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相繼倒,現美國地區銀行「西太平洋銀行(PacWest)」也傳考慮出售。 5/3.美股区域性银行股走高,西太平洋合众银行涨超10%,阿莱恩斯西部银行涨超6%,齐昂银行涨超4%,Keycorp涨近4%。 5/3.摩根大通救了第一共和,次日美国地区银行为何又暴跌?(市场现想知道谁可能是下个需救助银行。而且,本周一接管第一共和时,监管方FDIC并未宣布扩大存款保险范围,令一些地区银行的投资者失望。地区银行指数KBW Nasdaq Regional Banking Index周二盘中跌幅曾达7%,地区银行股ETF SPDR标普地区银行ETF(KRE)甚至曾跌超8%) 5/2.《富比士Forbes》引述知情人報導,Apple Savings儲蓄帳戶與高盛合作,提供高達4.15%年利率,且沒手續費、最低存款額或最低餘額要求,上線首日4/17.便吸引近4億美元存款,首4日已累存款9.9億美元,且Apple Savings推出首週,開戶數也突破24萬戶. 5/2.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表示,这意味着最近几周导致美国三大地区性银行倒闭的危机已基本结束。 5/1.孟格示警:銀行滿手壞帳 美商業地產恐釀風暴 4/27.第一共和银行,这家银行股价再跌30%,今年已跌95%!华尔街11家大行上个月刚借了它300亿美元存款 ,监管机构、大型银行和潜在竞购者都不愿出手帮助这家银行。继周二下跌近50%,周三该行股价又下跌近30%,收于5.69美元。周二和周三,由于市场波动,中间多次停牌。今年以来,该股累计跌幅达到惊人的约95%。 4/26.第一共和銀行近腰斬 標普瀉超1.5% 所有板塊一片血染 4/23.穆迪調降美國11家地區銀行的評等,受到下調影響的有合眾銀行(US Bancorp)、夏威夷銀行(Bank of Hawaii Corp)和齊昂銀行(Zions Bancorp)等,其中西聯銀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更是一口氣被下調2個等級,上月爆發擠兌的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其特別股評等也遭到下修 4/24.瑞信“最后一份财报”:一季度“失血”不止,资产净流出近690亿美元! 4/19.阿莱恩斯西部银行美股盘前涨幅扩大至22%,业绩报告显示,阿莱恩斯西部银行存款增加,在4月的前两周增长了20亿美元。 4/18.蘋果進一步攻向金融服務領域 與高盛聯手推出Apple Card 年利率4.15%儲蓄帳戶,該帳戶沒有最低存款或餘額要求,用戶可透過iPhone 上錢包應用程式設定帳戶。 4/17.道富银行美股盘前跌幅扩大至8%,一季度净现金流不及预期(Q1財報:营收31亿美元,预期32.2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52美元,预期1.64美元;净现金流负260亿美元,预期为84.4亿美元;道富银行仍预计2023年将回购高达45亿美元股票) 4/14.债务大限逼近,美债违约保险成本创十多年新高;随着美债再度逼近上限,投资者担忧升温,美国五年期信用违约掉期(CDS)的价格本月达到了 2012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4/14.花旗Q1净利息收入增长23%,贷款损失拨备同比增75%,盘前涨2% (由于市场利率上升,花旗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年增23%至133亿美元,但其贷款小降至6520亿美元。分析师预计,经济放缓将抑制贷款需求,并在未来几个季度压低整个银行业的净息差。 Q1财报:营收214亿美元年增12%,高于市场预估199亿美元;每股收益2.19美元年增长8%… 4/14.摩根大通Q1营收创史新高,净利年增52%超预期,利差暴增49%,盤前股價衝6%;摩根大通Q1財報:净营收达创纪录383.5亿美元年增25%,调整后营收393亿美元年增25%,市场预期368亿美元;净利年增52%至126亿美元,稀释后每股收益年增56%至4.1美元,高于市场预期3.41美元;利息收入208亿美元年增49%,创单季度史新高,非利息收入185亿美元年增5%,展望2023年全年,预计净息差收入将达810亿美元,较今年1月时预期提高70亿美元;至Q1末,摩根大通存款余额2.37万亿美元,年减逾1800亿美元,但却比去年年底净增370亿美元。按平均存款计,今年前三月平均存款年降8%至2.32万亿;戴蒙前瞻:此次银行危机与2008年有明显区别,這次涉金融机构少得多,需解决问题也更少;更高通胀且持续更长时间(导致更高利率),持续财政刺激通胀影响、前所未有量化紧缩和地缘问题…。 4/10.美国房地产贷款“历史性暴跌”,跌幅创07年次贷危机以来最大 4/9.上周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均值为7.5亿元,显著高于跨季当周5.96万亿元及跨季前一周6.45万亿元,反映当前市场整体资金需求量偏高;银行间杠杆续上升,4月7日为109.55%,较上周五108.5%提升约1百分点,回升至去年10月高点。下周临近税期,资金利率波动易加大。 4/6.ORTEX:避險基金5日對加拿大多倫多道明銀行TD Bank 空頭部位高達42億美元,占該股流通在外股數4.1%,使其成全球被做空最嚴重銀行股,第二名摩根大通 ,被放空規模僅23億美元,幾乎只道明銀行一半,一些分析師為道明銀行收購美國區域銀行後的曝險感到憂心,自美國區域銀行爆發危機來,道明銀行已跌逾 15%。道明此前宣布將斥資 134 億美元收購美國區域銀行 First Horizon Corp(FHN-US),以擴大在美國市場的業務;道明對美國區域銀行系統曝險最大,該行手中持有大規模嘉信理財 (Charles Schwab) 股票,而後者今年迄今已跌約四成。 ****4/6.银行危机大赢家出现!对冲基金卖空银行3月份狂赚70亿美元,“3月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业做空者获利最丰厚的一个月”;Ortex:3月欧美银行业危机中,对冲基金做空硅谷银行获利约13亿美元,做空第一共和银行获利8.5亿美元,做空瑞信银获利6.7亿美元。三家银行股价当月跌幅分別99.7%,88.6%和71.2%。 4/5.监管机构要背锅!摩根大通CEO警告:小银行危机尚未结束,影响将持续数年(戴蒙警告:摩根大通“已为更高利率做好准备,我们可能在更长时间内面临更高的通胀”。) 4/1.美联储最新公布的H.8报告显示,美国商业银行存贷双大幅降低,银行业危机后信贷收紧状况凸显。 至3月22日一周内,商业银行存款减少1257亿美元,连第九月下滑。25家最大银行存款减840亿美元,小银行的存款有所回升。整体贷款降204亿美元,为2021年6月来最大降幅。具体来看,被视为经济活跃度指标的商业和工业贷款下降近300亿美元,降幅最为明显;住宅和商业地产贷款,以及消费者贷款比前一周均有所增加,其中消费者贷款增加40亿美元。按银行规模划分,大型银行放贷减,小银行贷款环比回升 3/28.瑞信蹲完換商業地產蹲? 英國養老金暴雷,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破產,區塊鏈友善銀行Silvergate倒閉,黑石地產私募基金的擠兌,矽谷銀行與Signature Bank被強制接管,瑞信被瑞士政府軟硬兼施的用銀行淨值0.07倍白賣給瑞士銀UBS,歐美金融業者與政府聯手護衛美國第一共和銀行與歐德意志銀行;市場這兩天把矛頭指向商業地產。 3/26.瑞士財長:若非政府出手 瑞信不可能存活下來 3/25.標普示警:借貸成本急劇上升 拉美企業恐掀違約潮 3/25.德意志銀行週五在法蘭克福交易中跌11.6%,德意志銀是德國最大銀行,其他歐洲銀行也跌。歐洲斯托克銀行指數SX7E跌5%,德國商業銀行跌5.9%,法國巴黎銀行跌5.8%。這些下跌是對全球銀行健康狀況的最新擔憂,恐慌還沒結束。 3/25.美国存款规模创近一年最大降幅(至3/15当周,美国银行存款减984亿美元至17.5万亿美元,近一年来最大周降幅。其中,小银行存款减少1200亿美元,而25家最大公司存款增近670亿美元) 3/24.银行业危机中,全球货币基金规模飙升至5.1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货币基金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资产之一。美银:至周三一周里,全球货币基金规模增加1430亿美元,这是自2020年3月来最大规模单周流入,过去四周总流入量超过3000亿美元。目前全球货币基金的规模已飙升至5.1万亿美元,创史新高。 3/24.美国银行存款“血流不止”!货币基金连续斩获“千亿”净流入 三年来首次(随着投资者对银行业担忧情绪蔓延,资金疯狂涌入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毕竟“高息且避险”。资金流入规模继上周触及1200亿美元,刷新2020年6月以来新高之后,本周再度超过千亿,连续两周破千亿大关也创疫情来首次) 3/24.下个瑞信?德银CDS飙升,AT1债遭抛售,股价崩跌至5个月低位 德意志银行CDS已经飙升超过疫情时高峰(图1),股价跌至 5 个月低点(图2), AT1 债券价格暴跌,收益率飙升至 16% 以上 3/24.SVB破产背后:高管为高薪而追逐高风险(虽然银行将薪酬与ROE挂钩做法并不少见,但分析人士称,SVB试图短短3年时间内大幅改变资产存续期做法,“造成危险局面”。为达ROE目标得更高紅利,SVB高管们将资金配置到期限更长、收益率更高资产上;尽管这些资产在前几年提高SVB的盈利能力、使高管薪酬激增,但也直接让该行自食其果,當利率上升資產暴跌損失,也就是说,在SVB的破产背后,高管们也有不可推卸责任) 3/23.分析師稱聯準會是這次危機「禍首」 未來1-2年恐有大量銀行不復存在 3/23.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奢侈品之王」擠下馬斯克成首富 「奢侈品之王」之稱LV集團(LVMH)董事長阿爾諾(Bernard Arnault)以1.35兆人民幣(約新台幣5.99兆元),擠下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Musk成為榜首 3/23.近期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引發全球銀行業海嘯,不過矽銀倒閉究竟是聯準會這1年激進升息造成,還是銀行本身風險管控出問題?有文件發現,其實自2019年開始,Fed就已對矽銀風險管理能力多次發出警告。 3/23.近美國矽谷銀行SVB等3家銀行倒閉,讓銀行業爆發危機,但Fed週三依舊升息1碼,去年3月來已9度升息到4.75~5%間,多位金融業專家批評, Fed升息速度太快、太猛,是這次危機罪魁禍首,並預測可能還有更多地區性銀行倒閉,因更多資金從地區性銀行流出轉向大銀行,轉向公債,預計美國地區性銀行將損失數千億美元… 3/22.美财长耶伦承诺如有必要将援更多中小型银行,媒体称监管机构讨论保护所有存款,市场押注美联储周三不激进加息,标普两周来首返4000点,“恐慌指数”VIX创十個月里最大两日跌幅。美银行指数涨近5%,第一共和收涨近30%为史上最佳,瑞信欧股从新低反弹超7%,瑞银欧股和美股均涨12%,完全收复3月10日硅谷银行倒闭以来的跌幅。中概指数涨超2%,小鹏汽车涨超11%,即将从纳指退市的趣头条跌58%。两年期美债和德债收益率均升超20基点,分创2009和2008来最大涨幅。油价涨超2%,美油上逼70美元,欧天然气盘中涨10% 。美元徘徊五周低位,黄金跌超2%. 3/22.华尔街扎堆做多欧洲银行,被“光速打脸” 3/22.“好像一天多次加息!”瑞信AT1债清零后,欧洲银行AT1债收益率飙升(欧洲银行AT1债券平均收益率周一曾达15.4%,超过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水平。虽此后有所回落,但摩根大通警告,欧洲银行AT1债融资成本可能升到两位数。 3/22.恐慌情绪蔓延 连8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市场也开始“感到不安” 中型银行持有的MBS远高于小银行,如果他们因面临风险而选择抛售,这或将对市场产生更猛烈的冲击。在硅谷银行倒闭前,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Agency Mortgage-backed Security,机构MBS)是它最大的一项投资,但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硅谷银行后,投资者预计这些证券将在未来几个月内被抛售,使MBS价格进一步承压。 3/21.瑞信百年老店怎毀滅成泡沫? (惡名昭彰大案:2007年次貸風暴中自估損失約100億瑞郎;2009年被美控於1995-2006年期間,違美對伊朗及蘇丹制裁,遭美重罰5.36億美元; 2014年瑞信涉逃稅被抓,付美當局26億美元換取不起訴;2016年捲入非洲莫三比克貪腐案、前僱員和高層間諜醜聞,該行員工被指控提供約20億美元的秘密貸款給莫三比克官員;2018年瑞士監管機構Finma指控瑞信涉洗錢案;2020年12月瑞士聯邦檢察指控涉保加利亞組織洗錢和販毒案件;原瑞信協助募資的Greensill Capital 2021年倒塌,瑞信損失100億美元,相關調查和訴訟續進行;同年對沖基金Archegos斷頭事件,瑞信損失達55億美元) 3/20.标普一周内第二次下调第一共和银行评级(上周三,标准普尔将其评级从A下调至“BB+”,週日再下调至“B+”,维负面信用观察展望。) 3/20.虧損加上資產未承保 美國仍有近190家銀行面臨類似矽谷銀行風險 3/20.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称,纽约社区银行集团子公司将承接Signature Bank存款,其40家支行将在纽约社区银行集团旗下运作;纽约社区银行集团并不覆盖Signature Bank的数字银行存款。 3/20.欧央行监管部门迅速发声安抚投资者:称欧洲央行有应对任何流动性危机工具,没理由担心AT1;央行安抚投资者情绪后,欧美股市全面反弹;欧50指,法指,意指均涨逾1%,歐銀行指收窄至跌2%,瑞银抹跌转涨(瑞银收购瑞信,170亿美元瑞信高风险债临清零风险,恐慌加速蔓延,欧股一度跌超2%,银行股再重挫,瑞银一度跌16%) 3/20.瑞銀UBS將以30億瑞郎(約985.96億台幣)收購瑞信後,周一早盤:歐銀行指重挫近5%,瑞信殺63%,瑞銀挫16%,歐主要股市全開低;瑞信167年歷史,資產負債表規模去年底達5300億瑞郎(約17.42兆台幣),約為雷曼兄弟倒閉時的2倍;瑞信與瑞銀緊急合併難挽市場信心,將使瑞信風險最高債券價值化為烏有,這令規模達2500億美元歐洲銀行債務市場投資人大震驚;瑞士金融監管機構Finma周日發布聲明:約160億瑞郎額外一級資本債將被全部減記,瑞信也在一份聲明中提到稱被Finma告知,這些債券將被「減記為零」. 3/20.伦敦上市景顺AT(UCITS) ETF跌17%,创纪录最大跌幅;约3% ETF持仓为瑞信证券。瑞银集团收购瑞信后,瑞信额外一级资本AT1债券将被完全减记 3/20.瑞信收购方案中,170亿AT1债券价值归零,2750亿美元規模CoCo債市场吓坏了,瑞信AT1債券淪壁紙,亞洲銀行AT1債市雪崩,創下最大跌幅;从风险角度来看,整个CoCo債市场现在可能需重新定价,AT1新债券发行恐将陷入深度冻结,银行融资成本将会大幅上升。匯豐銀20億美元AT1價交易价格较面值低近20% (俗稱可可債CocoBonds, Contingent Convertible Bonds,即應急可轉債一種,在金融危機後出現,用於在銀行倒閉時由投資人而非納稅人承擔損失。如銀行的資本適足率低於最低規定水準,債券會被強制轉換普通股,持有人則變成銀行股東並分攤銀行虧損;部分可可債也允許銀行全額或部分減記債券本金,以降負債比率並提高資產適足率) 3/20.瑞信以打折價閃電併給瑞銀後,日前號稱不注資瑞信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蒙重大損失,估慘虧超過10億美元 3/19.如瑞银收购瑞信交易失败,瑞士考虑将瑞信全部或部分国有化。 3/19.瑞士秘密金庫快炸開 中國權貴嚇趴(瑞士金融業保密傳統成為全球富豪權貴藏金處,財富管理業務規模龐大,至少佔全球3分之1。在過去10年中,亞洲富豪已成瑞士更重要收入來源,瑞士打算要交出帳戶資料,中國權貴快崩潰;在瑞士銀行有帳户:至少2萬名來自中國和香港富豪擁有離岸公司,涉及中共高層紅二代家族。俄侵烏後,瑞士加入制裁行列,約7500名俄羅斯富豪在瑞士存了461億瑞士法郎資產,一部分遭到凍結,瑞信凍結176億瑞士法郎(約台幣5839億)的俄羅斯資產…… 3/18.FT:瑞銀正洽商收購瑞信全部或部分業務 3/17.傳遭銀行業對手限制交易 瑞信周末舉行會議牽動未來命運 3/17.华尔街300亿美元存款“转存”——美国金融圈“三巨头”重演一百年前的JP摩根大救市(经两天“疯狂电话、会议和一些施压”后,11家华尔街银行首席执行官们最终同意为第一共和银行出资300亿美元,并承诺将这些钱存放在后者至少120天) 3/16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在大股東排除再挹注資金的消息打擊下,因為市場恐慌股票遭到拋售,終場股價暴跌24.24%,收在1.697瑞士法郎。 3/16.汇丰:瑞士信贷不是硅谷银行,不会遭遇偿付危机 3/16.欧央行坚定加息!欧股转跌,银行股跌幅扩大,美股第一共和银行跌34% 3/15.硅谷银行高管被曝两年间套现价值8400万的股票,引市场震怒 3/15.瑞信將获央行500亿瑞郎流动性,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期货上涨2%;现货黄金短线回落约5美元;(瑞信集团采取行动增强流动性,将从瑞士央行流动性工具中借入至多达500亿瑞士法郎,瑞士央行周三晚间已声明,若有必要,将向瑞信提供流动性支持) 3/15.2008味道!瑞信风暴刮起,恐慌情绪爆表,交易对手银行狂买瑞信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对冲”风险,瑞信当前CDS交易水平升至2008年金融危机后高位,恐慌恐成下个“雷曼兄弟”… 3/16.危機恐慌蔓延!標普、惠譽下調美第一共和銀行評級至「垃圾級」 3/15.瑞士信貸因為其最大投資者沙國銀行表示無法提供更多財務援助,導致瑞士信價重挫20%後暫停交易,同時拖累歐洲股市全面重挫,美股期貨盤也大幅下跌。(3/14.瑞士信贷违约掉期(CDS)在硅谷银行倒闭风波中创史新高) 3/17.随美银行业危机持续,大型科技股重获投资者青睐(过去一周,美股非银ETF表现亮眼,单周涨:科技股XLK +6.3%,通訊XLC+6.1%,公用事业XLU+4.1%) 3/15.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破产前几周,毕马威给它们出具了“健康证明”(年报审计机构都是毕马威KPMG:2/24日签署对硅谷银行母公司审计意见,是该银行因挤兑倒闭两周前;对Signature Bank的审计意见日期为3/1日,即倒闭前11天;首席执行官Paul Knopp表示,審计工作考虑报告发布时可用所有事实,后来发生“市场驱动事件”导致银行破产) 3/15.自家股票暴跌之际,美国小银行高管忙着“抄底”,可能说明他们认跌倒谷底,反弹即将到来。 过去几个交易日,硅谷银行倒闭的余震引发美国地区银行股全线暴跌,但在全市场恐慌抛售之际,这些地区银行的高管却在疯狂抄底自家股票。 3/14.富國銀行分析師報告:將摩根大通評級從「平配」上調至「超配」,並將目標價從每股148美元上調至155美元。經受住經濟衰退的考驗,因該行擁有「堅固的資產負債表。就杠杆率(僅約1/3)、流動性(估計逾50%)和虧損(結構上更低)而言,作為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去風險化的典範。」 3/14.矽谷銀暴雷前「股神」巴菲特去年Q4最神準的操作,莫過先大砍區域銀行持股;2月監管文件顯示,上季將紐約梅隆銀行持股減少約60%,尤其,巴菲特從2006年投資至今的美國合眾銀行US Bancrop,上季總持股部位被大砍91%。 3/14.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波动率指数涨21%至30,为去年10月来最高。 3/14.日韩股市大跌,东证银行指数跌逾7%全球银行股遭抛售之际,日韩股市大跌,日本东证指跌3%,韩首尔综指跌2%。东证银行指暴跌逾7%,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近16%。 3/14.银行“死给你看”!全市场都在逼央妈(“加息该死,不加息也该死”) 3/14.美国银行业风暴:真正惨的是小银行(周一美国银行股经历多年以来最惨的跌幅。但其中摩根大通、美银等大银行跌幅较小,真正惨跌的是社区小银行,尤其是第一共和银行) 3/13.连踩三颗雷!瑞典最大养老基ALECTA(管理1.2万亿瑞典克朗资产)成美国银行业危机的“冤大头”:过去六年投資总额218亿瑞典克朗(21亿美元)在硅谷银行,Signature Bank、和第一共和银行,跻身这三家银行最大股东行列;投資金額分別為:硅谷银行89亿瑞典克朗,Signature Bank 32亿瑞典克朗,第一共和银行97亿瑞典克朗。该养老基金表示上述事件不影响他们偿付能力比率,2022年底偿付能力比率為218%)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83920 3/13.硅谷银行危机续发酵,和硅谷银行一样总部位于加州的第一共和银行(FRC),今美股盘前跌幅不断扩大,截至目前跌超60% 3/13.週倒3家還沒止血 這家銀行搖搖欲墜盤前暴跌7成 3/12.矽谷銀行執行長貝克爾在倒閉前2週,賣股套現了近360萬美元。 3/11.矽谷銀行SVB破產,傳許多亞洲客戶跑太慢,加密貨幣商則再度成為大苦主。Circle證實,有33億美元還卡在已關閉的矽谷銀行裡面,9日當天想嘗試提款,沒有獲處理。 3/11.美债收益率狂泻,硅谷银行冲击,美股倒V巨震,银行指数创三年最大周跌(2月非农就业报告的失业率意外回升、薪资增速低于预期,市场美联储加息预期“退烧”,预计今年内会有一次25基点降息。就业报告后,2年期美债收益率加速跳水,盘中降近30个基点、较周四高位回落近50个基点,创2008年雷曼危机来最大两日降幅;美元指数盘中跌超1%,创两周新低。三大美股指早盘短线转涨,收跌超1%、全周跌超4%,道指再创四个月新低,创九个月最大周跌幅,标普纳指创五个月最大周跌幅。银行指数一度抹平近7%转涨收跌近4%,全周跌近16%。硅谷银行盘前跌近70%后停牌。多家地区银行大跌,同在加州第一共和银行和WAL均曾暂停交易,分别收跌近15%和40%) 3/11.矽谷銀倒閉火燒北京 上海浦發矽谷銀行宣稱資產獨立 3/10.硅谷银行美股盘前跌超60%,此前多家机构建议企业从硅谷银行取出资金。 3/10.矽谷銀行母公司SVB 因賠本拋債籌錢,9日股價暴跌6成,10日盤前再重挫66%,傳該銀行正尋買家,週五直接暫停交易,恐慌性賣壓席捲歐美,美歐銀行股全遭血洗(恐慌情緒始於8日,該公司宣稱將賤賣手中債券來籌現金,造成18億美元虧損,還要透過發售普通股和優先股籌資22.5億美元,直接引爆科技新創圈將資金從矽谷銀行抽離,SVB股價重挫) 3/10.美國矽谷銀行8日還是一家資本水準良好、尋求部分增資的金融機構,但48小時內,投資人恐慌竟造成其遭到當局接管、結束長達40年營運,寫下美國史上規模第2大銀行倒閉案;據加州監管當局收到呈報資料,9日營業時間結束時,矽谷銀行客戶一共提領高達420億美元存款,使其現金資產淪為負9.58億美元. 3/9.美SEC一通電話 瑞士信貸宣布延後公布2022年年報(仍不清楚瑞信2022年年報何時公布。華爾街分析師對瑞信聲明並不買帳。Luzerner Kantonalbank 的Daniel Bosshard:此聲明無助投資人情緒,也無助重建信任) 3/9.黑石违约,全球金融系统脆弱性在哪里?(上周黑石旗下的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产品CMBS 违约引起市场关注,联想到去年英国LDI引起全球金融系统震荡,这些看似孤立风险事件背后的逻辑在于,本轮加息速度和幅度创40余年之最、且可能维持“higher for longer”) 3/4.抄底中国楼市的私募巨头违约了 2/25.多达300亿美元!高盛批准新回购计划,规模近去年全年六倍 3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本周四收盘时高盛市值四分之一,也远超本季度高盛已有回购规模22.5亿美元。 2/10.瑞信創金融危機後最大虧損 警告今年恐續賠(瑞信:去年Q4:客戶提款加速,流出超過1100億瑞士法郎; 淨虧損13.9億瑞士法郎,全年淨虧損總額來到72.9億法郎,連2年虧錢)。 週四瑞信股價重挫14.7%到2.77瑞士法郎,市值111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604億)。 2/6.私募股權巨頭凱雷Carlyle Group」已聘高盛前高管Harvey Schwartz任執行長。 2/3.德銀財報:得益於利率上升和交易活躍,2022年Q4(10月至12月)淨利激增超乎預期,並連續10季實現盈利,Q4隸屬股東淨利從去年同期1.45億歐元飆升至18.03億歐元,分析師預期9.51億歐元,這是該行連第10個季度實現盈利,也是近10年來維持最長的盈利記錄 1/17.消费贷业务亏损严重 高盛第四季度净利润骤降69% 不及市场预期 (高盛第四季度净营收105.9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的107亿美元,同比下滑16%;四季度净利润11.9亿美元,同比骤降69%,其中投行业务持续下滑,FICC业务较为强劲) 1/16.高盛集團在上週開始裁員3200人,大部分受到影響的員工在11日臨時收通知,很多資淺的員工只有30分鐘時間收拾辦公桌、打包走人 1/14..齐声警告美国衰退!美国四大银行财报到底说了什么?(华尔街巨头们再次警告美国今年或将出现温和衰退,前景并不乐观。1月13日摩根大通、美银等华尔街巨头公布四季报。摩根大通四季度收入和利润均超预期增长,但公司预留了14亿美元的净坏账拨备并称今年可能被迫为存款支付更多费用,警告净利息收入可能不及预期,预计经济将出现温和衰退,分析师称之为“对整个行业的警告” 1/14.小摩CEO坦承 花上億收購Frank是巨大錯誤Jamie Dimon承認收購Frank是大錯誤,但他不希望這段經歷令公司業務領袖變得過於謹慎保守。(小摩於2021年9月以1.75億美元收購新創公司Frank,並稱Frank是「成長最快的大學財務規劃平台」,坐擁6000多所學校逾500萬的學生用戶) 1/12.贝莱德将实施2019年来首次裁员,全球范围内裁约500人,在全球员工总数中占比大约2.5%。 23--1/10.彭博:知情人士:高盛本週將啟動歷來規模最大一波裁員行動,以在經濟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削減成本,約有3208人準備捲鋪蓋走路,逾三分之一是來自核心交易和銀行部門,顯示裁員的範圍很廣……
+++++++++++++++
22-12/21.罚款创纪录!富国银行与监管机构达成37亿美元和解金(周二,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表示,富国银行同意与该机构就与按揭贷款、汽车贷款和透支费用相关的管理不善行为达成37亿美元的和解协议,该银行被勒令支付创纪录的17亿美元民事罚款,并“向消费者提供超过20亿美元的赔偿”。 美金融股大跌:上次說,大空跌年頭,外資投銀收入大減,就是減費用,白話就是:砍薪砍人, 12/17.外媒:高盛年終縮水 將狠砍4000人 12/9.摩根士丹利繼上週全球裁員,為控制成本應對嚴峻市場環境,現又計劃砍亞洲投資銀行家年度奬金,最多削減5成。新聞平台 Semafor援引知情人士報導稱,高盛集團高級員工獎金池預計將縮減一半;花旗集團和美銀也考慮將獎金池削減多達30%。 12/12.华尔街“大降薪”续:大摩可能“腰斩”亚洲团队年终奖 12/7.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6日宣布,公司將凍結大部分招聘並削減開支。 12/7.鑑於經濟前景不明朗及業務收入增長放緩,投銀「摩根士丹利」應對,全球裁員2% 約1600名員工 12/6.瑞信大涨近8%!沙特或向其投行业务抛来橄榄枝(沙特王储本·萨勒曼可能入股瑞信计划剥离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资规模约5亿美元,有分析认为,来自沙特的进一步投资将增强投资者对瑞信重组计划的信心) 12/3.今年华尔街要“大降薪”了,高盛预计砍10% 12/2.為降低成本、精簡管理 滙豐銀全球高管將砍15% 11/23.血流不止!瑞信警告四季度可能亏损高达16亿美元(超九成瑞信股东投票支持从沙特国家银行等投资者手中筹集40亿瑞士法郎助公司重组。连四季度亏损、其中第三季度巨亏40亿美元,百年老店瑞信可能还要在第四季度续亏。由于客户大规模流失,瑞信周三报告预计Q4税前亏损将达15亿瑞士法郎约合16亿美元) 11/23.瑞信警告Q4可能亏l6億美元,股東已批准42億美元融資作為業務改革資金。 11/11.美银报告:Q3更严格贷款标准 和更弱贷款需求,抵押贷款需求跌至萧条水平Q3;工商业贷款的贷款标准收紧,39%银行净收紧对大中型市场公司的贷款标准(前值24%),32%银行收紧小公司贷款标准(前值22%),30%银行净扩大大企业贷款利差(前值12%), 25%银行净扩大小企业利差(前值13% ),9%银行净报告对大中型市场公司贷款需求减弱,上次调查中为24%银行净报告需求增,22%银行报告小公司需求减,上次是18%报告需求增。 11/3.根士丹利计划进行全球范围内裁员,目前已经起草了亚太地区的裁员名单。由于交易业务受到通胀上行和经济衰退的冲击,摩根士丹利可能要紧跟高盛步伐,加入裁员行列。 10/27.瑞信Q3巨亏40亿美元,预期 4.13亿瑞郎近十倍,去年同期4.34亿瑞郎利润,誓言要“彻底重组”(就是大裁員);本季度亏损主因之一:為计提列与“因全面战略审查而重新评估递延税项资产”有关的36.55亿瑞士法郎减值 ;瑞信集团三季度收入38亿瑞士法郎,去年同期54亿瑞士法郎;衡量偿付能力CET1资本比率12.6%,去年同期14.4 %,上季13.5%;有形资产收益率-38% ,Q2:-15%和2021年Q3:4.5%。 在转型计划中,瑞信将把其投资银行部门CS First Boston独立,并将其资本市场和咨询业务转移到这个新成立的独立银行。同时,通过发行新股和供股筹集40亿瑞士法郎的资金,瑞信计划建立一个资本释放部门,以清算回报率较低非战略性业务。 10/25.瑞銀Q3財報:營收82億美元明顯季減,而歸屬股東淨利潤衰退24% 至17.3億美元優於預測15.3億美元, 10/19.瑞信自救下一步:媒体称,瑞信已开始与摩根士丹利和加拿大皇家银行开始相关谈判,寻求规模或达20亿美元甚更多增资,近随瑞信自救方案相关传言越多,瑞信信用风险大降。 10/19.高盛擬進行全面重組 將其最大的業務合併為3個部門 10/18.无利可图,日元套息交易停止,对日元有何影响?(套息交易的停止意味着购买美债力量减弱,实际利率易上难下,全球资产估值仍将承压,股市和债券市场下行压力加大,美元汇率走强获得支) 10/18.高盛Q3度利润跌43%,但超预期,正式宣布业务重组(就裁員);CEO警告,经济衰退可能性很大,预计更多波动性,目前該谨慎(受固收交易及净利息收入提振,高盛Q3财报超预期,盘前涨超2%;Q3净营收119.8亿美元年減跌12%,预期114亿美元,季盈利30.7亿美元年跌43%,eps8.25美元,预估7.75美元,净利息收入20.4亿美元年增+31%,预期20.5亿美元; 投银业务营收15.8亿美元年減57%,预估16.3亿美元,债券承销收入3.3亿美元,预估4.3亿美元;财务咨询收入9.7亿美元,预估9.7亿美元;股票承销收入2.4亿美元预估2.3亿美元; 季度交易净收入62亿美元年增11%预估56.9亿美元,其中,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FICC销售和交易营收35.3亿美元,预估30.4亿美元,股票销售和交易业务营收26.8亿美元,预估26.5亿美元;资产管理业务营收18.2亿美元年減比跌20%,消费者与财富管理业务23.8亿美元,年增18%,财富管理净收入12.2亿美元年增持平;私人银行和贷款净收入3.95亿美元年增35%) 10/17.瑞士信貸已同意支付4.95億美元,解決美國對其提起訴訟。將支付款項以解決新澤西州總檢察長在2008年之前,提出與該銀行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MBS業務有關索賠。〝誤導投資者,並在提供和銷售RMBS方面進行欺詐或欺騙〞。 10/14.摩根大通Q3財報:因投资巨亏及增壞帳準備,净利润降16.7%至97亿美元,去年同期111.9亿美元;但季度每股收益和营收都超分析师预期(因利率升,有史来最高季净利息收入至176亿美元,扣除市场部门的净利息收入增长51%至169亿美元,但受投资损失和投行业务拖累,非利息收入降8%,净坏账拨备增8.08亿美元;售美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证券投资损失9.59亿美元,致净利润减7.29亿美元;投银业务收入減43%至17亿美元) 10/14.摩根士丹利Q3财报(利息收入增投行业务续萎缩):净营收129.9亿美元,年减12.3%,低於预估132.5亿美元,,净利润26亿美元年減30%, eps1.47美元。(投行和股票业务再度萎缩,受美联储加息影响,固定收益成为公司为少数增长显著业务,财富管理规模季增650亿美元,净收61亿美元年略增3.4%季增7%,税前收入16亿美元年增6.7%,增长主因利率升致净利息收入年增49%,而资产管理和交易收入收入降;机构证券业务净收入58亿美元年減22.6%,季減4.9%,税前收入1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30亿美元几“腰斩”;其中,投银收入12.8亿美元年減55%,股票业务净收年降14%,固定收益净收年增33% ;投资管理:净收入12亿美元年減20% ,税前收入1.16亿美元年減68%;本季公司回购26亿美元流通股) 10/12.高盛:瑞信或面临80亿美元资金缺口(瑞信将在2024年面临多达80亿瑞郎约合80亿美元资金缺口,突显面临深度重组时陷入的窘境,最好情况下,这一缺口也达40亿瑞郎。) 10/8.瑞信提回购不超过30亿瑞郎债券,还准备出售地标酒店,股价自本周低点已反弹30%(10/6.瑞信违约风险高企 瑞士政府或出手救助提供流动性支持 瑞士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都表示密切监控,CDS周三交投于373个基点左右,超过本周一盘中高位355个基点 10/4.瑞信驚傳財務危機CDS漲到13年來新高;10/3瑞信跌6.6%); 9/22.瑞信擬將投行業務「1拆3」、裁千人 9/12.高盛开启新冠疫情以来最大规模裁员 8/26.花旗遵守制裁 結束在俄國消費金融和商業銀行業務 9/22.花旗、摩根大通(小摩)、美國銀行等3大華爾街投行CEO執行長,本週美國國會接受質詢,3家投行執行長一致承諾,若中國犯台,將遵守美國政府命令,撤離中國市場。 8/4.野村Q1淨利潤暴跌97% 股價應聲重挫 8/4.升息造就卡奴 美國家庭債務Q2首超473兆美國信用卡刷卡金額季增460億美元(約新台幣1.36兆)。美國家庭債務在第2季度首超16兆美元,反映出美國人民為跟上生活成本,信用卡債務正在不斷增加。 7/19.利率攀升、全球房市降溫 各國央行面臨更大壓力 7/18.金融科技血洗 英媒:逾13兆市值煙滅 7/18.高盛二季度净利润大跌47%,但仍好于预期,交易业务大放异彩
6/29.脱SWIFT“自立”,俄SPFS已12国70银行入!俄多家银行已暂停美元和欧元储蓄账户 6/28.撒钱开始!刚通过压力测试,华尔街大行就纷上调股息,高盛周一表示,将把股息提高25%至每股2.5美元。大摩计划将股息提高11%至每股77.5美分,并实施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3210
6/13.風控與治理有疑慮 瑞士信貸傳遭英國列監管觀察名單
6/8.瑞信发布今年来第三次盈利预警,新一轮裁员箭在弦上(俄乌冲突、全球央行政策收紧及新冠刺激政策结束导致市场波动续加剧,公司客户减少且持续去杠杆;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部门将成为重灾区;今年累跌超30%) 5/28.GlobalData:2021年先買後付(BNPL 業者,如Affirm和Klarna),交易額達去年達到1200億美元創新里程碑
4/7.台股金融股如昔,在半吊子網紅鼓吹慢拍綿羊群飛娥撲火待宰--逆世界金融股跌,吊車尾逆勢補漲
4/7.加息之下,美国银行股却连日阴跌,传递了什么信号 (美联储加息,美债长短端利差倒挂,引发对经济衰退担忧,减少贷款需求,迫使银行提高不良贷款准备金,超过加息给银行股带来利好;美银行股已连六个交易日跌)
22--3/16.匯豐銀將再關閉69家分行 疫情加速數位服務
-----

21--12/19.小摩吞55.6億罰款 未追蹤保存員工交換商業訊息
-----

2018--12/18.自.貿易戰恐衍生成金融風暴 劉泰英:台股可能下探6000點
12/19.wsc.格林斯潘: 牛市已经结束 投资者应作最坏打算 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CNN采访表示,近期股市波动显示,牛市已结束,虽然根据以往历史,市场仍有续上涨可能,但“在那个走势末期,投资者应该“赶紧寻找掩护” 。 10月以来,受全球贸易冲突和对经济增长放缓担忧的影响,美股持续走低。过去三个月内,标普500指数下跌12%。至周一收盘,标普500指数正迈向自1931年以来最糟糕的12月。格林斯潘认为,美股遭抛售的背后主要驱动因素是长期利率的显著上涨。他认为,这是“导致股市下跌的关键因素”。格林斯潘还表示,美国正走向“滞胀”,即像1970年代的以高通胀率和高失业率为特征的经济状态。
7/2.說過N次了, 地表最強金融股是台股金融股,不管世界金融股走跌趨勢,趨勢,逆勢強強強滾!!!
7/3.鉅.憂貿易戰開打導致債券違約大增 昨中國銀行股暴跌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157129 憂中企因貿易戰還款困難債券違約增,中國銀行股大跌,包括平安銀 建設銀等昨跌超 5%,工商銀跌4.5%。
7/2.鉅.2018金融股跌跌不休 拖累S&P500較去年已輸6.3% 佔 S&P 500 指數約 13% 的金融類股受華爾街影響,自該指數下史新高後跌 11%。摩根士丹利 、高盛和花旗股價 此期間均跌 15% 以上。短期利率上升和長期利率下降,這使得銀行貸款利潤減少,導致銀行類股「跌跌」不休疲軟。
-----

17--8/3.這個我在上周已提過了,下次金融風暴時,瑞士等央行與一些油源主權基金等,一定受傷慘重,像2008年一樣!!!慢拍了!!!
8/3.wsc.大特写 | 比日本央行更奇葩的瑞士央行:是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也是最大定时炸弹? 人口仅800万的小国瑞士居然积聚着与经济体量不成比例的外储:7500亿美元!持有巨额外储的瑞士央行在美股市场买起来颇为任性,截至二季末美股持仓超过800亿美元,是美股第八大公共……